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利的概念及其种类
1. 股利的概念
股利是指公司制企业按发行的股份分配给股东的利润。股份公司通常在年终结算后,将盈利的一部分作为股息按股额分配给股东。股利是按资分配的一种形式,投资者虽然不直接参与现实的生产经营过程,但作为物化劳动的资金却参与了生产过程,应参与劳动成果分配。投资人向企业投资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多获取股利。
2. 股利的种类
按支付方式的不同,股利可分为:
(1)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是指企业以现金形式支付股利的支付方式。这是最常见的股利分派方式。现金股利发放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公司的股利政策和经营业绩。企业选择现金股利的条件主要是,企业有充足的可以派发的现金,资产流动性较强; 企业有较强的外部筹资能力。现金股利的派发有利于支撑和刺激企业的股价,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2)财产股利。财产股利是企业以现金类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的形式发放给股东的股利。这种股利分派方式在现实中很少采用。企业支付财产股利的动机主要是: 企业可动用的现金较少,资产流动性较差,无力派发现金股利; 企业持有的其他单位有价证券较多,且暂时无法变现,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派发有价证券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可见,发放财产股利对企业来说比发放现金股利更为有利,但财产股利由于变现能力较差,会受到投资者的反对,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形象。
(3)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是企业将应分配给股东的股利以股票的形式发放。企业派发股票股利时,账面上只需将未分配利润转化为股本即可,并未造成企业现金的流出和其他财产的减少。对股东来说,股票股利能保证所有者在无任何权益资本投入情况下,仍能维持现有的股权结构,也不会导致企业控制权的稀释,因而比较迎合股东的意愿,有利于股东财富增加。
股票股利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①股票股利的发放会增加企业市场流通股票的规模,导致每股净资产和股价的下降,有利于企业股票的市场流通性,特别是在股票价格较高,并造成投资者的心理压力时,其作用更为显著。②股票股利还向市场传递一种信息,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刺激股价的上扬。③股票股利的发放也会被某些投资者认为是企业现金周转不灵的先兆,会对股价产生不良影响。④企业还要承担一定的收益风险,因为股票股利使股票的流通数量增加,而净资产没有增加,要保持每股收益的稳定,需大幅度地提高资产报酬率; 否则,企业将面临每股收益大幅度下降的风险,并导致股价下滑。
3. 股利发放的程序
企业分配股利必须遵守法定的程序,一般先由董事会宣布发放股利的日期。在宣布分配方案时,要公布股权登记日、除息日和股利发放日。
(1)股利宣告日。即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并由董事会宣布发放股利的日期。在宣布分配方案时,要公布股利额大小、股利支付方式、股权登记日、除息日和股利发放日。我国上市企业一般分年度派发股利,但也有部分企业分半年派发股利。在西方,一般按季度派发。例如,A企业的董事会在有关报纸上公布: “经企业董事会2006年3月5日会议决定,将于2006年3月22日向2006年3月20日登记在册的所有股东发放每股0.5元的股利。”2006年3月5日即为股利宣告日。
(2)股权登记日。在股利发放过程中,首先需要确认的是谁有权享有股利,股权登记日明确了有权领取本期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股权登记日的股票交易结束后在册股东才有资格领取股利。在上面的例子中,假设A企业将在2006年3月20日这一天停止营业后,编制出当天企业所有在册的股东名单,在册股东享有股利分配权。2006年3月20日即为股权登记日。
(3)除息日(除权日)。即从股价中扣除股利的日期,一般来说,扣除现金股利为除息日,扣除股票股利为除权日。在除息日之前购买的股票,才能领取本次股利,在除息日当天及以后买入股票的股东都无权再分享股利。股权登记日的下一个交易日为除息日(除权日)。在上例中,除息日应为2006年3月20日往后算的第1天,即3月21日。若某投资者想要获得A企业的股利,则他必须于2006年3月20日或3月20日以前购买A企业的股票。
(4)股利发放日(付息日)。即企业将股利正式发放给股东的日期。上例中的A企业只有在2006年3月22日才会将股利支票寄给名字已列入“股权登记日股东名册”上的股东手中。2006年3月22日即为股利发放日。
二、现金股利及股票回购
股票回购是指企业出资将其发行的流通在外的股票以一定价格购回予以注销或作为库存股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
1. 股票回购的动机
企业回购股票的动机主要有:
