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及成本控制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及成本控制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管理已成为流动资产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是企业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发生的损失。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是指对应收账款进行日常管理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了解客户资信状况的信用调查费用、应收账款的收账费用等。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及成本控制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流动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管理已成为流动资产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企业进行应收账款投资,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扩大销售,减少存货; 另一方面,应收账款的各种成本的增加又不可避免。因此,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权衡应收账款的收益与风险,比较不同方案下的成本与收益,追求应收账款管理效益最大化,就成为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

一、应收账款的成本

应收账款的成本是企业在采用赊销方式促进销售时,因持有应收账款而付出的代价。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是指因资金投放在应收账款上而丧失的其他投资收益。如投资于有价证券就会有利息收入。这一成本的大小通常与企业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数量(即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资金成本率有关。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金成本率

上式中资金成本率一般按有价证券利息率或者投资报酬率计算,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数量可以按以下方法计算:

①计算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平均收账天数

在年赊销额不易取得时,通常用年销售收入指标代替。

②计算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在上述分析中,假设企业的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不变,随着赊销业务的扩大,只有变动成本随之上升。

【例6-4】某公司预测的下一年度赊销额为3000万元,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为60天,变动成本率为60%,公司因持有应收账款而放弃的证券投资收益为8%,一年按360天计算。则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计算如下: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000/360×60=50(万元)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50×60%=30(万元)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30×8%=2.4(万元)

(2)坏账成本。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是企业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发生的损失。应收账款基于商业信用而产生,存在无法收回的可能性,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一方面与特定的客户的资信状况和经济实力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与收账期的长短有关。一般地,收账期越长,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 收账期越短,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小。其计算公式为:

坏账成本=赊销收入×预计坏账损失率

(3)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是指对应收账款进行日常管理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了解客户资信状况的信用调查费用、应收账款的收账费用等。管理成本的高低往往会影响到坏账的水平,即企业的管理水平越高,投入的管理费用就越多,则发生的可能性就会相应地降低。

三、信用政策

为了确保企业能一致性地运用信用和保证公平性,企业额必须保持恰当的信用政策,必须明确地规定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信用期间和折扣条件。

(一)信用标准

信用认可标准代表企业愿意承担的最大的付款风险的金额。如果企业执行的信用标准过于严格,则可能会降低对符合可接受信用风险标准客户的赊销额,因此会限制企业的销售机会; 如果企业执行的信用标准过于宽松,则可能会对不符合可接受信用风险标准的客户提供赊销,因此会增加随后还款的风险并增加坏账费用。

1. 信息来源

当企业在建立分析信用请求的方法时,必须考虑信息的类型、数量和成本。信息既可以从企业内部收集,也可以从企业外部收集。无论信用信息从哪儿收集,都必须将成本与预期的收益进行对比。企业内部产生的最重要的信用信息来源是信用申请人执行信用申请(协议)的情况和企业自己保存的有关信用申请人还款历史的记录。

企业可以使用各种外部信息来源来帮助其确定申请人的信誉。申请人的财务报表是该种信息主要来源之一。无论是经过审计的还是没有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由于可以将这些财务报表及其相关比率与行业平均数进行对比,因此它们都提供了有关信用申请人的重要信息。

获得申请人付款状况的第二个信息来源是一些商业参考资料或申请人过去获得赊销的供货商。另外,银行或其他贷款机构(如商业贷款机构或租赁公司)可以提供申请人财务状况和可使用信息额度方面的标准化信息,最后,一些地方性和全国性的信用评级机构收集、评价和报告有关申请人信用状况的历史信息。这些信用报告包括诸如以下内容的信息: 还款历史、财务信息、最高信用额度、可获得的最长信用期限和所有未了结的债务诉讼。由于还款状况的信息是以自愿为基础提供给评级机构的,因此评级机构所使用的样本量可能较小并且(或)不能准确反映企业还款历史的整体状况。

2.5C信用评价系统

信用评价取决于可以获得的信息类型、信用评价的成本与收益。传统的信用评价主要考虑以下五个因素:

