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成本法在配送中心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模式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配送中心产品成本计算。这是该应用模式的核心,即应用作业成本法中的独特计算方法准确地计算配送中心产品的成本。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应用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配送中心产品成本也是作业成本法在配送中心成本管理中应用的核心。其他观点和思路的应用都是基于或来源于这个核心。
第二个层面,配送中心的产品定价。即在获得正确的产品成本信息的基础上,将作业分析和资源分析的观点应用于物流产品的定价决策。配送中心可以有两种产品定价方式,即分步定价方式和综合定价方式,两种定价方式的应用基础都是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法准确算出的产品成本信息。
第三个层面,配送中心的成本控制。在正确计算出物流服务产品的成本,并采用适当的定价方式决定产品价格之后,利用成本动因分析发现配送中心中的无效作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作业改善,以实现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图8-4 作业成本法在配送中心的应用模式
应用模式的核心是物流服务产品的作业成本计算,外围是物流产品定价决策和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如图8-4所示。
二、配送中心成本的计算
配送中心的生产是围绕物流服务合同展开的,一个服务合同相当于一种产品,计算物流企业产品成本实际上就是计算企业为完成物流服务合同所发生的费用。因此,配送中心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就是把企业消耗的资源成本分配给各作业,再将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给每个服务合同,从而得到了每个合同应分担的成本。
配送中心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根据前面的论述分为三步,即: (1) 确认和计量耗费的资源; (2) 把资源分配到作业,开列作业成本单,归集作业成本库成本;(3) 把作业成本库的总成本分配到产品(合同),并开列产品成本单。
因为配送中心生产的特殊性,在计算其产品成本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 产品所消耗的作业的确认
因为配送中心的产品是服务合同,在确认产品所消耗的作业时,不是很明显。为完成某个合同提供了协助作用的作业,也应与直接操作作业一样,按照其消耗的作业量计入该合同。例如跨境运输合同中的报关作业。
(二) 作业层次的确认
因为把配送中心完成的一次合同视为制造企业生产的一种产品,所以为准备合同生产而进行的作业就是产品作业,而与合同中每批货物操作相关的作业是批量作业,与每件货物操作相关的作业是单位作业。
(三) 直接人工的确认
因为把与物流委托方签订的合同看作是配送中心生产的产品,当成本计算对象为某合同(客户)时,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专门、特定为该合同(客户)服务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支出。例如,某个特定客户的服务专员(他只负责该客户的售后服务和联络工作),某种产品的打单员、跟单员(他们不参与其他产品的服务工作)。为多客户或多产品服务的人员的人工费用不能归集为直接人工。例如车辆驾驶员和装卸工,他们的人工费用往往要通过其操作的作业来归集。
(四) 直接材料的确认
当成本计算对象为某合同时,直接材料是指完成该合同所消耗的直接的、不与其他合同所共用的材料,比如某种货物所消耗的一次性的托盘、标签等。在配送中心,当以运输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时,车辆在营运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燃料、配件、轮胎等属于运输作业消耗的直接材料,但因为这些材料的消耗不能(或者不容易)直接追溯到某个合同,或者说它们的消耗是为多个合同(客户)服务的,所以当计算某合同的成本时,它们一般归属于营运间接费用,通过该合同消耗运输作业量反映出来。
实战案例8-10
上海金泰配送中心签订了甲、乙、丙三个物流服务合同,这三个合同的基本内容都是将60000件同样的某洗涤化装用品从香港运至上海。(为简便起见和对比的需要,假设三个合同中服务的起点和终点相同)
甲合同的要求是:60000件货物一次入关运到金泰公司的仓库,然后每五天运送10000件到各便利店。
乙合同的要求是:60000件货物分三次入关运到金泰公司的仓库,然后每三天运送6000件到各便利店。