(1)提高财务杠杆比例,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当企业权益资产比重过高,资本结构失衡时,企业可以通过股票回购来达到优化资本结构的目的。在此情况下,企业回购的股票一般作为库藏股票处理。在特殊情况下,企业还可以通过股票的回购,使企业由上市企业转化为非上市企业。
(2)满足企业兼并与收购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行为频繁发生,作为兼并方或收购方要达到其对目标企业的兼并或收购目的,可以通过现金支付方式,也可以通过吸收股份的方式,即以兼并方的股票来交换目标企业股东手中的股票,使目标企业股东成为兼并方的股东。无疑,库藏股票有利于达此目的,避免企业巨额现金流出。
(3)股份回购是企业股利分配的替代手段。股东收益包括股票分红派息收入与股票转让的资本利得收入,一般来说,国家对前者课以较高的个人所得税,而对后者课以较低的资本利得税,若企业分派现金股利,则股东不得不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企业实行股份回购,股东拥有选择权,具有流动性偏好的股东,转让股票取得现金形态的资本利得,而继续持股的股东由于所持股票的每股盈余提升,使个人财富增加,并且相关的资本利得税递延到股票出售时缴纳,因此基于税收的考虑,企业常以股份回购替代现金股利的分配。
(4)满足企业行使认股权的需要。在企业发行可转换证券或附认股权证券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股票回购形成的库藏股票来满足认股权计划对企业股票的要求,企业无须再发行新的股票。此外,股票回购还能满足企业对股票的其他需求,如雇员福利和分配方案的实施对股票的需要。
2. 股票回购的方法
企业一旦通过股票回购方案,就必须选择实施股票回购的具体方法。一般股票回购的具体方法有,公开市场购买、固定价格购买、荷兰式招标收购、议价购买和转换回购。
(1)公开市场购买。该办法是指企业直接在股票市场上以现行价格回购企业股票。公开市场购买是股票回购的最基本方法,统计资料显示,美国90%以上的股票回购是在公开市场上购买的,由于采用公开市场购买要受到证券交易委员会实务规则中有关回购数量、股价等方面的制约,回购时间相对较长,且回购期间企业股价又有大幅上升的可能性。
(2)固定价格购买。固定价格购买是指企业发布公告向市场宣布将以某一固定价格收购本企业股票,并详细说明要收购的股票数量。这种收购使所有股东都具有向企业出售股票的同等机会,与公开市场购买相比,该收购方法对市场的影响更为深远,但这种方法的回购成本通常要比在公开市场上回购成本高,且交易成本也比较高,如果超额认股或不足认股,则将会使企业陷入尴尬不利的境地。
(3)荷兰式招标收购。在该方法下,企业首先向市场发布企业进行股票回购计划,包括回购时间安排、回购股票数量、最高和最低收购价格等内容。接到股东报价后,企业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并决最终股票的回购价格。可见,相对比较固定价格购买,该方法在股票价格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固定价格购买的超额认购的风险。
(4)议价购买。议价购买是企业通过与有意出售股票的大股东达成协议而实施的回购。采用此方法,股票协议价格要求以现行市价为基础,且通常能够以低于市价的价格收购,但企业也经常以溢价方式从潜在威胁的股东手中购买大宗股票,以保平安。如果企业的协议价格太高,那么与部分股东签订的优先协议将会引起企业其他股东的损失和不满。
(5)转换回购。转换回购是指企业以新发行的债券或优先股来回购企业市场流通的股票。该方法有利于企业现金流量的保持,但由于股票的流动性较强,为弥补替代证券的流动性较低的问题,转换回购往往要支付高额溢价。
3. 股票回购的负效应
股票回购可能对上市企业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有: ①股票回购需要大量资金支付回购的成本,易造成资金紧缺,资产流动性变差,影响企业发展后劲; ②回购股票可能使企业的发起人股东更注重创业利润的兑现,而忽视企业长远的发展,损害公司的根本利益; ③股票回购容易导致内部操纵股价。
三、股票股利及股票分割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企业为了各种不同目的运用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的情况日益增多。现对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作以下分析:
1. 股票股利(www.xing528.com)
股票股利是上市企业采用最为频繁的一种股利政策。企业发放股票股利不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也不会引起股东所持股票比例的变化,只会导致股东权益各项目间的增减变化。股票股利以发放比例大小,可分为小比例股票股利和大比例股票股利。以下分别加以分析:
(1)小比例股票股利。如果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低于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20%,则一般称之为小比例股票股利。我国《证券法》规定,“企业一次配股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该企业前一次发行并募足股份后普通股股份总数的30%”。因而,我国上市企业较多采用小比例股票股利政策。小比例股票股利由于其发放比例比较小,一般不会造成股价的大幅度波动,发放小比例股票股利会造成以下影响:
①引起留存收益减少,普通股股本和资本公积增加,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
②由于税后净利润不会因发放股票股利而增加,而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量却由于股票股利的发放而上升,从而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的降低。
(2)大比例股票股利。如果股票股利的发行比例大于或等于原发行在外普通股数量20%,就称为大比例股票股利。小比例股票股利发放不会对股价产生较大的波动,大比例股票股利的发放却足以引起股价的变化。一般来说,大比例股票股利政策会产生以下影响:
①引起普通股股本的增加,留存收益减少以及每股收益的降低;
②资本公积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保持不变。
【例8-1】某上市公司2009年末股东权益账户情况如下: 普通股10000万元,面值10元,发行在外1000万股,资本公积10000万元,盈余公积5000万元,未分配利润8000万元,股东权益总额33000万元,现假设股票市价20元,该公司宣布发放10%的股票股利。发放后股东权益有何变化? 每股净资产是多少?
依据所给资料计算:
发放股票股利后普通股的金额为: 1000×(1+10%) ×10=11000(万元)
发放股票股利后资本公积的金额为: 1000×(1+10%) ×(20-10) =11000(万元)
发放股票股利后盈余公积不变,其金额为: 5000(万元)
发放股票股利后未分配利润的金额为: 8000-1000×10%×20=6000(万元)
发放股票股利后股东权益总金额为11000+11000+5000+6000=33000(万元),股东权益未发生变化
每股净资产为: 33000÷(1000+100) =30(元)
2. 股票分割
股票分割是指通过成比例地降低股票面值而增加普通股的数量,它是一种将面额较高的股票转换成面额较低股票的行为。在股票分割后,由于普通股数量的增加,普通股面值相应降低,其造成的影响将与股票股利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1)普通股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都保持不变,股东权益总额也不变;
(2)每股面值和每股收益由于普通股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对于增加流通在外普通股数量的股票分割政策,企业在某个时期如希望减少流通在外普通股的数量,可通过股票合并来实现。股票合并作为股票分割的反向操作行为,又称为“反分割”。它造成的影响可以归纳为:
(1)由于普通股数量的减少,导致普通股面值相应提高;
(2)与股票分割一样,股票合并后,普通股股本总额、资本公积、留存收益都保持不变,股东权益总额也保持不变;
(3)由于普通股数量减少,而本年税后净利润不变,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增加。
【例8-2】接上例,假设该公司按照1∶ 2的比例进行股票分割。股票分割后,股东权益有何变化? 每股净资产是多少?
依据所给资料计算:
该公司按照1∶ 2的比例进行股票分割,普通股股数增加为1000×2=2000(万股)
每股面值为: 10000÷2000=5(元)
每股净资产为: 33000÷(1000×2) =16.5(元)
3. 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意义
首先,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使企业的股票处于一个价位更低的交易范围,从而可以吸收更多的购买者购买企业的股票,扩大个人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数量,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影响。
其次,在投资者看来,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是成长中企业的行为,因而能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可稳定甚至提高企业股票的价格。
再次,发放股票股利可使股东分享企业的盈余而企业不支出大量的现金,便于企业扩大规模进行再投资,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最后,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都能达到降低企业股价的目的。但一般来说,只有在企业股价剧涨且预期难以下降时,才采用股票分割的办法; 而在企业股价上涨幅度不大时,往往通过股票股利将其股价维持在一个理想的范围之内。
股票分割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股东权益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会引起每股面值降低,并由此引起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下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