(1)品质(Character): 是指个人申请人或企业申请人管理者的诚实和正直表现。品质反映了个人或企业在过去的还款中所体现的还款意图和愿望。

(2)能力(Capacity): 能力反映的是企业或个人在其债务到期时可以用于偿债的当前和未来的财务资源。可以使用流动比率和现金流预测等方法评价申请人的还款能力。

(3)资本(Capital): 资本是指如果企业或个人当前的现金流不足以还债,那么其在短期和长期内可供使用的财务资源。

(4)抵押(Collateral): 抵押是指当企业或个人不能满足还款条款时,可以用作债务担保的资产或其他担保物。

(5)条件(Condition): 条件是指影响顾客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经济环境,对申请人的这些条件进行评价以决定是否给其提供信用。

3. 信用的定量分析

进行商业信用的定量分析可以从考察信用申请人的财务报表开始。通常使用比率分析法评价顾客的财务状况。常用的指标有: 流动性和营运资本比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及现金对负债总额比率)、债务管理和支付比率(利息保障倍数、长期债务对资本比率、带息债务对资产总额比率,以及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比率)和盈利能力指标(销售回报率、总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将这些指标和信用评级机构及其他协会发布的行业标准进行比较可以洞察申请人的信用状况。定量信用评价法常被像百货店这样的大型零售信用提供商使用。信用评分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根据信用申请人的月收入、尚未偿还的债务和过去受雇佣的情况将申请人划分为标准的客户和高风险的客户;

(2)对符合某一类型申请人的特征值进行加权平均以确定信誉值;

(3)确定明确的同意或拒绝给予信用的门槛值;

(4)对落在同意给予信用的门槛值或拒绝给予信用的门槛值之间的申请人进行进一步分析。

这些定量分析方法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并且也符合消费者信用方面的法律规定。判断分析是一种规范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确定区分按约付款或违约付款顾客的因素。

(二)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销货企业要求赊购客户支付货款的条件,由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两个要素组成。规定信用条件包括设计销售合同或协议来明确规定在什么情形下可以给予信用。企业必须建立信息系统或购买软件对应收账款进行监控以保证信用条款的执行,并且查明顾客还款方式在总体和个体方面可能发生的变化。

1. 约束信用政策的因素

有许多因素影响企业的信用政策。在许多行业,信用条件和政策已经成为标准化的惯例,因此某一家企业很难采取与其竞争对手不同的信用条件。企业还必须考虑提供商业信用对现有贷款契约的影响。因为应收账款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流动比率,可能会导致违反贷款契约中有关流动比率的约定。

2. 对流动性的影响

公司的信用条件、销售额和收账方式决定了其应收账款的水平。应收账款的占用必须要有相应的资金来源,因此企业对客户提供信用的能力与其自身的借款能力相关。不适当地管理应收账款可能会导致顾客延期付款而导致流动性问题。然而,当应收账款用于抵押贷款或作为债务担保工具或出售时,应收账款也可以成为流动性的来源。

3. 提供信用的收益和成本

因为提供信用可以增加销售额,所以商业信用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收益。赊销的另一个潜在的收益来源是从分期收款销售安排中获得利息收益。利息可能是一块很大的利润来源,尤其是零售型企业通过自己私有品牌的信用卡或分期收款合同向顾客提供直接融资时更是如此。

另外,提供信用也有成本。应收账款的主要成本是持有成本。一般来说,企业根据短期借款的边际成本或加权平均成本(WACC)确定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运营和维持企业信用部门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其成本包括人员成本、数据处理成本和还款处理成本、信用评估成本和从第三方购买信用信息的成本。

(三)信用期间

监管逾期账款和催收坏账的成本影响企业的利润。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应该确认为坏账损失。多数企业根据过去的收款情况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数额并建立“坏账准备”账户,同时,将坏账费用记入当期损益。信用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确定坏账费用和注销坏账费用的时间和金额。

催收逾期账款的成本可能很高。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各种类型的补偿坏账损失的保险来降低坏账的影响。在评价赊销潜在的盈利能力时,必须对保险费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企业给予顾客的付款期间。例如,若某企业允许顾客在购货后的50天内付款,则信用期为50天,信用期过短,不足以吸引顾客,在竞争中会使销售额下降; 信用期过长,对销售额增加固然有利,但只顾及销售增长而盲目放宽信用期,所得到的收益有时会被增长的费用抵消,甚至造成利润减少。因此,企业必须慎重研究,确定出恰当的信用期。

