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腐败制控机制无不与最高执政者紧密相关,无不打上了最高执政者的鲜明个性和烙印。在发展中国家,几乎大多数的最高执政者在掌握政权之后,往往都高调反腐、率先垂范,以反腐败作为树立威信、建构合法性的突破口,同时也期望能够以此消除腐败现象,建设一个政治清明的国家。1962年独立后的乌干达,腐败盛行、人民贫穷。1971年阿明将军发动宫廷政变,实行独裁统治,利用国家资源和机构为自己以及极少数政治实力派人物谋取私利。政府官员几乎不受任何约束,腐败更加盛行和蔓延,并成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人们对政府几乎完全丧失了信任感。1979年坦桑尼亚军队进攻乌干达,推翻了阿明的统治。其后,乌干达发生了为期5年的内战,1986年1月,以穆塞维尼为首的“国家抵抗运动”政府开始执政。政府一上台,就明确表示视腐败为以往遗传下来的罪恶之一,是阻止乌干达进步的最主要障碍。穆塞维尼总统本人比较清廉,他住的总统府是过去遗留下来的房屋,质量一般,也没有听说他利用职权攫取国家钱财的事。正因如此,穆塞维尼在乌干达人民中树立了较高的威望。穆塞维尼在腐败成风的环境中能严于律己,保持清廉,希望能为其他政府官员树立榜样,减少腐败,建立一个廉洁的政府,但他的希望却落空了。虽然穆塞维尼常常谈到腐败问题的严重性,指出腐败威胁到乌干达的稳定,并使国家难以实现民主,并在执政8个月后就建立政府检察长办公室(IGG),领导反腐败工作。在1995年的新宪法中进一步肯定和强化了检察长办公室在对付腐败方面的核心作用。同时,确立政府机关改革战略,提出在2000年以前,乌干达政府部门规模要缩小、薪金要提高、效率要改进、服务要有效。在政府机构中引入负责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度,使工资水平更加公平和透明,为所有公务员建立行为准则,进行经济改革,实行经济自由化,鼓励公众揭发检举腐败现象,强调舆论监督,政府支持报纸、杂志对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公开报道。尽管乌干达政府采取了这些措施,尽管穆塞维尼在反腐败斗争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但腐败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相似的状况。菲律宾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1986年上台以后,很注意为政清廉。针对当时菲律宾贪污受贿现象严重,尤其在马科斯统治后期贪污受贿泛滥的情况,提出了一些控制腐败的措施。1986年6月,阿基诺夫人主持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内阁成员出国履行公务时,必须严格控制开支,任何部长都不得订购头等舱机票,不得住豪华旅馆。阿基诺夫人以身作则。她上台后首次出访美国时,不乘专机只乘普通班机,随身携带两只箱子,同马科斯夫人出访美国时仅衣箱就有200个,形成鲜明对比。1989年7月9日晨,阿基诺夫人乘菲律宾航空公司的班机抵西德访问,3天后,她又乘民航班机前往法国。菲律宾驻西德大使解释说,总统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节约,因为国事访问一向耗资不少”。这位女总统还坚持不住豪华的总统府,宁愿每天从马尼拉附近的奎松市住家驱车上班,并自带午餐。她还坚决反对她的直系亲属参政。因此,有的报纸称她是“清廉的化身”。科拉松·阿基诺夫人虽然保持廉洁,严格要求自己,但对待政府官员和亲属的贪污舞弊行为却心慈手软,一些反贪污的政令只是一纸空文,不能坚决贯彻执行。政府内虽有廉政检察官、廉政法庭等名目繁多的整肃贪官的机构,但却没有一个大官和皇亲国戚被定罪,贪官污吏变本加厉、有恃无恐,贪污腐化的猖獗,断送了科拉松·阿基诺的政权。1998年当选总统的埃斯特拉达是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他曾扮演很多专为穷人打抱不平、反抗邪恶权势的硬汉、英雄或传奇人物,深受菲律宾广大贫苦阶层的欢迎。在埃斯特拉达当选总统后,普通民众曾寄希望这位出身草根的总统像电影中的英雄一样来解决社会腐败问题。但埃斯特拉达在任期间却贪污受贿,完全违背了当初的竞选承诺——反腐败。2000年11月13日,埃斯特拉达因贪污腐败遭到弹劾下台。阿罗约接任总统后不久即推动针对前任总统埃斯特拉达的贪腐指控,也高调反腐。但在阿罗约执政的10年时间里一直被腐败丑闻缠身。2011年11月18日傍晚,阿罗约因涉嫌选举舞弊和贪腐在医院中被捕,最高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www.xing528.com)
发展中国家的这种依靠最高领导者的率先垂范所形成的人格魅力来开展反腐败斗争在本质上仍然属于一种人治式的反腐败行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