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克服物流瓶颈:3.2.5变局的应对之道

克服物流瓶颈:3.2.5变局的应对之道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预测,到2020年我国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60万亿元。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明确指出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短板。若能如此,物流在发展中将不再是瓶颈,而是优势和驱动力。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就交通物流融合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物流、服

克服物流瓶颈:3.2.5变局的应对之道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双重作用下,物流的基础作用、支撑作用和服务效应,体现得越来越明显。物流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体现在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关系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生活福利的提高。

我国物流业的市场规模庞大,并有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预测,到2020年我国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60万亿元。有这么庞大的市场,就有物流企业施展拳脚的舞台。

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229.7万亿元,同比增长6.1%,如图3-15所示。近5年的参考数据为: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5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3%;201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77.3万亿元,同比增长9.8%;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9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201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13.5万亿元,同比增长7.9%;201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19.2万亿元,同比增长5.8%。

978-7-111-60185-2-Chapter03-15.jpg

3-15 2011~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及增幅

物流总额,可以理解为物流运输货物的总价值。而物流总费用,则是用于物流活动的支出之和,其更能直观反映物流业的收入和经营状况。

过去10年,我国社会物流的总费用,以及与GDP的比率如图3-16所示。

从历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总体上呈小幅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和集约化经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远远高于同期的美国、日本德国,也大幅高于同期的世界平均水平。尽管这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经济构成和产业分布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物流业的确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空间。

978-7-111-60185-2-Chapter03-16.jpg

3-16 2007~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及与GDP比率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更为完善,企业的服务能力有所提升。传统运输业和仓储业逐渐在向供应链的上下游延伸;第三方供应链管理企业能为制造企业提供采购物流、入厂物流、交付物流、回收物流,以及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性、集成式服务;生产物流、商贸物流、电商物流和国际物流等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能力有所加强。但是,一些长期影响物流业发展的问题,依然没有很好解决。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明确指出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短板。

世界航运巨头马士基,之前曾发布《马士基集团在中国影响力报告》指出,在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平均占最终成本的10%~15%,在发展中国家,各种低效现象导致物流成本很高,占成品成本的15%~25%,甚至更高,而中国制造业的物流成本,可能占成品最终成本的30%~40%。我国物流成本高的这种观点有一定的认可度。造成物流成本高的原因有:

(1)综合运输体系的欠缺,比如在运输结构的布局上,以及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上等。

(2)物流标准化方面的不足,表现在收寄、检视、交付、托盘、包装和分拣等作业缺少统一规范,造成大量浪费和额外成本。

(3)产业增长方式粗放,社会成本大,无效运输、不合理运输、过度包装、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

(4)产业分布不合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货物要大范围调运。比如原材料、能源等从中、西部输往东部工业品又从东部运往中、西部,再比如“北粮南运”“北煤南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大跨度、长距离的转运,必然加大物流费用的支出。

(5)企业的物流装备、技术、管理和人员等要素有待提升,自动化水平低,在搬运、点货、包装、分拣、订单及数据处理等环节,手工操作方式占主导,差错率高、效率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不遵守操作规范和野蛮作业等。

(6)运作成本高,比如燃油费、过路过桥费、税务负担、各种乱罚款,以及物流通关和检验检疫等。

降低物流成本必将带来多方面的益处,如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降低CPI指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等;而在宏观上,则对于提高经济整体运行的效益,减少经济的下行压力,以及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物流的短板效应,不仅表现在成本方面,更突出表现在服务质量低下、网络布局不均衡,以及乡村等区域的物流渠道不畅通等方面,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新零售、新业态和新物种等新的商业模式的发展,严重制约了乡村和城市间的贸易和交流,加深了城乡和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

