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人机物流发展历程:附录

无人机物流发展历程:附录

更新时间:2025-01-0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3月,亚马逊在加拿大获准测试无人机运送货物。2015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学生成功研发无人机物流投放精确引导系统,突破了目前无人机物流领域“最后10米”的瓶颈,可将货物精准投放。2016年3月,南非DroneScan公司推出了无人机库存系统,可在更高、更密集的环境进行货物盘点。2016年5月,DHL宣布成为全球首家无人机快递公司。本次完成了第三代无人机与物流链的智能包裹柜的整合试验。无人机的腹舱下半

2012年,谷歌实验室“GoogleX”启动“ProjectWing”无人机运输计划,初衷是应用于救灾投递等特殊场合。

2012年,顺丰创始人王卫提出无人机运送快递的设想。

2013年,澳大利亚Flirtey公司和课本租赁公司Zookal合作,从悉尼大学校园做起,用无人机快递帮你送课本,无人机递送成本2.99美金,普通快递的成本是29.95美金,时间也大幅缩减至2~3分钟。整个配送过程悉尼大学的学生可在google地图上实时追踪。

2013年6月,硅谷创业Matternet公司在海地和多米加共和国测试了无人机网络,无人机能够携载约2公斤货物飞行约9.7公里。

2013年9月,顺丰与广州极飞公司合作推出的物流无人机在珠三角部分城市的特定区域进行营运试点。

2013年12月,亚马逊发布了名为“PrimeAir”的无人机快递项目,其目标是让符合一定条件的订单在发货后的30分钟内送达客户手中。大约同时,美国的UPS和德国的DHL快递“Parcelcopters”团队也在做类似的无人机送货测试。

2013年12月,FAA与怀斯当地开展了相关无人机飞行计划——“让怀斯自由飞翔”计划,该计划旨在为怀斯边远地区的民众提供急需的药物和医疗设备,打破城乡间医疗资源的不均衡。

2014年10月,DHL宣布将在德国北海的于斯特岛实现无人机送货。载重约1.2公斤,飞行时间可达45分钟,时速最高可达65km/h,除装卸货物需要手工外其余全部实现自动驾驶。

2014年12月,法国邮政LaPoste宣布,旗下子公司GeoPost已经完成了无人机投递轻量级信件和包裹的初步测试。GeoPost与合作方Ateshsys表示,他们的无人机投递1.2km以内2kg以下包裹时是可靠的。

2014年12月,两名澳大利亚人提出在快递无人机上加装LED灯和定位系统的新方案。

2015年2月,淘宝联合圆通速递,在北京、上海、广州部分区域开展了无人机快递实验。消费者在淘宝拍下某品牌的红糖姜茶,就有机会在1小时内,看到无人机载着商品抵达,据称三天内共有450人享受到这样的体验。

2015年3月,亚马逊在加拿大获准测试无人机运送货物。规定的飞行高度是距地面约60米至150米的范围,并规定在有人飞机飞行的时段内无人机不能飞行。

2015年6月,亿航联手百度外卖试水国内首例无人机送餐,移动互联网的繁荣打通了O2O的商业链路。在北京五环外,实现工作日高峰时段30分钟内急速送达。

2015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学生成功研发无人机物流投放精确引导系统,突破了目前无人机物流领域“最后10米”的瓶颈,可将货物精准投放。利用这个系统,未来每家每户都可以采用空调室外机的方式,打开窗户,或者在窗外伸出一个容器来接收快递。

2015年6月30日,以色列Flytrex公司推出送快递无人机,可以用遥控器控制飞行,也可以3g网络自动飞行,续航时间35分钟左右。

2015年6月,Flirtey与NASA联合获得了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无人机飞行运输的首次许可,并于7月17日,用无人机将药品包裹由LonesomePine机场运到位于怀斯县目的地的居民手中。