丙合同的要求是:60000件货物分五次入关到金泰公司的仓库,然后每天运送2000件到各便利店。
假设这三个合同租用金泰公司仓库各1500平方米,合同期限都为一个月。假设甲、乙、丙三次服务都不需要直接材料(实际情况也可能如此,例如,货物本身就自带托盘,报关和出入库的单据全部电子化,标签标示的材料费用可以忽略不计),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全部是间接费用,计入企业的营运间接费用,那么它们全部的营运成本就只有营运间接费用这一部分。
甲、乙、丙三次服务所需的作业有: 用轮船从香港到上海运输化装用品(简称运输作业),货物入境代理报关事务(简称报关作业),搬运装卸货物进入仓库(简称入库作业),货物在仓库中存储(简称仓储作业),搬运装卸货物发出仓库(简称出库作业),汽车运送货物从仓库到各便利店(简称配送作业)。另外还有订单处理作业(包括信息交流、管理等)。即分为7个作业中心。
假设金泰公司该月的全部营运成本和非营运成本费用为200000元,且该配送中心在该月的所有营运和非营运费用全部由以上的七个作业所引起。公司的成本核算期是一个月,该月只完成了这三个物流服务合同。
按照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分别计算如下:
第一步: 确认和计量耗费的各种资源。
假设将金泰公司的全部耗费资源局限于人工、材料(车辆和装卸设备的燃料)和设备折旧。经金泰公司统计部门的统计,企业营运和非营运费用中的人工费用80000元,材料费用60000元,设备折旧费为60000元。其中仓管部门(主要负责货物的进、出仓库的搬运装卸工作)发生人工费用28000元,材料费用10000,仓管部所用的装卸和升降等设备折旧费为10000元。
第二步: 把资源分配到作业,开列作业成本单,归集作业成本库。
这一步的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确认作业所包含的资源种类,也就是确认每一作业所包含的成本要素(资源项目)。以仓管部门的“入库作业”作业为例进行计算演示说明,作业“入库作业”消耗三种资源: 人工、材料和设备折旧。
(2) 确立各类资源的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各受益对象(作业),据此计算出作业中该成本要素的成本额。仓管部门的总人工成本为28000元,仓管部门共有两个作业: 入库作业和出库作业。据统计,该部门50%的员工全职负责货物的入库工作,故可得出“入库作业”的成本要素“工资”的成本额为14000元。类似的,仓管部的材料费用总额是10000元,设备折旧总额为10000元,因为该部门的搬运设备用于货物进入仓库和发出仓库的操作量是相等的,即可计算出“入库作业”所耗材料为5000元,折旧为5000元。
(3) 开列作业成本单,汇总各成本要素,得出作业成本库的总成本额。以“入库作业”为例,开列作业成本单如表8-22所示。
表8-22 入库作业成本单
类似“入库作业”,可分别开列其他六项作业一定单处理作业、运输作业、报关作业、仓储作业、出库作业和配送作业的成本单,计算出各作业成本库的总成本额依次为10000元、60000元、10000元、40000元、24000元和102000元。
各作业中心成本分布状况如表8-23所示。
表8-23 各作业中心成本分布状况
按业界普遍认同的物流成本计算的概念性公式:
由于生产地至配送中心之间的商品空间转移,称为运输。而从配送中心到用户之间的商品空间转移,叫配送。故配送成本可归属于运输成本;入库作业、出库作业和仓储作业的成本可合并为库存成本。而报关作业和订单处理作业可合属于行政管理作业。如表8-24所示。
表8-24 物流成本分布状况
由表8-24中可发现,运输成本是比重最高的成本项目,可见物流业的经营重心应在运输作业,亦应将其视为改善与效益提升的首选对象。库存作业成本次之。这两项占了物流成本的绝大部分,共同决定着配送中心的定价。
第三步: 选择作业动因,把作业成本库的总成本分配到产品,并开列产品成本单。
这一步骤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确认各作业的作业动因,并统计作业动因的总数,据此分别计算各作业的单位作业动因的费用分配率。根据订单处理作业、运输作业、报关作业、入库作业、仓储作业、出库作业和配送作业与服务型产品甲、乙、丙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的作业动因依次为订单处理次数、运输次数、报关次数、入库搬运装卸货物件数、仓储时段数、出库搬运装卸货物件数、配送运输次数。
其统计数和计算的各作业的单位作业动因费用分配率如表8-25所示。
表8-25 单位作业动因的营运与非营运费用分配率计算
(2) 统计各产品所耗作业量(或作业动因数)。根据有关原始记录进行分类、汇总,得到服务型产品消耗的“作业动因”。统计结果如表8-26所示。
表8-26 产品消耗作业量统计
(3) 计算合同甲、乙、丙各自承担的费用,开列产品成本单。
以表8-22、表8-23的数据为基础,可计算合同甲、乙、丙按作业动因计算而得的费用成本。如表8-27所示。
表8-27 运营与非运营费用分配表
