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寻甘肃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之路

探寻甘肃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之路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近年来,为保护和传承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各级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在普查的基础上,已建立起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2015年3月27日,制定并通过《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

探寻甘肃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之路

为了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近年来,为保护和传承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各级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譬如,建立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体系,持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积极开展非遗项目的申遗和传承人的保护工作,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发利用。

2004年10月11日—12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会议”,下发了《甘肃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甘肃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命名管理办法》等文件。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发掘甘肃丰厚的文化资源,2013年起甘肃省重点实施“1313文化工程”(即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重要板块之一。2015年3月27日,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地方条例、法规的形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审批,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非遗传承场所的建设工作,并作为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文化单位、个人和社会力量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成为繁荣地方文化事业的亮点。2017年10月10日,甘肃省印发了《甘肃省文化厅“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加强对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记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截至目前,在全省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共普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7000多条,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大类、4133项。在普查的基础上,已建立起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

甘肃各级地方政府对甘肃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保护工作很重视。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省各族文艺工作者就深入民族地区,收集整理了许多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珍宝。近年来,随着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文化建设的推进,甘肃省各级政府和地方文化部门科学统筹、认真普查,积极申报国家、省级非遗文化保护项目,对全省范围内的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实施了最大化的保护(表1和表2)。

表1 甘肃省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3]

续表

表2 甘肃省省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4]

续表

续表

续表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标志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全新的保护理念时代。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精神,在全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举办州县普查员业务培训班、制订普查计划、拍摄与项目相关的录像及照片资料,征集民族民俗生产工具、民族服饰生活用具等实物资料,扎实组织开展了以县(市)为单位的调查摸底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了我省民族地区非遗项目的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存现状,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3月27日,制定并通过《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文化部、财政部给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发放了传承补助经费,我省民族地区的部分市州县也结合实际制定了补助标准,鼓励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抢救濒危项目。截至目前,全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各市、县传承人,传承人保护工作趋于完善。(www.xing528.com)

2017年10月10日,根据《甘肃省文化厅“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规定,我省通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转移支付对贫困地区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保护予以重点倾斜。支持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优先入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推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在贫困地区选择一批具有较好传承潜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改善其保护、传承、发展的设施条件,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利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展非遗传承和展示活动,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发展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是同文化旅游、商贸交流相结合,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主调的活动,成为我省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的主要形式。近年来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较为成熟和有社会影响力的非遗开发项目和成功案例很多。现举其要者如下:

西北民族大学利用教学和科研优势,深入发掘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资源,多次召开学术研讨会,同时,西北民族大学承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训班,有洮砚班、剪纸班、刺绣班、木雕班。截至2016年这四个班有学员240余人,来自全省各地州县。2006年在兰州召开“实施西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暨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成立”。以专家的视角保护非遗资源,对于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决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临夏河州八坊集团投资建设的“临夏州自然历史博物馆”,其展览内容丰富,取材多元,汇聚了当地的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成为展示明清以来当地各族群众婚丧嫁娶、民俗信仰和物质文化生活的窗口。

临夏和政县松鸣岩、康乐县莲花山每年都定期召开花儿会,成为当地各民族群众喜闻乐见、人人参与的重大文化和民俗活动,期间各地花儿歌手登台亮嗓,富有地方特色、民族风韵的花儿唱出了临夏各族人民的“精气神”。

临夏八坊十三巷回族特色文化旅游区,通过政府立项投资,群众、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形式,在原临夏回族聚居区八坊十三巷老城区的基础上,融入当地伊斯兰文化特色,将砖雕、毛纺织、金银器、木雕等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以及饮食服务等相融合打造成为享誉临夏和西北的特色民俗非物质文化旅游区。

甘肃奇正藏药集团以发掘和弘扬藏医药文化为企业发展宗旨,通过几十年的潜心探索,已经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同行业拥有重要市场话语权的藏医药企业。把深居高原的藏医、藏药推向了医药市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甘南州夏河县拉卜楞寺的“南木特藏戏”和僧人法会,其独特的法器、服装音乐戏剧等非物质文化魅力独特,是甘南藏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综合展示。在安多藏区享有盛名,每年都会吸引甘、青、川及各地的游客前来观看和欣赏。

陇南文县的“白马人文化旅游节”和白马山寨特色村寨建设,将发掘地方特色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其独特的白马人民俗节日,神秘的白马人“池歌昼”演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积极发展非物质文化旅游、民俗旅游成为当地白马藏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在发掘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以打造中国最具风情的生态旅游大县“裕固家园”为抓手,向海内外游客展示肃南裕固族传统民俗和非物质文化。成为展示河西少数民族文化和民俗生态旅游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