2015年,Matternet公司与瑞士邮政以及瑞士国际货运航空公司进行无人机快递的试验,有关人士表示无人机快递有望很快实现。

2015年,印度最大电商Flipkart等公司有意利用深圳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创新(简称大疆)的技术进行送货尝试。

2015年10月,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开表示有意利用大疆的S900等无人机进行送货测试。

2015年9月,芬兰邮政应城市聚集区的居民对无人机投递的强烈需求获得当地运输安全机构的批准,启动无人机投递包裹项目。

2015年10月,南非Rocketmine公司首获无人机商业运营执照,主要用途是矿藏勘探和设施盘点。

2015年10月,新加坡邮政宣布完成了“邮递员无人机”的试飞。一架“邮递员无人机”成功将一封信和一件T恤送到2公里以外的目的地,全程历时5分钟,荷载半公斤,飞行高度在45米左右。新加坡邮政还为这种“邮递员无人机”开发了一款带有安全验证功能的App,能够保证无人机将货物安全送达到收件人手中。无人机投递是新加坡邮政和新加坡信息通信发展管理局合作发展的一个环节,也是新加坡致力于发展成为“智慧城市”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5年11月,澳大利亚邮政、民航局与谷歌无人机团队合作推动无人机快递项目,旨在推动偏远地区网购快递服务。

2015年,美国邮政“下一代投递邮车”招标初审合格的车企中,包括一家“驮马”新技术电动汽车公司,它与辛辛那提大学合作研发的“飞马”八旋翼无人机与驮马全电动汽车对接。司机驾驶邮车到社区后,无人机可从车顶起飞,利用GPS导航,飞行2~3公里,去更偏远的住户家投递。无人机停在邮车顶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车载电池充电,仅需2分钟。完成投递后,还可以由GPS导航飞回到投递邮车行驶到的下一个新位置,通过红外线追踪降落在车顶。

2016年1月,韩国放宽规则激发新产业,韩国产业部计划开展用无人机寄送邮局信件与包裹,向被暴雪困住的山区运送救护物资等项目。

2016年1月,谷歌的无人机“配送容器”专利申请曝光,该容器组件将使用红外信标与空中无人机相连,然后指引无人机投递包裹。

2016年3月,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FraunhoferIML)和Aibotix无人机公司合作展示了基于RFID技术的无人机库存管理系统。

2016年3月,南非DroneScan公司推出了无人机库存系统,可在更高、更密集的环境进行货物盘点。

2016年4月,澳大利亚邮政完成无人机配送小型包裹的测试,后续将尝试用无人机向用户家中配送网购包裹以及药品等对时效较为敏感的物品。

2016年5月,DHL宣布成为全球首家无人机快递公司。此前DHL在德国的巴伐利亚镇进行了3个月的无人机快递试验,成功运送了130件包裹。本次完成了第三代无人机与物流链的智能包裹柜的整合试验。新一代无人机最先进的地方是在智能包裹柜顶上,可全自动起飞、着陆并投递包裹、装入新的包裹以及更换电池,全过程只需几分钟。无人机的腹舱下半部分可以整体拆卸,在它的内部装入包裹,智能包裹柜的内部又设有小型自控升降系统,实现全过程的自动化。这些成功经验使DHL将目光投向了城市的无人机交付。

2016年5月,国内电商京东宣布成立京东X事业部,开启涵盖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等先进技术的智慧物流之旅。

2016年6月,京东在江苏宿迁完成了无人机配送试运营的第一单。该次共展示了三款无人机,载重从10公斤到15公斤,可自动装卸货,送货航程达5公里。同年11月,京东在陕西西安尝试用无人机投递包裹。

2016年6月,沃尔玛新兴科学部门副总裁ShekarNatarajan在阿肯色州本顿维尔的配送中心向外界展示了沃尔玛最新研发的用于检查库存的无人机。

2016年6月,Flirtey公司首次展示其无人机的“自船至岸”送货服务。测试在新泽西海岸实施,展示无人机如何给受灾场所提供救援。诸如在面临飓风等危机或者电力、交通基础设施等系统性故障时,无人机是如何快速运输医疗紧急物资、食物和水的。