事实上,货物的出入库作业还可以细分为几个不同层次的作业。如属于单位作业层次的搬运货物;属于批量作业层次的作业,如装卸、升降设备的准备、货物的抽检;甚至可能有属于产品作业层次的作业,如针对不同合同的货物可能要准备不同的搬运工具、启用不同的升降机械,甚至要雇佣不同的专业操作人员等。
需要指出的是: 成本分配的准确性不是绝对的越高越好,当提高成本分配准确性所引起的计量费用不及其所带来的效益时,就应该简化成本计算过程。
三、配送中心物流成本控制策略
(一) 强化运输成本的核算和考核
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运输管理,降低运输成本的最佳途径。健全物流管理体制,建立物流运输管理专职部门,实现物流管理的专门化。应用物流作业成本法(物流ABC),把反映物流运输成本的数据从财务会计的数据中准确剥离出来,统一企业成本计算的口径。在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强预算管理,强化成本管理意识,实行定额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控制目标分解,明确责任,实现责、权、利结合,加强成本核算和考核。
(二) 增强全员的物流成本意识
运输成本占物流总成本和销售额比例较大,凸显了运输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对运输成本的控制是需要以物流管理部门为主导,物流运输乃至于整个物流功能环节及所涉及的各个部门、所有人员的共同配合,科学规划和协调,做到人人关心成本管理,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共同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和物流总成本。
(三) 物流作业优化
通过物流作业成本核算和物流作业分析,获得了大量物流作业的相关信息,就可利用这些信息进一步对物流作业流程进行优化管理。通常采用以下四种作业优化方式以实现作业链整体最优和总成本最低。
1. 作业消除
作业消除即消除无效的作业。确认无效(即非增值)作业后,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在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中,作业消除是最重要的手段。
2. 作业选择(www.xing528.com)
作业选择,即从多个不同的作业(链)中选择其中最佳的作业(链)。对于物流企业,作业选择是物流决策的常用手段之一。例如选择不同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路径,会产生不同的运输作业,而不同的运输作业必然产生不同的作业成本。
3. 作业减少
以改善已有物流作业的方式来降低企业物流活动所耗用的时间和资源,也就是改善必要作业的效率或改善在短期内无法消除的无效作业,例如,改善产品的包装作业,通过整合包装降低装卸次数及其成本。
4. 作业分享
作业分享就是利用规模经济提高必要作业的效率,即提高作业的投入产出比,这样就可降低作业动因分配率和分摊到产品的成本。例如,通过对多个零售店的共同配送,提高货车的重载率,就可减少单位产品的运输成本,进而降低总物流成本。作业分享的观点其实也是物流理论中常用的,作业成本法中的一些观念和思路与现代物流理论中的观点思路常常不谋而合。利用作业分享可降低物流成本,第三方物流企业出现和兴起本身就是物流作业分享的体现。
(四) 消除运输中不合理现象
物流运输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在组织运输时,对运输活动及涉及的其他环节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尽量压缩不必要的环节,减少个别环节所占用成本。对有条件直运的,应尽可能采取直达运输,减少二次运输。同时,更要消除对流及隐含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过远运输等不合理现象。
(五)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
1. 合理选择运输工具
在目前多种运输工具并存的情况下,必须注意根据不同货物的特点及对物流时效的要求,对运输工具所具有的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做出合理选择运输工具的策略,并尽可能选择廉价运输工具。
2.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要合理组织多式联运。采用零担凑整、集装箱、捎脚回空运输等方法,扩大每次运输批量,减少运输次数。采用合装整车运输、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直达运输、“四就”直拨运输等合理运输形式,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3. 提高运输工具技术装载量
改进商品包装,改善车辆的装载技术和装载方法,对不同货物进行搭配运输或组装运输,可以使同一运输工具装载尽可能多的货物,最大限度利用运输工具的装载吨位,充分使用装载容积,提高运输工具的使用效率。对有条件的货物,开展托盘运输。
