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卫生计生系统的统筹协调职能,将医疗卫生融入所有政策,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继续开展重大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等防治,坚持食用碘盐为主的碘缺乏病综合防治措施。加强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和预防性干预,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基层综合防控。其次,新建城区、郊区、牧区等薄弱区域,要有计划、有步骤建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加强中医、儿科、妇产、精神卫生、传染病、老年护理、口腔、康复等薄弱领域服务能力的建设。优先加强县办医院服务能力,提高县域医疗能力和水平。再次,加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加强州、县(市)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和基本设备配置,整合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与乡(镇)卫生院的妇幼保健职能,村级保留村卫生室和村计划生育服务室,共享共用。继续对农村孕产妇进行住院分娩补助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开展出生缺陷三级综合防治,为农村生育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费增补叶酸,继续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加强婚前孕前保健宣传教育、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确保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率逐步下降。最后,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普及工作,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民族地区人民健康意识。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开展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养成健康习惯,少生病、少生大病。
首先,切实发挥州医院区域医疗中心作用,大力开展疑难重症的诊疗技术研究,加强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在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着重推进以重症医学、心脑血管、妇产科、儿科、肿瘤防治、骨伤康复、精神卫生为重点的专科建设,打造在全省有影响的特色医疗卫生品牌。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县级中医医院重点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和临床薄弱专科建设,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配备适宜设备,扩大县级医院病种覆盖面。其次,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坚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功能定位。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全覆盖,乡镇卫生院按标准配备全科和专科医生,强化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急诊急救、正常分娩、高危孕产妇筛查、儿科等医疗服务水平,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其次,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要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严格执行转诊转院审批制度,控制越级诊疗,引导患者就近就医,合理分流就诊患者,促进患者合理分流,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例如甘肃省可将张掖市中医院、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由市级调整为县级医疗机构。参合农民按规定办理转院手续,实行网上转诊转院,严格审批手续,争取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引导参合农牧民合理就诊。最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经办管理。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补偿动态调整机制。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工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健全完善新农合网上监管体系,保障基金安全运行。做好基本医保与大病保险、民政救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建立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政府对因病致贫的城乡居民提供医疗救助保障,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首先,改善从业环境和薪酬待遇,促进医疗资源向少数民族集居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向基层和农村流动。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其中医疗服务收入的内涵和与绩效工资制度衔接的具体办法另行研究制定。合理确定医疗卫生机构编外人员待遇,逐步实现同岗同薪同待遇,激发广大医务人员活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分配可采取设立全科医生津贴等方式,向承担签约服务等临床一线任务的人员倾斜。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镇工作补贴政策,绩效工资分配向基层倾斜[11]。其次,完善职称晋升体系和职称晋升办法,增加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岗位比例并向基层倾斜,拓宽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加强村医队伍建设,合理提高待遇,着力解决村医养老问题,落实在岗村医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结合实际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鼓励医师到基层、边远地区、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最后,大力实施“人才兴医”战略,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积极选派医务人员到省、市进修学习,开展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到县级医院轮训,大力实施万名医师支援项目,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中医师承工作,完成第二批中医师承教育工作。
甘肃民族地区主要的民族医药是藏医药。首先,将藏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藏医医疗服务和藏药纳入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范围。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保障制度中,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规定的藏医医疗机构纳入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范围;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规定的藏医诊疗项目、藏医医疗服务设施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并实行100%全额报销;争取将符合条件的藏药逐步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补充完善《甘南藏族自治州基本用药藏药目录》,增加全州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药物目录中的藏药品种,各级藏医院、乡(镇)卫生院必须配置基本用药目录规定的藏药品种。其次,提高藏医药队伍整体素质。继续发挥甘肃中医学院藏医学院在培养藏医药人才培养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加大藏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办好藏医药高层次多学科教育,逐步完善多层次的人才教育体系。积极争取将甘南州卫校升格为甘肃中医学院独立的二级藏医学院;探索甘南州卫校与州藏医院的联合发展模式,在州藏医院加挂甘肃中医学院藏医学院临床医院牌子,整合资源,加大互动培养机制,促进医、教、研有机结合。再次,构建藏医药事业发展工作平台,成立藏医药工作协调机构。建议在省卫计委或省中医药管理局有藏医药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行业管理,争取省卫计委、省中医药管理局支持,制定政策大力扶持藏医药事业发展;州县卫生行政部门也要建立健全藏医药管理机构,要有专人专职管理藏医药工作,强化行业管理。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在统筹全州藏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领导和指导作用,为整体推进藏医药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积极发挥藏医药学会等行业学会的参谋助手作用。最后,进一步加大对藏医药事业的投入。“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藏医药发展投入,重点支持开展藏医药特色服务、公立藏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基础研究、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藏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制定各级政府对藏医医疗机构投入倾斜政策,研究制定有利于各级藏医医疗机构发挥藏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积极争取国家在资金上的投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藏医药事业。
【注释】
[1]谢羽,博士,甘肃省社科院西北历史与丝绸之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史、地方史。
[2]甘政发〔2017〕56号《甘肃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
[3]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临夏州“十三五”卫生和人口发展规划》。(www.xing528.com)
[4]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年年鉴》。
[5]肃南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肃南县卫生计生系统基本情况汇报》。
[6]《临夏州“十三五”卫生和人口发展规划》,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7]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临夏州“十三五”卫生和人口发展规划》。
[8]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年年鉴》。
[9]肃南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肃南县卫生计生系统基本情况汇报》。
[10]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临夏州“十三五”卫生和人口发展规划》。
[11]甘政发〔2017〕56号《甘肃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