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日,国务院扶贫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告:继2017年2月江西省井冈山市、河南省兰考县脱贫退出后,全国又有2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吉安县荣列其中。
吉安县有幸,因为一个个精准滴灌的扶贫项目而奋勇前行——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把“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作为第一目标,大力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啃“硬骨头”,下“绣花功”,写下了“全市领先、全省争先、全面创先”的时代荣光。
一、找准路子——“贫困发生的根子在哪里,就在哪里重点发力”,找准脱贫最有效支撑,着力推进“四个一”产业扶贫,帮助贫困群众走上产业脱贫致富路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时,充分肯定吉安“四个一”扶贫工作,指出,“一户一亩柚子、一亩葡萄、一个鸡棚、一个劳动力在工业园区务工”的“四个一”产业扶贫模式,让农民学得到良法、拿得到良种、找得到市场、分得到红利、看得到希望,是比较扎实的扶贫脱贫路子。
一颗小葡萄,带来大变化。横江镇公塘村,以前由于土地贫瘠,村里贫困发生率高达34%。如今,家家户户种葡萄,共发展葡萄种植1300余亩,葡萄种植户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几乎家家都盖起了漂亮的新房,超过一半人家购买了小汽车。
一个就业岗,脱贫底气足。天河镇毛田坑村,道路崎岖,是吉安县海拔最高的乡村,曾经是出了名“姑娘不嫁”的穷村。“我在县工业园区上班,一年工资就两万多元”,穷了半辈子的村民杨厚华,喜滋滋地算起了家里的收入账,“还通过政府贴息贷款10万元,养了20箱蜜蜂,种植了10亩生姜呢!”
一株蜜柚树,乐了全村人。永阳镇江南村,沙质土壤,种植水稻没收入,导致大片田地撂荒。村里成立合作社,带领全村人一同种植井冈蜜柚,套种百香果、西瓜等作物,一地多收,效益大增,户户都能增收……
2016年9月26日,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上,吉安县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决打赢率先脱贫摘帽决胜战》典型发言。“四个一”产业扶贫,已成为全省精准扶贫样本,为全省扶贫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用对方子——“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瞄准产业发展的最大“拦路虎”,对症实施“四轮驱动”金融保障,激发贫困群众与贫困作决断的内生动力
缺资金,是广大贫困群众产业脱贫路上最大也最普遍的“拦路虎”。“四个一”产业能不能发挥最大脱贫效应,就看能不能扫除掉这个“拦路虎”。吉安县创新构建“担保贷款、贷款贴息、现金直补、产业保险”的“四轮驱动”金融支持模式,建立“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先干先补、不干不补”激励机制,充分激发群众投身产业发展的志向和热情。
——产前,政府出小头,撬动银行大头,解决产业启动难。一方面,群众贷款,政府担保。大力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产业扶贫信贷通等担保贷款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致富宝”产业扶贫担保贷款试点,县财政累计安排1500万元作为产业发展贷款担保基金,由县农村信用联社按1:8的比例放大贷款规模,为全县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供每户10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让群众贷款不难。另一方面,群众贷款,政府贴息。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万元用于扶贫贴息,按照贫困户每户10万元的限额,以基准利率为标准,据实全额贴息,让群众贷款没压力。(www.xing528.com)
——产中,现金直补到户,解决产业发展难。对贫困户发展井冈蜜柚、横江葡萄等特色产业,县财政安排资金直接补助。2016年,累计发放贫困户产业差异化奖补资金3253户542.1万元。
——产后,创新推出产业保险,化解产业保障难。吉安县对横江葡萄、规模养鸡等产业,实行产业保险,给贫困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如种植横江葡萄,按每亩180元的标准进行投标,每亩葡萄理赔金额可达3000元。
同时,对全县14453户贫困户,设立产业脱贫基金,给予每户2000元的启动本金,入股“四统一分全覆盖”模式运转的产业合作社,让他们都能享受产业稳定收益。
三、干出样子——“干部带着群众干,党员领着群众走”,瞄准群众心底的最大担忧,全面推开“四位一体”帮扶机制,引领贫困群众在脱贫路上一个不掉队
吉安县瞄准群众心底的最大担忧,全面推开“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贫困户全覆盖”的“四位一体”帮扶机制,让干部带着群众干,党员领着群众走,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出征,真正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构建县、乡、村、党员干部四级扶贫保障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精准脱贫服务中心,构建县级、正科级、副科级、一般干部“4321”帮扶体系,做到“乡乡有领导挂点、村村有单位入驻、户户有干部帮扶”,确保贫困户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53名致富带富能人被推荐为村党支部书记,5317名机关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86名科级后备干部到贫困村脱产任“第一书记”,172名优秀机关干部到贫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其余221个非贫困村加派“第一书记”,实现全县307个行政村“第一书记”驻村全覆盖。
好作风激发正能量。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汇入扶贫力量洪流。民营经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纷纷参与扶贫,全社会形成了“扶贫向善”“济困光荣”的良好氛围……在社会各界的帮扶下,2016年全县新增专业合作社334个,协调引进帮扶资金约1亿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