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及预防策略

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及预防策略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先了解一下“本质”在治理、营销及品牌中的含义,这样会更有助于我们了解风险的含义。了解了本质的含义之后,我们再来学习风险控制及其解决的方案。因此,成功的企业家不要过度自负,预防控股股东的潜规则,以及预防董事长、CEO、独立审计师的潜规则,就成了控制该风险的关键因素。

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及预防策略

首先,先了解一下“本质”在治理、营销及品牌中的含义,这样会更有助于我们了解风险的含义。

风险的本质:在于领导者对风险的重视程度并能否按制定好的风险控制体系,真正地执行到位。

治理的本质:就是保证程序的公正与独立

营销的本质:就是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并让客户百分之百地满意,即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品牌的本质:就是有一大批忠诚的客户群体。例如,作为拥有全球最大的羽绒制品生产基地的波司登,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在300~400元之间,而同样一款产品在耐克的销售价却在1000元以上。让人郁闷的是,耐克所卖的羽绒服就是波司登生产出来的。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与品牌的本质,因为耐克公司拥有一大批忠实的消费群体。

了解了本质的含义之后,我们再来学习风险控制及其解决的方案。因为在公司治理中,当我们对某个事物的来龙去脉都了解、熟悉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把它做到极致,也就是如何把它不好的一面给控制好。

1.战略与决策风险

想解决战略与决策风险,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要真正做到集体、民主决策,并在决策过程中,保证决策程序的公正与独立。

因此,成功的企业家不要过度自负,预防控股股东潜规则,以及预防董事长、CEO、独立审计师的潜规则,就成了控制该风险的关键因素。

2.独立审计机构的资质与独立性风险

首先,审计师包括独立审计师,必须由与公司无任何利益关联的机构及职员担任;其次,其资质必须得到确认。

为了有效达到以上两点,那么企业就必须做到:在聘请独立审计机构与独立审计师方面,只有审计委员会才有这个权限,其他部门、高管、股东不得影响其任免独立审计师或独立审计机构,包括对独立审计机构的资质审核等。

只有真正做到审计委员会的权威性与权限,不容许公司任何机构、任何高管及控股股东的侵犯,才可能有效降低独立审计师的公正性与独立性风险。这一点,企业家、股东、政府监管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当然,监事会在这方面,也有权限进行监督与监控。

3.股权结构及董事质量风险

(1)股权要高度分散,致力于成为公众公司。

(2)独立董事至少在50%以上,但不能超过80%,因为独立董事过多,会对战略制定与战略执行不利。最大的风险就是董事们因为担心战略不科学,导致很难落地。

(3)董事按提名程序的标准流程严格操作,禁止出现一些不合规的行为,尤其是对董事长与CEO的提名与监管。

(4)每位董事的能力,必须绝对能够独当一面。同时,董事会里的人才需具备公司治理、战略、法律财务金融等必备的人才架构。(www.xing528.com)

4.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风险

必须建立一套适合于企业发展的风险控制体系。其实,这一点关键在于企业家及CEO,要有风险控制的思维与意识,并且确实不断去健全、完善公司在风险控制中的各个漏洞

5.执行没落地的风险

企业制定出来的风险评估体系、监督监管体系及相关监控制度与流程,一定要按风险控制体系执行到位,即真正做到“持续监督、定期监督、突击性检查”的全方位风险监控制度。尤其是大型企业,更要如此。三九集团、中航油巨亏、陈同海案、迪康药业、三株药业、丰田踏板门事件、BP公司、麦道夫事件、新加坡巴林银行破产案等治理失败的案例,都是其风险控制体系执行没落地所致。企业家们要高度重视,引以为戒才是。

6.诚信与素养缺失风险

企业家及CEO,在日常公司治理中,要不断地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进行引导、教育与培训,并以身作则。同时,在招聘员工时,一定要把职员的职业道德与素质修养作为第一个考核指标。而且,企业可以把员工的诚信度与素养作为企业考核员工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样,对提升员工的诚信与素养,是极其有益的。

7.法律法规不健全风险

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要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以便上市企业的监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对公司存在的风险漏洞进行健全与完善,从而对高管进行有效制衡,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所以,风险控制的核心就在于: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并确实百分之百地执行到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对内部人员进行有效控制、监督与制衡的目的。

8.全员参与的意识与行为

全员参与风险控制,是有效控制风险的主要途径。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内部控制也是提高财务报告可靠性与真实性的有效手段。所以,投资者看对公司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程度,就可以看出管理层治理的水平及公信度。

在与企业家聊天中发现,很多企业家在风险控制方面,有两个明显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我企业小,不需要或者说不需要那么认真地控制风险。

还记得去年有个企业家,其企业也有一定规模,每年都投入200万~300万元广告。遗憾的是,企业的经理层几乎有80%的人都反映投的“栏目”是无效的,但该企业家还是坚持说是有效的。这是一种低级的错误行为,当然这个决定是企业家自己决定的。

第二个误区是:风险控制是一个很难做的控制系统,像我们企业小、人才又缺,很难达到其要求。

其实,风险控制关键在于,首先你要有风险控制的思维与意识。然后,根据企业现在的架构及业务链,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最后,你只要认真地去制订,百分之百地按风险控制体系及制度去执行到位了,你就成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