信用期的确定,主要是分析改变现行信用期对收入和额成本的影响。延长信用期,会使销售额增加,产生有利影响; 与此同时,应收账款、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会产生不利影响。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可以延长信用期,否则不宜延长。如果缩短信用期,则情况与此相反。

【例6-5】A公司目前采用30天按发票金额(即无现金折扣)付款的信用政策,拟将信用期间放宽至60天,仍按发票金额付款。假设该风险投资的最低报酬率为15%,其他有关数据如表6-3所示。

表6-3 信用期决策数据

续表

注: “全年”字样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理解为“30天内销售100000件”及“60天内销售120000件”,正确的理解应为: 在30天信用期和60天信用期两种销售政策下,年销售量分别为100000件和120000件。

在分析时,先计算放宽信用期得到的收益,然后计算增加的成本,最后根据两者比较的结果作出判断。

1. 收益增加

收益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单位边际贡献=(120000-100000) ×(5-4) =20000 (元)

2.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的计算

(1)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信用期间或平均收现期

(若顾客主动遵守信用而没有延期付款的,则为信用期; 若顾客拖延付款,则为平均收现期)

(2)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3)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日销售额×信用期间或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全年销售额×变动成本率)/360×信用期间或平均收现期×资本成本

=全年销售变动成本/360×信用期间或平均收现期×资本成本

改变信用期间导致的应计利息增加

=60天信用期应计利息-30天信用期应计利息

=7000(元)

3. 收账费用和坏账费用损失增加

收账费用增加=4000-3000=1000(元)

坏账损失增加=9000-5000=4000(元)

4. 改变信用期的税前损益

改变信用期间的税前损益=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20000-7000-1000-4000=8000(元)

由于收益的增加大于成本增加,故应采用60天信用期。

上述信用期分析的方法比较简略,可以满足一般制定信用政策的需要。如有必要,也可以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如进一步考虑: 销售增加引起存货增加而占用的资金。

【例6-6】延续上例数据,假设上述30天信用期变为60天后,因销售量增加,年平均存货水平从9000件上升到20000件,每件存货按变动成本4元计算,其他情况依旧。

由于增添了新的存货增加因素,需要在原来分析的基础上,再考虑存货增加而多占资金所带来的影响,重新计算放宽信用期的损益。

存货增加而多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20000-9000) ×4×15%=6600(元)

改变信用期间的税前损益=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20000-7000-1000-4000-6600=1400(元)

因为仍然可以获得税前收益,所以尽管会增加平均存货,还是应该采用60天的信用期。

更进一步地细致分析,还应考虑存货增加引起的应付账款的增加。这种负债的增加会节约企业的营运资金,减少营运资金的“应计利息”。因此,信用期变动的分析,一方面,要考虑对利润表的影响(包括收入、成本和费用); 另一方面,要考虑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包括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并且要将对资金占用的影响用“资本成本”转化为“应计利息”,以便进行统一的得失比较。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就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当按“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乘以变动成本率”计算确定。

(四)折扣条件

如果公司给顾客提供现金折扣,那么顾客在折扣期付款少付的金额产生的“成本”将影响公司收益。当顾客利用了公司提供的折扣,而折扣又没有促使销售额增长时,公司的净收益则会下降。当然,上述收入方面的损失可能会全部或部分地由应收账款持有成本的下降所补偿。宽松的信用政策可能会提高销售收入,但是它也会使应收账款的服务成本、收账成本和坏账损失增加。

现金折扣是企业对顾客在商品价格上的扣减。向顾客提供这种价格上的优惠,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另外,现金折扣也能招揽一些视折扣为减价出售的顾客前来购货,借此扩大销售量。

折扣的表示常用如5/10、3/20、N/30这样的符号。这三个符号的含义分别为:5/10表示10天内付款,可享受5%的价格优惠,即只需支付原价的95%,如原价为10000元,只需支付9500元; 3/20表示20天内付款,可享受3%的价格优惠,即只需支付原价的97%,若原价为10000元,则只需支付9700元; N/30表示付款的最后期限为30天,此时,付款无优惠。

