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和六次产业化的升级创新

农村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和六次产业化的升级创新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我们熟知的农业产业化和日本六次产业化有联系,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绝不是农业产业化和日本六次产业化的翻版和重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更加深远,体系构建更加严密,政策视野更加开阔,内涵任务更加丰富。其意为,农村产业链中若其中一个产业的产值为零,则六次产业所带来的总体效益变为零。综上所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产业化和六次产业化的发展目标和背景不同。

农村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和六次产业化的升级创新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我们熟知的农业产业化和日本六次产业化有联系,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绝不是农业产业化和日本六次产业化的翻版和重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更加深远,体系构建更加严密,政策视野更加开阔,内涵任务更加丰富。

农业产业化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实践于80年代末,主要是为了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农业产业化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为重点,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实施规模化经营,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联结起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简单地讲就是“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主导产业或产品,并实施区域化布局,依托龙头企业实施规模化经营,以市场带动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带动农户,从而实现市场与农户的有效衔接,是市场带动生产的组织管理形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理论日臻完善,然而在实践中,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产品价格的波动,由于利益机制不完善,公司和农户交易双方都可能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且强制履约机制缺失,从而导致合约极不稳定。

日本的“六次产业化”是建立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之上的概念,1994年由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首次提出。发展“第六产业”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农业发展前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农业的“六次产业”是指农村地区各产业之和,即1+2+3=6。其意为,农业不仅指农畜产品生产,而且还应包括与农业相关联的第二产业(农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和第三产业(流通、销售、信息服务和农业旅游)。后来他对这一提法进行了修改,认为农业的六次产业应是农村地区各产业之乘积,即1×2×3=6。其意为,农村产业链中若其中一个产业的产值为零,则六次产业所带来的总体效益变为零。农业“六次产业”的界定从农村的各产业相加向各产业相乘转变,意在向人们警示,只有依靠以农业为基础的各产业间的合作、联合与整合,才能取得农村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产业化和六次产业化的发展目标和背景不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在做强一产、做好二产、做活三产的基础上提升农业的质量、效率、效益和竞争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益,从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使得乡村全面振兴。农业产业化在完善和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可以从属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范畴。而日本的六次产业化提出背景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同,六次产业化是在日本农业现代化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改变农业发展前景、保护日本农业的一个概念,其内涵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没有可比性,但是它可以作为一种借鉴,提醒各级领导和“三农”工作者,农村如果没有农业,如果没有基于农业的二产和三产,那么农村的产业体系就无法构建,乡村产业的产值就为零。这是一个富有哲学含义的论断和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