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自然野生到人工养殖,小龙虾养殖技术的新突破

从自然野生到人工养殖,小龙虾养殖技术的新突破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在1986 年,湖北省开展了淡水螯虾的养殖和加工研究工作。故,加工出口成为了当时小龙虾养殖技术发展的催化剂。虾稻连作技术的产生使有计划的、大规模的人工养殖成为了现实。这是小龙虾养殖的关键技术“虾稻连作”的最初由来。于是,积玉口镇的小龙虾产量呈现出了可观的增长趋势。“虾稻连作”技术模式的经济价值被发现后,很快得到了镇政府的重视。镇政府开始组织技术人员对这一人工养殖方式进行大规模的实验检验。

从自然野生到人工养殖,小龙虾养殖技术的新突破

虽然早期人们认为小龙虾没有经济价值,但对其的科学研究早已开始。20 世纪80 年代初,小龙虾刚一入鄂,湖北省水产科学界以水产渔业为研究方向的学者已着手对其开展生物属性的研究。对小龙虾的生物学分析不仅填补了人们对其认知的空白,也为之后小龙虾价值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知识基础。随后在1986 年,湖北省开展了淡水螯虾的养殖和加工研究工作。虽然开始时间较早,但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学理层面,对实际生产的指导意义 较小。

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小龙虾养殖是由加工企业推动的。小龙虾的加工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就已出现,不过彼时,尽管大洋彼岸的欧美人士早已将小龙虾作为日常食品,但国人尚不知小龙虾的美味。所以,虽然国内需求极少,但国外的小龙虾市场却是供不应求。故,加工出口成为了当时小龙虾养殖技术发展的催化剂。工厂需要大量的原料小龙虾,就催生了小龙虾的买卖。虽然当时小龙虾售价较低,但对于农民来说,在农闲之余赚些小钱补贴家用也是他们的乐意之选。加工工厂的旺盛需求量凸显出产量的不足,而野生的小龙虾产量较低,季节性又强,事实上远远难以满足加工工厂的需求。于是为了保证产量,一些农民在捕捞之时有意放走一些小虾,用以保证小龙虾的苗种数量。这可以看作是农民的人工养殖小龙虾的意识萌芽。

小龙虾养殖技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某些特点,主要表现为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病害较少,能在池塘、稻田等各种水体中生长。也就是说,对于初级的小龙虾养殖方式来说,小龙虾的养殖条件要求不高,因为其在恶劣环境中也能生长良好,养殖技术也就易于掌握。小龙虾食性杂,一般而言无须投喂特殊的饲料,不仅养殖成本低,而且生长快、产量高,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随着小龙虾出口市场的逐步扩大,加工厂日渐增多,原料小龙虾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以往那种技术含量较低的初级人工养殖方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工厂日益增长的需求。市场需求催生技术的创造。因此,如何能在有限的水体中养出更多的小龙虾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新世纪之初,这一难题被一个潜江农民找到了巧妙解决的途径。虾稻连作技术的产生使有计划的、大规模的人工养殖成为了现实。

“虾稻连作”模式的产生具有一定偶然性。它并不是自上而下的理论应用到实践,而是源于一种经验觉察。2001 年,潜江市刘姓农民偶然发现了这一创造性的技术。之所以说是“发现”而不是“发明”,是因为这项技术更像是大自然的一种馈赠,只是被其敏锐地发掘了出来。潜江市积玉口镇是典型的低湖田区,周围水系发达,湖泊众多,湖水水位高于农田,常常导致湖水倒灌,使农作物难以正常生长。尤其是冬季,本应种植小麦油菜等作物的农田沼泽化严重,导致农民难有收成。潜江市积玉口镇原镇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这样告诉我们:

“我们全镇4 万5 千亩田,接近2 万5 千亩都是低湖田,只能种1 季稻。(收成)都得望天收,(因为)都是湖田改造出来的,都是低湖田。那个时候(周边地区农村)全都是2 季,要不是一季油菜、一季水稻或者一季小麦、一季水稻。(所以)要种双季提高土地利用率。其他地方都是两季,但是我们那是低湖田,只能种1 季,就是种水稻。下大雨就淹死不少(稻苗),排灌都要不少钱。冬天要种小麦或者油菜,但是种不下去。原来为了应付市里的检查,就把水全部抽干,然后把油菜籽一撒。但是过不了几天,就全淹了。”(访谈记录201511WHZ)

这样的自然条件必然导致当地农民的收入相对偏低。如何能在难以改变的土地状况条件下提高农民收入,也就成为地方政府部门较为关心的重要问题。虽然多水带来了耕作的不便,但这也同样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当地的水产养殖条件较好,很多外省养殖户都选择到积玉口镇承包鱼塘进行水产养殖。当地农民被雇用成为池塘管理人员,为外来的鱼塘承包老板看守、养殖鱼类作物。

当时,积玉口镇的一位农民刘某便是其中之一。他为一位江苏老板看守主要养殖螃蟹的池塘。在螃蟹收获季节,他发现捕捞笼里,不仅有很多螃蟹,也有很多小龙虾。在当时,螃蟹有价,可以直接卖给中间商或供应给农贸市场,而这种野生的小龙虾则属于商业价值较低的废弃物。虽然当时也有工厂收购,但是由于小龙虾价值很低,养殖户一般都是直接将其丢弃。由于秋季小龙虾被收购的较少且难以卖出高价,因此他将当地养殖老板们废弃的小龙虾收集起来,投入到了自家闲置的冬季农田中。到第二年收获时节,他发现农田中的小龙虾远远超出了当初投放的数量,是当初的几倍之多,那年他获得了不少意外的经济收益。于是,初尝甜头的他有意识地尝试小龙虾的稻田养殖,即利用闲置的低湖田来人工养殖小龙虾。这是小龙虾养殖的关键技术“虾稻连作”的最初由来。

中国农民在历经数千年的农业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智慧,他们善于发现,同样也善于模仿。在看到通过利用冬季的闲置农田养殖小龙虾能够获利后,周边的村民也纷纷效仿。于是,积玉口镇的小龙虾产量呈现出了可观的增长趋势。而“虾稻连作”模式也得到了初步的实践意义上的认可。

然而,刚开始自发的养殖模式模仿还不足以对小龙虾产业产生整体性的影响。换言之,养殖模式从分散的个体行为迈向制度化很重要。从古至今,农业技术往往是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一般由农业从业者偶然发现,经过时间验证、模仿学习,由具备一定知识的专业人员进行总结和完善。技术的传播过程同样十分重要。因为技术只有得到大范围应用,其价值和经济效用才能得以体现出来。产业技术的推广过程是技术的制度化过程,同时也是技术进一步得到提升和检验的过程。(www.xing528.com)

“虾稻连作”技术模式的经济价值被发现后,很快得到了镇政府的重视。镇政府开始组织技术人员对这一人工养殖方式进行大规模的实验检验。在得到较好的结果后,这一技术模式首先由潜江市政府在本市内予以大规模推广,后又推介到省级水产部门,并最终使这一模式得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当时技术的推广过程被复原并广为流传:

时任积玉口镇镇长的吴本远组织当地农民利用弃耕田进行养虾试验,当年试验面积1000 亩,次年收获龙虾15 万千克,到2003 年该镇90%以上低湖冷浸田开始实行“虾稻连作”,农民养小龙虾的收入远远超过了任何经济作物。积玉口镇“虾稻连作”的经验,很快引起有关方面重视……2005 年5 月吴本远正式履新潜江市水产局,初任副局长,他所做第一件事就是到省城武汉,向省水产局汇报和推介潜江“虾稻连作”。吴本远回忆,2005 年9 月,根据时任湖北省副省长刘友凡的批示,全省在潜江召开“虾稻轮作”现场会,来自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省水产战线的同行也来观摩经验。2006 年,全省第二次召开现场现场会,继续强力推进“虾稻连作”模式。[2]