过去十余年,我国电商行业取得了狂飙突进式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支付手段的变革升级,使生活和生产用的很多商品都可以便捷地通过网购获得。然而,网购的业务流要圆满地实现闭环,与之相对应的商流、资金流、单据流和物流就要实现高效的交换交割。从现实中来看,物流的渠道不顺畅、不便捷,是用户抱怨或投诉最多的环节。物流的效率不高或服务不好,造成较多抱怨或投诉,降低了用户消费体验的满意度和卖方的口碑,影响市场的长期繁荣。有时候,卖方为了提高物流的效率,可能会选择效率更高、成本也更高的物流服务商,但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影响其毛利或者销量。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地区和偏远地区,通常没有效率更高的物流渠道可供选择。此外,在一些情况紧急、地面交通无法实现的情况下,物流服务应该怎么去实现呢?值得欣慰的是,物流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公众所认可,产业资本、新理念、新模式和新工具越来越多地投入物流产业。比如阿里巴巴计划对菜鸟发展智慧物流投资1000亿元;比如京东集团的无人机送货和无人车送货等新技术应用;比如顺丰在无人机物流方面的全面布局;再比如,随着本地生活服务的需要,美团、百度、饿了么等推出即时配送模式,共享经济模式也在物流业试水。

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有谁可以轻视呢?相信在人、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良性共振作用下,物流的网络覆盖会更全,运力布局会更优,运作成本会降低,服务水平会提升。若能如此,物流在发展中将不再是瓶颈,而是优势和驱动力。

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就交通物流融合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型制造、节能环保、物流业补短板和降本增效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相关部门和各地政府积极配合、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取得新进展。

整体来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比如市场规模巨大且有较好的成长性,比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比如有大量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机会等。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物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综合平衡运力布局,优化运输方式衔接,走智能化、集约式发展之路,提升乡村市场的供给能力,加大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力度,提升自动化水平。

单纯依靠地面运输的方式,在城市受制于交通拥堵、土地资源有限等因素,在乡村受制于地势地貌特殊、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要应对庞大的存量需求和快速成长的增量市场,时常显得捉襟见肘。而且,对于某些时效性要求很高的产品、某些较特殊的增值型服务,地面交通工具根本无法适应,用户的体验也无从谈起。无人机物流,从技术上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比如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不平衡等,物流服务水平的差异就是最明显的体现。要缓解这种不平衡,使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得以发展,人民生活得以改善,物流问题就必须加以解决。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向是大量修建基础设施,但是,单纯依赖大规模的建设,在每一个区域都这样操作,显然不够经济,也不现实,建设的周期也很长。另一个方法是建设“空中高速公路”、发展“空中物流”,这种方案主要是发挥无人机送货的特长,投入少、建设快,是对传统运输方式的有益补充。(www.xing528.com)

伴随着商业基础设施的提升、消费电商的火爆,以及人们消费习惯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与生产相关的某些采购业务,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这对产业的升级、转移和结构调整来讲,也需要多加留意。面对新形势,物流业需要加速发展,并以前瞻性的理念探索新模式,应用新技术,迎头赶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关于国内无人机物流兴起的深层原因,除了上文提到的一些宏观层面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些促成变局的催化因素:

1.移动电商的发展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近几年互联网已从计算机互联时代发展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据统计,人们除了工作之外,几乎80%的上网是通过移动终端。这一变化,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带来巨大的变化。

人们的网购下单更便捷,交易次数更多,交易品类和范围也不断拓宽。甚而产生类似的“懒人经济”、“极端气候经济”等,商家不断推出新服务,挖掘消费者的新需求;而消费者自身也不断提出更多、更高的新的要求,供应端和需求端的互动进入正反馈的良性循环,这些变化来的悄无声息,影响却是剧烈深远、天翻地覆。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缩减了乡村地区与城市之间在网络设施方面的差距,也带动了乡村地区电商的迅速发展,乡村电商市场潜力巨大。

2.支付手段的革命

首先是PC端的支付宝,以第三方担保的方式,为网购的买家和卖家消除了后顾之忧,这是电商能大行其道的先决条件;而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后,微信和支付宝通过扫码支付,基本可以覆盖人们全部的线下消费,并进一步拓宽了消费场景。

