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物流涉及运输、配送和仓储等多个作业环节,涉及城市和乡村等广阔的市场,需要整合多种技术和资源,需要先进的方法和流程作配套,这就必然会产生多个细分市场,衍生出许多新的业态。举例如下:
(1)中远途支线货运无人机的开发和应用。国内的顺丰、京东、帆美和朗星等公司已经开发出这类产品并在实飞测试阶段。这类无人机多由传统的货运飞机改造而来,从有人驾驶转变为无人驾驶的优势在于机组人员配套、调度灵活性和风险控制方面。
这类货运无人机的特点是载重在吨级以上,航程1000km左右,续航时间久。对于四五线城市,或存在航空货运市场但规模不是很大的地区,发展支线无人机货运可以填补空运的空白,提高物流的时效,建设和运营成本又不至于太高。此外,这类无人机体积较大,采用燃油动力,需要小型机场提供飞行配套服务,可以有效利用通航的资源,借鉴通航的管理经验。
(2)用于末端配送的智能无人机。这类无人机的特点是载重量小、飞行距离和续航时间较短、高智能、高可靠性和灵活便捷。该类别的具体应用可分为很多种细分场景,每种情景下对产品的航程、载重量、容器和签收等的要求不尽相同,产品设计和运营管理需要以场景为核心。相信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各种各样的细分市场的智能无人机配送模式会逐步成长起来。
(3)仓库盘点用无人机,需要有抗干扰、室内航线飞行、识别条码和高清图传等能力。
(4)各种硬件配套设施。物流无人机要安全可靠地实现特定的任务,必须要有与之配套使用的软硬件设施。
比如智能配送容器或配件,需要在通信、材质、结构尺寸等方面适合具体的送货情景。自动装卸装置,初期主要是自动卸货,出于安全和便捷性考虑,自动卸货功能确保飞行器不与用户发生直接接触,用户只需要接触包裹即可,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则有可能同无人机配送中心互相配合,在装货端也实现自动化作业。全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能按预设航线自动飞行和精准定位,通过无人机自带的卫星定位、机器视觉和地面引导技术,精准控制误差,达到cm级别。订单处理系统(pc端和App端),方便用户下单。电子签收系统,快递袋或包裹在用户收到的同时,进行电子签收(手机App通信),同步回传到配送中心。意外处理系统,比如伞降保护装置,飞行途中遇到恶劣天气、意外干扰等情况失控时启动伞降保护,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或降低对设备、包裹和第三方的伤害。
智能无人机配送中心,提供以下几种方案及思路:
1)UPS是利用货车改建,具有自动起降、存放和充电等功能。
2)亚马逊一是建设蜂巢式智能无人机塔,二是建设“空中航母配送中心”(AFC),除了方便无人机起降、存放和充电等基本功能外,可能还增加了自动配货功能,设备容量也更大。
3)DHL是在地面建设无人机专用配送站。(www.xing528.com)
相关的配套产品还有RFID、机器视觉、图像和语音等智能处理配套方案。
(5)商用软件开发和空管服务等。
例如,无人机物流管理和调度系统,一些必备的功能有:地网配套衔接、航线规划和管理、空中交通管制、对讲、调度、操控、实时航线坐标和实景监控等,应急处理并预留监管接口和第三方商用接口以及负责数据流处理和存储的服务器、云平台等。
(6)保险金融,像车船飞机等其他运输方式一样,无人机运输要开展大规模商用,保险服务也必不可少。
设备本身、包裹和第三方险,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管理的完善,实际发生保险赔付的概率极低,保险公司必然有利可图。当然,万一意外出现时,保险公司可提供专业高效的定损和理赔服务,有助于无人机物流企业卸下包袱,专心做好主营业务。
(7)在深化改革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下,通过技术变革,延伸物流的触角以及极速送达的实现,传统意义上的时空阻隔将被打破,这势必创造培育出很多新的增值服务、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空间。企业和商家拥抱变革、创新协同,价值链势必得到延伸,整体竞争力将更上层楼。
(8)关于合作模式、服务方式。传统的商业流通企业,比如商超、连锁、电商等企业,为了提升业务覆盖面,或提升物流水平,可能会独立开发无人机送货业务,也可能和专业领域的科技公司合作;与之类似的,传统的快递物流企业也有类似的选项。传统企业有市场,有业务运营经验,科技企业有先进的技术和专利积累,可以优势互补。
站到站的模式:顺丰等企业侧重于利用无人机运送包裹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或服务站点,提升站点之间的送货效率。
面对面的模式:亚马逊等企业的目标是用无人机直接送货给终端用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