2016年7月,美国最大的连锁便利公司7-11与无人机初创公司弗利尔蒂(Flirtey)合作,内华达州里诺市首次使用无人机将货物送到订购者家中。据悉,这份装有一个鸡肉三明治、热咖啡和甜甜圈的航空快递,是美国首单官方认可的商用无人机快递,开创了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新篇章。

2016年9月,美国加州的Pric公司研发了无人机堆场管理方案,主要用于露天和室内作业中难以接近的资产库存管理,可实现自动飞行、自动读取标签和自动避障。

2016年9月,国内创业公司迅蚁网络与中国邮政浙江安吉分公司联合开通了中国第一条无人机快递邮路,也就是“杭垓镇—七管村”无人机邮路,开通之后,由于不需要行走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无人机邮路缩短到了10公里,飞行时间约15分钟。据评估,相对于传统物流方式,无人机运送时间和成本均节约60%。(www.xing528.com)

2016年9月,美国UPS宣布,成功使用CyPhyWorks的无人机向波士顿近海的一个岛屿运送了药品。

2016年9月,阿联酋迪拜的Age钢铁公司利用无人机加RFID技术在户外堆场追踪库存的钢材产品。

2016年11月,日本第4次测无人机送货,欲解决海上“最后一公里”物流。日本乐天等公司在千叶市利用小型无人机进行了远距离货物配送的实证实验。千叶市是日本政府指定的无人机送货相关国家战略特区,日本乐天、自律控制系统研究所(ACSL)、NTT Docomo公司宣布:在千叶市进行的LTE无人机配送系统的验证实验成功。通过该实验确定了将来可运用无人机长距离配送,从智能手机下的订单可正确反映到无人机配送系统及通过LTE网络能安全稳定地进行远程控制等事项。

2016年11月,京东无人机在成都郫县完成了西南地区的首单配送,在四川确定多条航线。

2016年12月,亚马逊无人机送货首飞,在英国剑桥给一位顾客送上了一包咸甜口味的爆米花和FireTV电视盒。从完成下单到送达耗时13分钟,全程无须控制员操控,借助GPS完成定位,送完货无人机自己回家。

2016年12月,法国邮政子公司DPDgroup表示,他们正测试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设立一条15公里长的路线,利用六轴无人机快递最多3kg的邮件。无人机快递可让邮件到达偏远地区,如离岛和山区等一般车辆难以到达的地方。

2017年1月,以色列的Flytrex公司获得了300万美元的投资,用于开发无人机配送解决方案。公司创始人兼CEOYarivBash表示,未来几年,这已经不是那些准备好了短期退出策略的应用程序公司的舞台,而是属于一大批以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作为长期目标的公司,这种配送方式将成为即时在线购物体验的补充,完善货物从商家到客户家门口的环节。此后,美国连锁便利公司7-11和Flirtey公司联合对无人机送货进行商业试点运行,77位来自内华达州Reno市的居民顺利收到无人机放在他们家门口的订单包裹,这些用户住在便利店一英里范围内。这是美国首次无人机批量送货的尝试,赶在了其它规模更大的科技公司前面。

2017年2月,京东宣布和陕西省战略合作,投巨资在西安布局无人机通航物流网络。

2017年2月,UPS在佛罗里达的农村试点一套在卡车上起飞的无人机送货系统。在某些区域,无人机可以和卡车司机在同一时间去不同地点送货以提高配送效率。

2017年3月,Amazon PrimeAir公告称在美国地区完成了首次无人机包裹快递(7瓶防晒霜,总计重量约合1.81kg),标志着亚马逊在美国的空中快递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与此同时,亚马逊有两项专利曝光。一个是无人机可以根据对地形起伏的判断自动调整脚架的高度,使机体本身能够在斜坡上稳定降落,无人机快递可适用范围将从平地扩展至斜坡、雪地甚至是泥泞地。另一个是如果包裹下降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不能直线下落,自动启用无线电发消息指示包裹部署降落伞、压缩空气罐或着陆襟翼,这样就可保障包裹不会中途丢失,不影响交货速度。

