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武汉,微风习习。三环线边上著名的中国光谷腹地,占地两百余亩的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就坐落在这里。没有想象中的喧嚣,其神秘却能从大楼分布图中管窥一斑:探测器研发中心、导弹研究院、红外光学中心……
黄立出生在军人家庭,后来父母离开部队到了学校,父亲是大学老师。从小对机械感兴趣的他,小学的时候就自己动手设计汽动船,这也埋下了他日后从事技术研发的种子。
从华科最好的专业电信专业毕业,成绩优异的黄立先是在电力研究院工作了12年,在这期间,获得过20多个科研奖励。
时间回溯到1999年。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一大批知识分子下海,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兼职、下海。
“在我看来,这也是改革开放点燃了创新之路。”黄立坦言,其实那时候在电力系统日子过得还不错,工作稳定,待遇也好,自己也成长为中层干部,“我创业不单纯为赚钱,就是想做点更有价值的事情”。
揣着工作12年所有的积蓄30万元,单枪匹马招了十来个人,黄立开始创业。由于专业原因,还是干他熟悉的老本行,以红外技术为主,建厂研发销售红外设备。
创业维艰,但黄立看准了的方向,就会坚持走下去。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让高德红外“一战成名”。
“2003年‘非典’期间,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黄立说。公司的智能型红外自动搜索测温系统,具有对大范围人群的自动搜索与预警功能,当时我国大部分机场、码头、火车站等重点区域都配备了这一系统,这为政府建立疫情检测网络起到了重要作用,成功阻击了疫情。(www.xing528.com)
“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民营企业也有了参与军队业务的机会。”一炮打响的高德红外,又将目光瞄准了神秘的军事领域。一些武器装备配上红外技术后,能精确地在夜间环境下捕捉到地面十几公里、空中上百公里的目标。
“这个领域大有可为。全球每年军用红外产品采购量都非常大,但该市场长期被美国、法国等少数军工企业垄断。如果公司的技术能应用在军事领域,不仅能提高祖国军队的战斗能力,同时对企业自身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机遇。”黄立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巨大的商机。
但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想要进入军工领域并非易事。
“当时,国家政策还不允许民营企业参与我军装备科研生产,高德红外便从军品出口做起,研制出多款适合外军用的红外装备,参与国际竞标。”谈及“参军”往事,黄立历历在目。
不过,谈起技术,根本难不倒多年来潜心科研的高德红外,黄立自豪地说,“我们的军品参与国际竞标多次获第一,从而为打开海外市场并进入国内军事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多年从事军贸获得的军品研制经验,2004年起,高德红外慢慢打开了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军品研制的大门。
14年前,高德红外累计投入20多亿元,践行着刻在公司门口的誓言——“攀红外科技巅峰,铸中华国防利剑”,先后为我国陆、海、空军和火箭军、武警及国际友军研制各类型红外热像仪及综合光电系统百余种,实现了红外夜视、侦查、制导、对抗等多层次军事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