企业采用什么程度的现金折扣,要与信用期间结合起来考虑。比如,要求顾客最迟不超过30天付款,若希望顾客20天、10天付款,则能给予多大折扣? 或者给予5%、3%的折扣,能吸引顾客在多少天内付款? 不论是信用期间还是现金折扣,都可能给企业带来收益,但也会增加成本。现金折扣带给企业的好处前面已经讲过,它使企业增加的成本,则指的是价格折扣损失。当企业给予顾客某种现金折扣时,应当考虑折扣所能带来的收益与成本孰高孰低,权衡利弊。

因为现金折扣是与信用期间结合使用的,所以确定折扣程度的方法与程序实际上与前述确定信用期间的方法与程序一致,只不过要把所提供的延期付款时间和折扣综合起来,计算各方案的延期与折扣能取得多大的收益增量,再计算各方案带来的成本变化,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例6-7】沿用上述信用期决策的数据,假设该公司在放宽信用期的同时,为了吸引顾客尽早付款,提出了0.8/30,N/60的现金折扣条件,估计会有一半的顾客(按60天信用期所能实现的销售量计算)将享受现金折扣优惠。(www.xing528.com)

1. 收益的增加

收益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单位边际贡献=(120000-100000) ×(5-4) =20000(元)

2.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

30天信用期应计利息=×15%=5000(元)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9000-5000=4000(元)

3. 收账费用增加和坏账损失增加

收账费用增加=4000-3000=1000(元)

坏账损失增加=9000-5000=4000(元)

4. 估计现金折扣成本的变化

现金折扣成本增加=新的销售水平×新的现金折扣率×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旧的销售水平×旧的现金折扣率×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600000×0.8%×50%-500000×0×0=2400(元)

5. 提供现金折扣后的税前损益

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20000-(4000+1000+4000+2400) =8600(元)

由于可获得税前收益,故应当放宽信用期,提供现金折扣。

【例6-8】B公司目前采用30天按发票金额付款的信用政策。为了扩大销售规模,公司拟改变现有的信用政策,有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有关数据如表6-4所示。

表6-4 信用政策决策数据

续表

如果采用方案二,估计会有20%的顾客(按销售量计算,下同)在10天内付款、30%的顾客在20天内付款,其余的顾客在30天内付款。

假设该项投资的资本成本为10%; 1年按360天计算。

方案一(见表6-5)

表6-5 信用政策方案一

方案二(见表6-6)

表6-6 信用政策方案二

续表

由此可见,方案二增加的税前损益大于方案一增加的税前损益,所以方案二较优。

三、应收账款的监控

在实施信用政策时,企业应当监督和控制每一笔应收账款和应收账款总额。例如,可以运用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衡量企业需要多长时间收回应收账款,可以通过账龄分析表追踪每一笔应收账款,可以采用ABC分析法来确定重点监控的对象等。

监督每一笔应收账款的理由是:

(1)在开票或收款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错误或延迟;

(2)有些客户可能故意拖欠到企业采取追款行动才付款;

(3)客户财务状况的变化可能会改变其按时付款的能力,并且需要缩减该客户未来的赊销额度。

企业也必须对应收账款的总体水平加以监督,因为应收账款的增加会影响企业的流动性,还可能导致额外融资的需要。此外,应收账款总体水平的显著变化可能表明业务方面发生了改变,这可能影响公司的融资需要和现金水平。企业管理部门需要分析这些变化以确定其起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可能引起重大变化的事件包括销售量的变化、季节性、信用标准政策的修改、经济状况的波动以及竞争对手采取的促销等行动。最后,对应收账款总额进行分析还有助于预测未来现金流入的金额和时间。

(一)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或平均收账期是衡量应收账款管理状况的一种方法。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方法为: 将期末在外的应收账款除以该期间的平均日赊销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指标,将企业当前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与规定的信用期限、历史趋势以及行业正常水平进行比较可以反映企业整体的收款效率。然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可能会被销售量的变动趋势和销售的剧烈波动以及季节性销售所破坏。