2017年4月,沃尔玛店内无人机送货方式获专利批准,可以在超市内部署无人机,为顾客运送商品。

2017年5月,亚马逊在巴黎郊区投资一个新的研发中心,计划推出30分钟无人机送货服务,该研发中心的目标是研发最安全,最先进的自动无人驾驶交通管理软件。

2017年5月,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发布了名为“Un-manned Aerial Delivery to Secure Location”的专利申请,该申请方为沃尔玛。沃尔玛有可能把区块链技术作为追踪无人机运货的方式。

2017年6月,京东表示在宿迁落成并投入使用全球第一个无人机运营调度中心。“618”期间,京东在西安和宿迁启动了无人机日常配送运营,主要服务于周边的农村用户。同一时期,京东的智能无人配送车为北京、杭州和西安等地的一些高校师生完成了货物配送任务。无人机和无人车构成天地一体智慧物流体系的雏形。

2017年6月,苏宁和迅蚁合作,在浙江安吉完成首单无人机实景派送。

2017年6月,顺丰与赣州市南康区联合申报的物流无人机示范运行区的空域申请得到正式批复,并在获批空域内进行了首次业务运营飞行。

2017年6月,亚马逊曝光了一款新的专利申请——无人机配送运营中心,外形是一座类似蜂巢的塔楼,内部配备机器人。亚马逊的配送无人机可以在该运营中心停靠,装载下一单配送任务的货物。

2017年6月,艾睿电子获奖的无人机项目于香港及马来西亚的主要物流管理中心启动。这项在当年3月荣获“Innovation of the Year”奖项的无人机项目,结合了业界顶尖的无人机技术、专利影像科技及快速流程优化方法,可从空中俯瞰艾睿物流管理运营状况,有效地识别出需改善之处。此项目利用大疆(DJI)的智能无人机Phantom4,自启动后,艾睿电子的目标流程效率已提升了82%,减少了超过650万步物流人员不必要的来回走动。

2017年7月,顺丰大型水陆两栖无人机试飞,计划投巨资在成都兴建物流无人机基地。

2017年7月,帆美公司研发的大型无人货机FM-15加入了智慧物流的航空大战,最大载荷1.5吨,满载航程1000公里,可起降于通航机场。

2017年7月,中通快递集团联合迅蚁公司在浙江乐清启动无人机邮路试运行,成功完成首次试飞,直线距离14.1公里,全程配送时效提高60%。

2017年7月,京东无人机飞行服务中心在江苏宿迁正式启用。

2017年8月,Zipline无人机快递服务进入坦桑尼亚,运送药品和急需物资,品类范围还会扩大。这家公司初创时在卢旺达试运营,为偏远医院递送血袋,为非洲落后地区的医疗环境提供了不小的帮助。Zipline在2018年年初开始向坦桑尼亚境内的1000多个医疗站提供无人机送货服务,其中包括从大型医院向小型农村诊所运送急需的药品和医用物资。品类范围除了血袋之外,还会运送疫苗、艾滋病药物、抗疟药物以及缝合线、IV管等关键医疗用品。医护人员在需要相应的医疗物资时,只需要通过WhatsApp发送信息给当地的配送站即可,配送站就会使用无人机为其配送货品,通常物资会在30分钟内到达。

2017年8月,来自欧洲航空局企业孵化器的初创公司Connect Robotics用无人机将一顿热饭菜送到了葡萄牙一个偏远村庄。

2017年9月,香港美心食品公司展示应用创新技术到香港食品工业的方法,当中包括利用无人机送餐,合作伙伴为香港公司XDy- namics。2017年9月,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即将要在高中毕业证书考试(HSC)中加入无人机操控一科,据了解这项考试项目将于2018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25所高中推出,同时学校还会专门为十二年级学生开设无人机课程。在澳大利亚,无人机在农业、矿业和快递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而该国也正在尽力扩大无人机的运用范围。

