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机制:降低交易费用

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机制:降低交易费用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交易的频繁发生,使得交易费用急剧上升。作为具有相似或相同技能的两人或多人联合的组织——企业成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有效降低了市场交易费用。当市场交易费用高于企业组织费用时,原来由两个或多个企业组织的产品生产将被一个企业组织替代,此时便出现了“联合”,即跨产业部门的复合型企业。而这一联合过程就是产业融合过程。二是跨产业存在的扁平化、柔性化经济组织能够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

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机制:降低交易费用

作为市场交易的最初表现形式,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商品交换加速了市场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市场交易的频繁发生,使得交易费用急剧上升。作为具有相似或相同技能的两人或多人联合的组织——企业成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有效降低了市场交易费用。至此,单个企业间的产品交易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内容。此时的企业主要从事单一产业部门的产品生产,即单一型企业。随着交易产品的日益多样化、产品交易的日益频繁化,一对一的企业间交易也面临交易费用上升的问题。当市场交易费用高于企业组织费用时,原来由两个或多个企业组织的产品生产将被一个企业组织替代,此时便出现了“联合”,即跨产业部门的复合型企业。而这一联合过程就是产业融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市场交易产生了单一型企业,单一型企业与单一型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产生了跨产业部门的复合型企业,即在企业内部发生了产业融合。具体来讲,面对同一消费主体表现出的多样化市场需求,各个企业一开始只是针对需求的某一方面,利用自身比较优势,满足消费者的部分产品服务需求。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寻求交易费用降低和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要素集聚效应等,企业通过产品功能深化或产品功能拓展等方式,把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纳入同一企业经营范围,表现为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因此,产业融合的本质是企业交易成本的内部化,其过程为产品供给由多个企业主体分别完成转变为由同一企业主体单独完成。从世界各国的农业实践看,一家一户的分散型家庭经营是农业生产的组织基础。随着农业生产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到专业化、集约化的商品经济,农业的家庭经营方式使得农户需要小规模、高频率地进入市场,交易费用急剧增加,大致包括获得价格信息、谈判、维护及签约成本,以及监督、解决争端、重新协商、仲裁、诉讼成本等。从现阶段农户所处的市场环境来看,农业的家庭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城乡居民对于农业生产的消费需求与综合开发农业多功能的生产需求,需要借助先进的组织形式。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只要单个农户所分摊的组织制度成本小于一般的市场交易费用,农户就有动力选择一定的组织形式进入市场。因此,农业生产要适应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改变以往简单的农业生产状态,就必须采用新的组织模式,降低交易费用。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新形态,从市场的角度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初始动因和最终目的都是节约交易费用,改善农产品(服务)的供给效率。主要表现在:一是能够缩短农产品生产与消费间的交易距离。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后,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低成本、全方位地搜集市场需求信息,由复合型市场经济组织统一完成农业多功能开发,增强农产品供给结构对其需求结构变化的适应性,实现供需一体化。二是跨产业存在的扁平化、柔性化经济组织能够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不同产业的企业利用战略联盟、兼并收购等组织创新,通过农业与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横向融合以及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的纵向融合,节约交易费用。(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