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决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解决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中民族地区占6个。制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覆盖率、办园条件、普及程度等方面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学前教育普遍存在场地小、条件差、入园难、大班额、设施缺乏、教学具紧缺、覆盖面低、师资力量薄弱、民办幼儿园管理松散等问题,生均园舍面积与国家标准相差较大,学前三年入园率只有6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在全省处在末位。

解决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甘肃民族地区位置偏僻、交通闭塞,自然条件严酷。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中民族地区占6个。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农业生产的自然基础差,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小,机构单一,增收难度大,农牧民家庭经济收入普遍较低,县域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财政收入低。全省民族地区21个县(市)中18个县(市)属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县,6个县、9个乡、585个村列入全省深度贫困县、乡、村。据统计,2016年全省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952元以下)43.81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7.11%,占民族地区农村总人口的15.52%。2016年民族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371元,为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56元的8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278元,为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的49%。民族地区21个民族县(市)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0%(6182元)的民族县有16个。民族地区各项主要发展指标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

特别是教育扶贫方面,由于受历史、地理、自然等因素制约,我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总体落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质量整体不高,教育服务脱贫的能力不强,因学致贫、返贫现象严重,整体发展程度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制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尽管民族地区在2011年通过了国家“两基”验收,但只是低标准地通过,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我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起步晚、基础差、成本高、形式多样、历史欠账较大,教育投入仍然不足。中小学校舍建设普遍存在标准偏低,功能配套不全的问题,大部分寄宿制学校条件简陋,宿舍楼内没有卫生间和取暖等生活设施。加之我省经济落后,财政十分困难,主要依靠中央转移支付,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更加落后,自身财力有限,财政自给率很低,地方教育投入更低,可以说州县地方财政困难已严重制约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覆盖率、办园条件、普及程度等方面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学前教育普遍存在场地小、条件差、入园难、大班额、设施缺乏、教学具紧缺、覆盖面低、师资力量薄弱、民办幼儿园管理松散等问题,生均园舍面积与国家标准相差较大,学前三年入园率只有6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在全省处在末位。幼儿教师严重缺编,甘南州幼师比为20∶1,远低于国家简托幼儿园幼师比10∶1的标准。学前教育已成为民族地区各类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严重影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发展速度和质量。

民族地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各少数民族之间教育发展也不够均衡,城镇高于农牧区,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镇,而村一级学校的优质资源相对较少。藏区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68年,临夏州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02年,分别比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低1.49年和1.15年,其中少数民族受教育年限更低。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入学率不稳定,弹性大,控辍保学的任务还很艰巨。(www.xing528.com)

普通高中教育投入不足,师资短缺,入学率普遍偏低的问题突出;高中教育发展缓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也直接影响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更是短缺,“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的现象十分突出,比例严重失调,民族地区在校生职普比为1.4∶8.6,与全省4∶6、全国5∶5的职普比要求相差甚远;职业学校教学硬件和软件建设滞后,教学手段陈旧,实训设备缺乏,劳动力技能培训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服务脱贫的成效不明显;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受就业渠道不畅等影响,生源不足,发展后劲不足。

教师数量和质量在区域、城乡之间分布不均衡,高中教师普遍短缺,边远山区中学教师缺额较大;新进教师水平偏低,能力不足,培养培训任务大;学科结构也不够合理,特别是理科类专任教师缺少。一是教师的数量不足。二是整体水平还很低。三是学科结构不合理。中小学教师中普通类汉语文、音乐体育美术化学、计算机和藏政治、藏生物、藏历史、藏地理等专业教师紧缺,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四是教辅人员不足。五是专业课教师引进和留住较难。由于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办公经费短缺,教师的福利水平偏低,教师的奖励机制不够健全,造成优秀教师的福利待遇严重偏低,加之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工作生活条件差,不利于教师个人发展和成长,致使所需人才难以引进,即使是本土出去的大学生都不愿回本地工作,现有的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学校优质师资流失严重。

建立健全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深入持久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目前既缺乏专门的经费,又缺乏专门的指导老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