2017年9月底,中航天信通航公司的“运-5”运输机无人化改造项目在新疆石河子山丹湖机场启动。计划对两架“运-5”运输机进行升级改造,并于2018年9月份进行试飞。改造后的无人机主要运用在物流运输领域,可充分利用空域和航线,有人机实现无人化后,将在夜航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7年10月,谷歌母公司Alphabet已经在澳大利亚利用无人机为人们配送外卖和药品。

2017年10月,重庆北斗物联网公司,开发出基于北斗通信技术的物联网模块,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助力无人机送快递的发展。

2017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无人机配送提速农村电商座谈会”上,苏宁物流研究院宣布:将积极发挥自身物流配送优势,在江浙地区选取适航线路,迅速扩大从镇到村“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无人机配送规模,缓解农村地区物流配送压力,节约社会成本,真正提升农村物流服务体验。

2017年10月,中国造全球首款吨级货运无人机成功首飞。该款AT200无人机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朗星无人机公司作为总体单位,联合多家单位研发而成,有效载荷达1.5吨,巡航速度为313公里/小时,续航时间达8小时,航程2183公里,实用升限可达6098米。AT200配备先进的飞控系统和指挥系统,彻底摆脱了对飞行员的依赖,在指控中心即可实现飞机的“一键自主起降”,并可同时控制多架无人机。该无人机适合用于支线货运。

2017年10月,顺丰、炼石有色(朗星无人机母公司)、北汽集团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四家共同在陕西省蒲城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在无人机领域的战略合作。这是基于AT200物流无人机为平台进行的物流无人机系统的研发设计、适航取证、生产制造、销售和运营。

2017年10月,美国宣布无人机融合试点计划——UAS Integration PilotProgram。该计划目的是安全地将无人机系统融入美国国家空域系统,进一步推动无人机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这个试点计划的内容包括:夜间运行,在人群上空运行,超出(操作手)视线运行,无人机送货等。

2017年10月,由东京大学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等组成的日本无人机运行管理国际财团(简称JUTM)在福岛县南相马市、浪江町进行了19台小型无人机同时飞行的试验,试验围绕物流配送、灾害搜救等方面展开。JUTM表示,在同一空域使用多台无人机展开空域管理和无线电管理的试验是世界首例。本次试飞试验由当地各级政府部门、风险型企业“自主控制系统研究所”(ACSL)等无人机制造商、日本邮政、乐天公司、全日空航空公司(ANA)等企业共同举行。各级政府部门共享灾害信息,并由灾害无人机进行了搜索失踪人员以及输送救援物资等。

2017年10月,罗森和乐天公司在日本福岛县南相马市开始测试用无人机从便利店配送在移动贩卖车下单购买的商品。该测试在日本尚属首次,旨在提升老龄化严重的地区购物的便利性。无人机能运载最大体积为20cm×20cm×15cm、重约2kg的商品。天气渐冷,人气食品炸鸡和关东煮等用无人机送货快捷还“保温”。

2017年10月,在福建省莆田市山亭镇,阿里巴巴菜鸟网络的无人机群组,满载湄洲岛居民下单的六箱货品,仅用9分钟就成功飞越海峡,为农村淘宝提供物流服务。无人机编队自主飞过7级大风,此次是国内首次无人机群组跨海快递飞行成功,是无人机技术的最新场景展示,不仅可以让岛屿居民方便快捷拿到包裹,在运送生鲜产品和医疗用品等高附加值货品方面也大有可为。

2017年11月,美国Workhorse公司推出全新电动货车N-Gen,配备无人机送货功能。WorkhorseGroup是一家致力于电动汽车的公司,N-Gen车顶有一架八旋翼无人机,它最多可以携带10磅的包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