【例6-9】下例提供了一个计算90天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基本方法。在没有考虑该期间销售方式的情况下所计算出的平均每日销售额为3444.44元。

假设20××年3月底的应收账款为285000元,信用条件为在60天按全额付清货款,过去3个月的赊销情况为:

1月: 90000.00元

2月: 105000.00元

3月: 115000.00元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

假设20××年3月底的应收账款为285000元,信用条件为在60天按全额付清货款,过去3个月的赊销情况为:

1月: 90000元

2月: 105000元

3月: 115000元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

平均日销售额==3444.44(元)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82.74(天)

平均逾期天数的计算:

平均逾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信用期天数=82.74-60=22.74(天)

(二)账龄分析表

账龄分析表将应收账款划分为未到信用期的应收账款和以30天为间隔的逾期应收账款,这是衡量应收账款管理状况的另一种方法。企业既可以按照应收账款总额进行账龄分析,也可以分顾客进行账龄分析。账龄分析表可以确定逾期应收账款,随着逾期时间的增加,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变小。假定信用期限为30天,账龄分析表(见表6-7)反映出30%的应收账款为逾期收款。

表6-7 账龄分析表

账龄分析表比计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更能揭示应收账款变化趋势,因为账龄分析表给出了应收账款分布的模式,而不仅仅是一个平均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有可能与信用期限相一致,但是有一些账户可能拖欠很严重。因此,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不能明确地表现出账款拖欠情况。当各个月之间的销售额变化很大时,账龄分析表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都可能发出类似的错误信号

(三)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模式

账龄分析表可以用于建立应收账款余额的模式,这是重要的现金流预测工具。应收账款余额的模式反映一定期间(如1个月)的赊销额在发生赊销的当月末及随后的各月仍未偿还的百分比。企业收款的历史决定了其正常的应收账款余额的模式。企业管理部门通过将当前的模式和过去的模式进行对比来评价应收账款余额模式的任何变化。企业还可以运用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模式来进行应收账款金额水平的计划,衡量应收账款的收账效率以及预测未来的现金流。

【例6-10】下面的例子说明1月的销售在3月末的应收账款为50000元(见表6-8)。

表6-8 各月份销售及收款情况 金额单位: 元

计算未收回应收账款的另一个方法是将销售3个月后未收回销售额的百分比(20%)乘以销售额250000元,即

0.2×250000=50000(元)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有一定比例的应收账款会逾期或者会发生坏账。对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模式稍作调整可以反映这些项目。

【例6-11】为了简便体现,假设没有坏账费用,收款模式如表6-9所示。

(1)销售的当月收回销售额的5%;

(2)销售后的第1个月收回销售额的40%;

(3)销售后的第2个月收回销售额的35%;

(4)销售后的第3个月收回销售额的20%。

表6-9 各月份应收账款账户余额模式

3月末应收账款余额合计为: 50000+165000+380000=595000(元)

4月现金流入估计=4月销售额的5%+3月销售额的40%+2月销售额的35%+1月销售额的20%

估计的4月现金流入=(0.05×500000) +(0.40×400000) +(0.35×300000) +(0.20×250000) =340000(元)

(四)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是现代经济管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抓重点、照顾一般”的管理方法,又称重点管理法。它将企业的所有欠款客户按其金额的多少进行分类排队,然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收账策略的一种方法。一方面,它能加快应收账款的收回; 另一方面,它能将收账费用与预期收益联系起来。

例如,某企业应收账款逾期金额为260万元,为了及时收回逾期货款,企业采用ABC分析法来加强应收账款回收的监控。具体数据如表6-10所示。

表6-10 欠款客户ABC分类法(共50家客户)

先按所有客户应收账款逾期金额的多少分类排队,并计算出逾期金额所占比重。从表6-10中可以看出,应收账款逾期金额在25万元以上的有3家,占客户总数的6%,逾期总额为165万元,占应收账款逾期金额总额的63.46%,我们将其划入A类,这类客户作为催款的重点对象。应收账款逾期金额在10万~25万元的客户有5家,占客户总数的10%,其逾期金额占应收账款逾期金额总数的30.77%,我们将其划入B类,欠款在10万元以下的客户有42家,占客户总数的84%,但其逾期金额仅占应收账款逾期金额总额的5.77%,我们将其划入C类。

