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是我们的兴国之要,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形成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是硬道理”的基本国策和战略思想指引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人民生活,提高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彰显。“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4](www.xing528.com)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运行条件没有变,我们面临的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没有变。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国际社会中的发展地位以及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决定了我们同发达国家相比,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生产力总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广泛,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生产力发展方面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主要矛盾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生产力的发展,相反,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新任务决定了中国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仍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仍然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引入新发展理念和创新发展内涵的同时,仍然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一基本发展战略思想,仍然需要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仍然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发展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5]2013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