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石山县贫困村公共服务短缺问题调查

积石山县贫困村公共服务短缺问题调查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积石山县的克新民村以及以土族为主体的三二村是本次调查中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行政村,基本没有特色产业,居民以种养殖业和外出打工为主,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调查发现,积石山县人口较少民族所在村镇基本公共服务明显落后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调查所在地的三二村和克新民村,道路简陋,没有路灯,交通十分不便,客运班车只能通达远在几十里外的乡镇。

积石山县贫困村公共服务短缺问题调查

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在积石山县的调研中,以保安族为主的大河家镇大墩村情况较好,《大河家镇大墩村发展规划试点项目实施方案(2010—2015年)》明确规定了以特色产业培育与发展为龙头,以特色民居保护与改造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大墩村已经形成以保安腰刀制造加工和大墩峡生态旅游为支柱的特色产业。截至2015年底,大墩村在外创办保安腰刀制造加工企业5家,家庭手工作坊11户,2012年建成大墩峡旅游度假村,通过特色产业的带动,大墩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1960元增长到2016年的4390元。近年来,由于市场不景气,加上相关刀具运输管制因素的影响,保安腰刀生产有所回落,大墩峡旅游度假村开发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体来讲,种养殖业、外出打工以及经商等经济发展方式在大墩村还是占据较大比例。积石山县的克新民村以及以土族为主体的三二村是本次调查中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行政村,基本没有特色产业,居民以种养殖业和外出打工为主,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已基本达到小康发展水平,全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加大重点贫困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积极推广科学养畜,实施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舍饲养殖、牛羊屠宰加工等产业。全县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已达到249家、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户;“祁尔康”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赛美努”和“九排松”荣获“甘肃省著名商标”称号,草原“惠成”牌牛羊肉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双海”西瓜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等,农牧业市场化和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以裕固族为主体的康乐乡和白银乡家庭纯收入为25890元,2016年为40200元。

调查发现,积石山县人口较少民族所在村镇基本公共服务明显落后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从基础教育看,积石山县总体发展底子薄,人口较少民族所在地大部分中小学校舍依然简陋,教学设施差,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情况突出。肃南县已实现“三免两补”15年免费教育,县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贫困大学生政府救助办法和考入重点本科院校学生奖励办法,目前已建立了覆盖全学段的农牧村教育保障机制,由于对教育的重视,2016年肃南县高考入学率达42.83%。医疗卫生方面,积石山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口较少民族村镇都存在着基层医疗卫生落后的局面,乡村卫生站设施简陋,全科医生匮乏。社会保障水平低是调查中发现的普遍现象,一方面,农牧民参加的养老保险起点线低,另一方面基层合作医疗药品短缺,购买药品收费高,大病重病医疗负担重的现象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方面,积石山县人口较少民族所在村镇,除大河家镇大墩村建成文化室、文化广场各一座外,三二村和克新民村基本没有任何公共文化设施。肃南县的情况要好许多,县政府所在地建有大型文化广场、民俗文化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康乐乡、白银乡所在地都建有休闲文化广场、文化室、便民超市等文化设施,牧民所在村落地处草原,由于偏远分散,文化设施建设较为薄弱。

积石山县人口较少民族所在地基础设施条件还非常薄弱,生产生活条件仍然很艰苦,联网程度低,通达能力差。在通村公路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地质条件复杂,劳动力少的实际,对地方配套资金实行“一刀切”,致使道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导致道路路况差、等级低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村虽然修了毛坯路,但晴通雨阻的情况十分突出,还有35个行政村不通油路(水泥路)。调查所在地的三二村和克新民村,道路简陋,没有路灯交通十分不便,客运班车只能通达远在几十里外的乡镇。水利建设仍然滞后,田间工程配套设施差,灌区设施和提灌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供水能力严重不足,人畜安全饮用水问题仍十分突出。

肃南县近五年来,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3016万元,加大对农牧村道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游牧民集中定居项目正在进一步落实中,通过对“两个共同示范县”、“1414”工程、涉农部门等项目资金的整合,规划建设了一批基层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机构,完善了集镇道路、供排水、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至2015年累计新增水浇地3.8万亩,解决了7个乡镇40多个行政村1.52万人饮水问题,新增通电用户1500户,新增通村公路599公里,累计搬迁安置移民604户2124人。修建游牧民定居住宅4979套,发放户用光伏设备1732套,解决了所有群众的用电问题[4]。(www.xing528.com)

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方面,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墩村的情况较好。2009年,大墩村被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试点,保安族特色民居等具有保安族文化特征的典型建筑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与彰显,通过对项目资金的统筹整合,对原有保安族古民居进行了修缮,使村寨整体风貌与建筑风格得到了保持。在非物质文化传承方面,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维雄开设保安腰刀技艺培训班,接受培训人数260人次,以文化广场和文化长廊为平台,大力宣传保安族文化,大墩村文化广场已经成为村民演唱“花儿”的大舞台。

裕固族历史和文化积淀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尤为丰富多彩,现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3项,省级保护名录9项,市级保护名录17项,县级保护名录29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4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96人,已初步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5]。2015年,肃南县文广局着力加强四项非遗重点工作,使一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得到扶持和培养,一大批珍贵的非遗资源获得有效保护。一是重点实现资源普查全覆盖。二是重点打造特色精品,启动实施非遗保护名录“一书一盘”工程,编纂出版《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图典》和裕固族民歌、服饰、婚俗等保护系列丛书和专题片为内容的《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全》,整理出版《裕固语汉语词典》和《裕固族姑娘就是我》光盘。三是创新活态传承,积极研究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建成皇城、康乐、明花3个乡镇非遗传习所,增强传承人授艺带徒技能。组建18个民间文艺社团,利用各种传统文化节日、节庆活动和每年的“文化遗产日”,认真组织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经常性地开展传习、展示展演和民族传统文艺展演交流活动。大力实施“非遗课堂”行动,向县“三校一园”和乡镇学校提供非遗乡土教材,鼓励支持幼儿园、中小学开展双语模式教学,努力培养一批批少儿传承人。

2012年,积石山县大墩村被评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大墩村的做法就是开展经常性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建立了民族团结进步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专人负责,创建活动有安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二是及时排查和化解影响民族团结的不和谐因素,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在村民中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四是把民族团结进步纳入村规民约,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形成相互包容、相互团结、邻里和谐的良好氛围。

2017年,肃南县积极开展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一是编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宣传册,设置宣传台进行宣传;二是各乡镇利用循环滚动电子屏、宣传栏、墙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科技理论知识和安全法律法规,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节和文化庙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以及对口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三是开展以民族宗教政策、科普展览、科技创新、科技扶贫、卫生医疗咨询、专家义诊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三下乡”服务活动,现场为农牧民群众进行义务诊疗和政策解读。通过上述措施,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