(六) 科学设计运输网络,实现优化运输
在运费、运距及生产能力和消费量都已确定的情况下,可充分运用运筹学、管理数学中的线性和非线性规划技术、网络技术等解决运输的组织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输计划和方案;运用GPS、GIS等先进技术,对运输活动及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和调度,实现对车辆和线路的最优化、节点配送的优化等功能,也可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
(七) 运用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
现代物流的开展离不开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通过运输管理系统(TMS)和其他管理信息系实现有效对接,可使运输环节作业或业务处理准确、迅速,也有利于建立起物流经营统一战略系统。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进行预测分析,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可以做到与用户需求信息资源的共享,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需求,及时调整运输计划,避免无效作业,减少作业环节,消除操作延迟,从而在整体上控制物流运输无效成本发生的可能性。
(八) 通过整合运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运输成本
消除由于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壁垒、企业之间壁垒、区域壁垒造成的物流运输资源浪费现象和对效率的影响。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化管理,企业间尝试通过综合信息平台的建立,加强横向沟通和信息共享,共享资源,实行物流外包。这样可以减少企业间的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现象,优化社会和企业资源配置,减少企业投资,降低运输成本。
(九) 通过提高物流运输服务质量降低运输成本
加强物流运输服务质量管理是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物流质量,可以减少和消灭各种差错事故,降低各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降低物流运输过程的消耗,可以保持良好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客户,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效率,从根本上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十) 加强物流运输管理和操作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最有活力、最宝贵、最能给组织带来效益的资源。物流企业要发展,实现现代化物流,就必须重视物流人才队伍的建立。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方式,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通过他们所掌握的先进知识、理念和技术以及努力工作,实现物流运输活动的优化、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实战案例8-11
上海迅泰配送中心运输成本控制方案设计
运输成本控制的方案很多,我们以燃油成本控制为例加以说明,汽车驾驶员与叉车驾驶员所耗燃油一直没有很好的成本控制策略,经过成本核算、绩效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考核方案。
(一) 燃油考核
确定考核对象: 运输车辆驾驶员,内燃机叉车驾驶员。
为将燃油消耗落实到单机单人,便于燃油定量指标考核,抓好节油工作,必须做好四项工作:
(1) 流动机械实行满油箱制,所谓“满油箱加油制”,就是当班司机作业完工后,将本车油箱加满油,所加油量即是本工班实际耗油量。
(2) 每月根据单人单机燃油消耗,以及单人完成的操作吨,统计出百吨单耗、平均百吨单耗,以此为指标进行考核。
(3) 制定具体考核措施,进行考核工作。如果设备的作业货种和工艺固定,可以采用固定标准指标考核。如果设备的作业货种多,工艺复杂,则给考核工作带来困难,只能采取浮动考核办法,即每月计算出平均单耗,以此为标准进行考核。
(4) 在考核过程中,要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①要采取强制措施来实现满箱油制,特别注意临时换车时的满箱油的交接(避免油箱因没有统一的标志,油位的标准不一致而出现矛盾),并做好燃油卡的记录工作。