对这三类不同的客户,应采取不同的收款策略。例如,对A类客户,可以发出措辞较为严厉的信件催收,或派专人催收,或委托收款代理机构处理,甚至可通过法律解决; 对B类客户则可以多发几封信函催收,或打电话催收; 对C类客户只需要发出通知其付款的信函即可。

四、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应收账款的管理难度比较大,在确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之后,还要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和分析评价、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对坏账的管理等。

(一)调查客户信用

信用调查是指收集和整理反映客户信用状况的有关资料的工作。信用调查是企业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基础,是正确评价客户信用的前提条件。企业对顾客进行信用调查主要通过两种方法:

1. 直接调查

直接调查是指调查人员通过与被调查单位进行直接接触,通过当面采访、询问、观看等方式获取信用资料的一种方法。直接调查可以保证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往往获得的是感性资料,若不能得到被调查单位的合作,则会使调查工作难以开展。

2. 间接调查

间接调查是以被调查单位以及其他单位保存的有关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为基础,通过加工整理获得被调查单位信用资料的一种方法。这些资料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报表。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基本掌握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

(2)信用评估机构。专门的信用评估部门,因为它们的评估方法先进,评估调查细致,评估程序合理,所以可信度较高。

(3)银行。银行是信用资料的一个重要来源,许多银行都设有信用部,为其顾客服务,并负责对其顾客信用状况进行记录、评估。但银行的资料一般仅愿意在内部及同行之间进行交流,而不愿向其他单位提供。

(4)其他途径。如财税部门、工商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机构都可能提供相关的信用状况资料。

(二)评估客户信用

收集好信用资料以后,就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评价。企业一般采用“5C”系统来评价,并对客户信用进行等级划分。在信用等级方面,目前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三类九等,即将企业的信用状况分为AAA、AA、A、BBB、BB、B、CCC、CC、C九等,其中AAA为信用最优等级,C为信用最低等级。另一种是三级制,即分为AAA、AA、A三个信用等级。

(三)收款的日常管理

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否则,会因拖欠时间过长而发生坏账,使企业蒙受损失。因此,企业必须在对收账的收益与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收账政策。通常企业可以采取寄发账单、电话催收、派人上门催收、法律诉讼等方式进行催收应收账款,然而催收账款要发生费用,某些催款方式的费用还会很高。一般来说,收账的花费越大,收账措施越有力,可收回的账款应越多,坏账损失也就越小。因此制定收账政策,又要在收账费用和所减少坏账损失之间作出权衡。制定有效、得当的收账政策很大程度上靠有关人员的经验;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讲,也有一些数量化的方法可以参照。根据应收账款总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可以通过比较各收账方案成本的大小对其加以选择。

(四)进行应收账款追踪分析

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要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就有必要在收账之前,对该应收账款进行追踪分析。应收账款是存货变现过程的中间环节,对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主要应放在赊销产品的销售与变现方面。客户以赊销方式购入商品后,如果能实现销售并收回货款,又具有良好的信用,则赊销企业回款一般没有问题。但客户的商品也有可能积压或赊销,此时,客户的现金支付能力相对匮乏。客户能否履行赊销企业的信用条件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客户的信用品质; 二是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如果客户的信用品质良好,持有一定的现金余额或可调剂程度大,那么他们一般是不会以损失商业信誉为代价而拖欠企业账款的。

(五)加强对坏账的管理

坏账损失是指因应收账款最终无法收回而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损失。坏账损失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二是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并有明显特征表明无法收回的款项。在信用社会里,坏账损失对企业来说,无法完全避免,企业应尽力减少损失,同时做好善后处理事宜。

对坏账损失的财务处理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直接冲销法,另一种是备抵法。企业应选择备抵法进行谨慎的财务处理,预先按信用标准允许的坏账损失率合理地估计坏账损失,建立坏账准备。

企业对坏账损失应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以防止各种弊端的发生,积极参与客户的破产善后处理事宜,尽可能减少损失,对逾期未收回已作坏账转销的应收款项不能就此放弃收款的权利,仍然要积极关注客户的信用能力的改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