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龙虾产业技术创新与地方政府织网的关键

小龙虾产业技术创新与地方政府织网的关键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过程中,通过地方政府牵线搭桥的织网行为,诞生了多个创新网络。地方政府在促进特色农业发展中的上述作为,是当地小龙虾产业能在全国后来居上并占据显著优势地位的重要缘由。

小龙虾产业技术创新与地方政府织网的关键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过程中,通过地方政府牵线搭桥的织网行为,诞生了多个创新网络。创新网络使产业转型升级以一种社会建构的途径得以可能。这主要体现在,由养殖农户、技术专家、企业和地方政府等所构成的关联网络,使得一种最初偶然萌生的初级技术创新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不同行动主体在研发和应用创新技术方面的相互配合与合作,则使创新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得到顺利推广、创新产品成功生产并进入市场,进而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的提档升级,克服了产业发展的“后发劣势”。潜江市小龙虾发展路径表明,技术创新有助于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制度化是保障产业创新持续推进的过程,不断地创新成为以地方政府编织的关系网络为依托。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及与高校、科研部门的通力合作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条件,而面向产业发展困境、致力于解决实践难题的产学研平台则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延伸了产业链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创新科技日益成为企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依赖。我国很多大型企业也都成立了独立的研发部门,对创新越来越重视。尽管如此,科研与实践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两者的分离使很多科研成果并无法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实践,创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还有待完善畅通。在农业领域,如何促进研究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将科学技术创新应用于产业实践,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国家一直试图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来解决产学研中的困境。潜江市小龙虾产业成长史表明,制度化的创新网络事实上扮演着政策工具(policy instruments)的角色,因为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通过这种创新网络更易获得来自国家和上级政府的诸多扶持项目和优惠政策,而后者也能借此更好地实现自身的政策目标。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经验,也揭示了地方政府对农业产业的发展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在不干预市场运作的前提下,潜江市的地方政府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因势利导,积极为加工企业提供人才信息、牵线搭桥,促进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攻克产业困境、开放新产品,主动争取国家和上级政府的农业扶持项目用以改善基础条件,统合服务农业发展的行政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在促进特色农业发展中的上述作为,是当地小龙虾产业能在全国后来居上并占据显著优势地位的重要缘由。这种地方政府角色可以概括为因势利导型政府。

特色优势产业之于地方政府,恰如支柱型和战略性产业之于国家的重要性。特色优势产业的形成则需要产业创新,而这离不开多元创新主体之间的密切合作。其中,农业领域的创新主导方依然应该是企业,因为地方政府毕竟不是市场主体,对产业创新的方向不如企业研判得精准。而政府需要扮演好其作为企业和科研部门的连接人角色,不仅需要深入了解双方的需求,更要能为二者提供合作平台和制度保证。可以说,借助创新网络实现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地方,其背后往往有一个积极扮演了连接人角色、提供良好合作平台的地方政府。

【注释】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142 页。

[2]《稻田“淘”宝潜江小龙虾》,http://news.cnhubei.com/xw/hb/qj/201406/t2957975.shtml,访问日期2016 年10 月4 日。

[3]王汉林、赵炜:《略论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的社会形成”(SST)思想》,《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 年第10 期;程瑞、贾琨:《技术的社会形成论(SST)视角下的农技推广体系改 革》,《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 年第6 期。

[4]舒新亚:《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中国水产》2010 年第8 期。

[5]张爱虎:《小龙虾首席研究专家舒新亚:科技在高位水产才高效》,《湖北日报》2013年12 月12 日。

[6]《潜江成为全国最大虾苗输出地》,《湖北日报》2016 年5 月4 日。

[7]李伟:《湖北省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揭牌暨莱克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仪式举行》,《潜江日报》2015 年6 月14 日。

[8]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北农业厅:《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讨论稿)》,2016 年。

[9]引自百度百科“甲壳质”条目。“甲壳质”是甲壳素的另一名称。

[10]张淑辉、郝玉宾:《农业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主要原因探讨》,《理论探索》2014 年第1 期。

[11]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北农业厅:《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讨论稿)》,2016 年。

[12]黄艳:《一只小龙虾“生”出仨产业》,《国际商报》2013 年6 月24 日。

[13]《大厨研制新菜品,北站潜江“龙虾烹饪大赛”》,荆楚网,2015 年6 月4 日。http://news.cnhubei.com/xw/hb/qj/201506/t3275192.shtml。(www.xing528.com)

[14]君临研究团队,2016,《小龙虾创业是如何红透中国的?》,http://junlin1980.baijia.baidu.com/article/575894,访问日期2016 年8 月17 日。

[15]Bandelj, N.2015,“Thinking about Social Relations in Economy as Relational Work.”pp 227-251, in P. Aspers and N.Dodd (eds.) Re-Imagining Economic Sociology. Oxford: Oxford Unversity Press.

[16]刘米娜、丘海雄:《市场是什么? ——新经济社会学视野下的市场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13 年第2 期。

[17]边燕杰:《网络脱生:创业过程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6 年第6 期。

[18]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郭武军、吕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 年版,第67 ~74 页。

[19]杜云飞等:《农业产业创新网络特性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 年第3 期。

[20]李二玲、李小建:《欠发达农区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结构及其区域效应分析》,《经济地理》2009 年第7 期。姚延婷等:《我国农业创新系统参与主体的网络功能研究——基于典型样本的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4 年第6 期。

[21]史焱文等:《基于SNA 的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分析》,《经济地理》2016 年第8 期。

[22]Bell.,G. G. 2005,Clusters, Networks, and Firm Innovativenes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6(3), 287–295. Maroofi, F. & Gholamizad, N.2015, “Supplementary Effects of Networks and Clusters on Firm Innov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15(2), 343-354.

[23]Carnabuci,G. & E. Operti 2013,Where Do Firms’ Recombinant Capabilities Come From?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 Knowledge, and Firms’ Ability to Innovate through Technological Recombin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34(13), 1591–1613.

[24]坎特纳、马雷尔巴主编:《创新、产业动态与结构变迁》,肖兴志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年版。

[25]沈毅:《江苏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水产》2010 年第6 期。

[26]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郭武军、吕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 年版,第58 页。

[27]舒新亚:《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中国水产》2010 年第8 期。

[28]何红卫、乐明凯:《潜江抢占小龙虾苗种育繁制高点》,《农民日报》2016 年6 月2日A1 版。

[29]荆楚:《汀市人的小龙虾创业之旅》,《中国渔业报》2015 年6 月22 日A01 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