②做好现场交接的设备燃油使用的划分工作,尤其是叉车(要求加油车到现场加油)。
③做好故障设备的燃油记录工作,和维修完工后的设备燃油记录工作(故障设备故障发生时间不定,无法到加油车前加满油;设备维修时间不等,维修过程中可能造成燃油损失等)。
以上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为基础,为考核工作提供准确可靠基础数据,任何环节出现问题,考核工作都无法进行。
(二) 流动设备成本控制
流动设备如汽车、叉车等的零配件、附油消耗(以下简称为材料消耗)主要与技术员、维修工人、设备司机有关,零配件的质量直接影响设备成本(高质量的配件可以减少故障率,减少自身的磨损,同时可以保证其他相关零件的正常使用寿命;残次品不但影响完好率,同时会影响其他机件使用寿命,造成更大的机损事故)。另外,鉴别维修设备零配件是否更换时、何时更换,早换会提高成本,晚更换会影响其他零件的使用寿命,会造成更大的机损事故,同样提高成本,同样影响设备完好率,这个矛盾的处理,必须由技术员进行,因此技术员在成本控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维修工人在成本控制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维修的配件几乎都是由维修工人进行更换的,维修过程中的配件保管、维修质量都直接影响成本和完好率,同时新件质量把关,旧件的更换鉴别,需要维修工人与技术员共同完成,因此必须对维修工人进行考核。
汽车、叉车等设备是七分使用,三分养修,因此设备完好状态与司机有直接的关系,对设备司机进行成本考核,既有利于成本控制,又可以促使设备司机精心使用设备,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流动设备成本控制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技术员、维修工、机械司机,维修工的考核建立在分组承包的基础上,不承包就不能把单车的成本与维修工挂钩,无法对其考核。对于司机要进行单人考核,其具体考核方案如下:
1. 建立司机的单车单人材料消耗账
设备正常磨损的材料消耗,由单车司机均分,出现责任性机损消耗,由技术员进行责任划分,必要时由全队领导参加鉴定,这样可统计出单车材料消耗、单人材料消耗,根据单车、单人的操作吨,可统计出单车和单人的单耗。
2. 根据单人的单耗,计算月平均单耗
对司机进行浮动指标考核(因为设备技术状况经常发生变化,无法进行车类的划分,无法采用固定指标的考核)。
3. 根据单车的单耗,可以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对维修承包组进行考核,既可采用固定指标考核,又可以采用浮动指标考核。
4. 对技术员的成本控制考核
对于技术员可以进行分车组承包考核,也可以根据上级部门的成本指标,对其进行总额度考核(因为技术人员的个人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另外对维修工和司机的考核的基础工作,主要由技术员来完成)。
5. 关键环节
(1) 对单人材料消耗的记录和鉴别,必须准确无误。
(2) 统计工作量较大,人为统计效率低,并且失误多,可采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实现单车、单人的统计和考核工作。
(3) 维修工的承包设备的划分,不管从技术状态,还是从操作量上要尽可能的均衡合理。
(4) 使用的零配件必须保证质量,价格合理。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求全员参与,必须提高全体职工成本意识,使得全体职工积极参与,才能很好完成考核工作。
(三) 燃油单人考核方案
为将燃油消耗准确落实到单机单人,便于燃油定额考核,抓好节油工作,对燃油管理特做如下规定,由司机们严格遵照执行。
(1) 从某月某日早8时起实行满油箱制,所谓“满油箱加油制”,就是当班司机作业后,将本车油箱加满油,所加油量既是本工班实耗油量。交班司机没加满油,每次扣25分,接班司机如发现交班司机不执行满油箱制,及时向带班队长汇报,如不汇报,上一班的燃油消耗由接班司机承担。
(2) 每个司机必须持“加油卡”加油,由油槽车司机在“加油卡”上注明加油数量,并签名确认。本队设备司机必须在油槽车司机的“加油本”上签字确认加油数量。
(3) 队内根据每月的单人单机消耗燃油,以及个人完成的操作吨,对省油的进行加分,对燃油使用超标进行扣分。具体考核措施如下:
①每月根据司机的燃油消耗和操作吨,计算出百吨油耗、平均百吨油耗。
在平均百吨油耗上下5%的范围内,不进行奖罚,在此范围以外,超出范围0.1—2个百分点,每0.2个百分点加扣0.5分;超出范围2—4个百分点,每0.2个百分点加扣1分;超出范围4—6个百分点,每0.2个百分点加扣1.5分,超出范围6个百分点以上,将进行调查原因,另行研究处理。
②其他非生产用油不得从设备中抽取,可从带班队长的“现场加油箱”处领取,代班队长在现场加油或其他生产用油,由当班调度打队内作业票,定期交到队部统计员处,进行统计考核。有伪造、修改、涂抹加油卡记录等弄虚作假行为,有偷、卖油行为,或故意浪费者,将严肃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