人们在日常消费中使用现金的机会越来越少,省去了找零的麻烦,交易效率大幅提升。移动支付和移动互联一起打造了巨大的消费市场,有既有品类的增加,也有新增的品类,这个巨大的市场单纯依靠传统的物流工具和模式显得捉襟见肘。

3.新零售新业态和新物种

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和支付手段的革命,催生了新零售等许多新的业务模式,对物流的效率和覆盖范围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新零售是以大数据为支撑、场景洞察、以体验设计为基础架构的新信用关系与新效率体系。简要概括就是以下的公式:

新零售=新信用+新效率

新零售指向两个词,一个是新效率,一个是新信用。我们要分析,自己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够与时俱进地合理迭代。第一是在效率的维度下完成了何种迭代,形成响应消费者的高效能力,第二是基于用户有没有完成一种信任代理、情绪代理和信用代理。

当今中国两个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和京东,如果以新零售的公式来分析和研究,或许能有新的发现。

“双11”大促,阿里一如既往的数据创新高,但是,阿里更加关注的是芝麻信用、支付宝、淘宝和蚂蚁花呗,关注这些产品有没有成为互联网时代信用基础设施的一种机会和能力。所以,从新物种的角度来看阿里这个公司,它最有机会成为一家以AI为基础能力的新信用公司。

同样在“双11”,京东发布了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无人配送,这些产品的聚焦点是“自动化”和高效率,加上自身原有的仓储网络优势,就能以高效率创造新价值和降低成本。从新物种的角度看,京东更有机会成为一家以高效率为基础的智慧商业公司。

当然,阿里的菜鸟物流也是直奔智慧物流、服务全球而去的,京东的“白条”也在打造信用体系。毕竟,物流是完成商流的基础,信用是商业活动和一切社交行为的前提,谁能少得了呢?

新零售不仅仅是供应端效率的提升,而且还表现为从仓储到物流,从技术到数据的一体化。在这个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愿意看到的是,供应端与消费端互动效率的提升。好的触点,好的体验,好的互动,好的口碑传播,这便是好的新零售、新物种和新业态。不仅要关注连接性,还关注内容力,还要指向内容供应链的效率。麻省理工学院和意大利一家超市合作,他们把商品追根溯源,把商品的故事形成消费者的体验,作为他们的核心体验架构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新零售不是简单地迎合消费者和用户,而是内容混合的变化、内容流动的变化,是内容和数据流动的关系在重新塑造流通链、价值链和体验链。

以上这一切,有个基础和关键点,就是物流服务水平能否跟得上,毫无疑问,无人机物流极具创造力和想象空间。

4.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人口总数增加,人类寿命延长,人类对生存和生活提出更高的消费需求,对资源的消耗在增加,社会的总需求在增加。由于技术进步,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使全球性气候变暖,极端气候蔓延开来,极端高温和低温的时间在增加,产生“高温消费”“低温消费”等极端气候消费,空气和水的质量变差也会产生新的消费需求。

便捷的信息交流、日益加深的贸易关系、先进的交通工具和开放的人口管理政策等,将加剧人口流动、迁徙和融合,使得一个区域的社会环境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人们的眼界、观念、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在趋向更加开放和活跃,这必然对需求和供给能力产生更高的要求。

近些年人们的消费方式不断涌现新需求、新现象:吃饭叫外卖、出门叫网约车、买菜用宅配等。2017年夏季,我国几大火炉城市的“高温消费”就非常典型。相关数据显示,外卖、买菜宅配、网约车等类型的订单猛增,成了都市网购新宠,小电扇、冰淇淋、生鲜宅配、冷饮、空调、面部防晒等防暑防晒产品的销量也明显增长。但是,物流的供应能力、服务水平大幅滞后于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无法有效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有效解决物流瓶颈已是当务之急。

以上诸多因素促成了一个改革和创新的“变局”。无人机物流、机器人搬运、众包物流等新技术和新模式应运而生,随风起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