由此可见,农业技术的推广受制度环境影响很大,而将技术推广纳入产业政策,则是技术获得广泛应用机会的重要条件。自觉和自发的个体行动的影响十分有限。一旦将推广行为转化为制度行为,这种局限便被消解,并作为制度性任务被有效执行。地方政府对技术本身的认可和对技术应用的经济价值的期望,共同成为了小龙虾“虾稻连作”技术模式制度化的条件。有学者认为,制度会制约技术的推广,社会的不利性制约因素尤其是体制性障碍常常是技术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社会比技术本身更能推动技术发展,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为根本。[3]虽然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制度并非完全扮演了起推动作用的促进角色,但不得不承认,制度化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先决条件。技术的制度化过程是技术获得“合法性”的过程,“合法性”则是对技术的广泛社会认可,是技术获得广泛接受的前提。

技术的制度化过程同样还是对技术的再检验过程。技术得以推广的前提是需要制定统一标准,农民自发的实践经验过于松散,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提炼,因而不利于技术的传播。因此对从实践经验中而来的技术进行抽象总结,并且形成明确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是必要条件,而这一任务往往由专业的科研人员来完成。对技术的总结也是从科学层面对其进行验证,并且通过科学方法的检验,将不利或赘余的方面加以改进或剔除,也是对技术的再创造。

潜江市水产局的相关技术人员与省水科所研究人员协作,在2004 年总结出了虾稻综合种养的“虾稻连作”——潜江模式,开创了我国稻田养虾的先河,也为该养殖模式的广泛推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技术标准。2006 年,湖北省委将虾稻轮作模式写进了省委一号文件,向全省推广。2012 年,潜江小龙虾养殖技术的推广实践不仅对原来的模式进行了技术层面的标准化,而且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创造出了“虾稻共作”及“虾稻共生”的技术模式(三者区别见表3-1),从而使小龙虾养殖的技术与实践进入一种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中。

表3-1 三种小龙虾养殖模式的特点比较

三种养殖方式虽有差异,但从应用广度而言,虾稻连作的适用范围相对更广,推广力度也更大。“虾稻共作”是养虾与种稻二者有机结合,通过“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既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又鼓励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又提高了龙虾和水稻的品质;既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又使生态效益获得科学保护。潜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不仅地势平坦,而且水资源丰富,水土肥沃,是“虾稻共作”的理想基地。潜江市水产局组织的技术专家团队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后,编制了《潜江龙虾“虾稻共作”技术规程》。

2013 年5 月,中国渔业协会正式同意将《潜江龙虾“虾稻共作”技术规程》作为行业技术规程予以公布和实施。这让潜江再一次登上了全国当前稻田种养技术最高峰,具有里程碑意义。虾稻共生是目前提出的全有机绿色养殖模式,即完全利用稻田生物、腐殖质和有机碎屑等养殖小龙虾,完全通过小龙虾和混养水生物的排泄物作为有机肥料供给生产稻谷,同时利用小龙虾为稻田除草、灭虫等维护稻田生态,以达到虾稻同生共长的生态种养目的。这是一种理想的生态养殖模式,但要应用到养殖实践中去,尚需要较长的技术发展过程。

虾稻连作技术在得到省级政府的认可后,作为新的龙虾养殖模式和农民增收模式,迅速成为湖北农业水产养殖领域的“明星技术”,引起广泛关注。湖北省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激励政策,自上而下地大力推广“虾稻连作”的养殖模式。以潜江市为例。在省级文件出台之前,潜江市就已经将虾稻连作作为小龙虾的主要养殖技术进行了推广,潜江市政府给予采用虾稻连作养殖模式的养殖户,根据其养殖规模给予10 ~40 元/亩的财政补贴。在文件出台之后,潜江市不仅加大了推广力度,更是将连亩连片养殖作为发展目标,将之前的补贴条件提升至连片养殖50 亩以上才能享受补贴。潜江市作为虾稻连作技术的发生地,无论是政策的前瞻性还是补贴的力度都走在湖北省的前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