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地理经济学将自然资源禀赋和地理特征视为影响集聚现象的主要因素,而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市场需求、运输成本、对外开放程度、技术外溢与上下游关联等变量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影响因素。以Marshall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专业化的中间投入、知识外溢和劳动力池是阐述产业集群的关键因素;但是,从Coleman、Arrison、Putnam等人的观点看,人际信任、文化底蕴和公民参与精神是导致企业“扎堆”的首要原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有众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但至今仍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这意味着这一问题是相当复杂的。
1990年以来,我国乳制品产业的空间布局发生了明显变迁,省份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引起乳制品产业在特定区域发生集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我国乳制品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禀赋条件
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在理论上解释了为什么国家之间会出现不同的专业化模式。虽然资源的多样性并不能为持续的空间集聚和地方专业化提供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说明,但现实中确实有许多产业集聚是因资源禀赋和比较利益而发展起来的。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的自然资源禀赋理论认为,由于各地区要素禀赋不同,产生比较优势,并出现了专业化生产。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产业的区位选择取决于劳动力、技术和自然资源等外生资源禀赋,各区域根据比较优势进行分工,降低贸易壁垒将会增强区域专业化和产业地理集中。某一区域要素禀赋优势越显著,则其生产成本相对越低,越能吸引企业进入,从而形成优势积累,进而推动产业集聚的自我良性循环机制。由于自然资源条件在空间上一般都具有不可移动性,从而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在质和量上都有很大差别。要素禀赋条件是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产业集聚过程中起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是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诱因。为了理解要素地区性差异,通常的办法是将要素禀赋理解为纯粹的地理特征。杜能的做法是,把肥沃土地的可获得性作为一种比较优势。一个地区的天然地理环境(气候、海拔、地势的起伏度、地形的复杂性、淡水资源的丰裕度、通往海洋的便利性、自然资源的储备等)也可能成为禀赋优势的来源(张培刚,2001)。从1987年美国制造业的集聚程度来看,多数产业均呈现出一定程度集聚态势,而且产业总是趋向于集中在自然资源充裕区域,产业能否会产生集聚主要取决于资源投入强度(Ellison&Glaeser,1997)。Kim用原材料所占比重来代表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研究表明,出于运输成本的考虑,多数企业总是倾向集中在生产原料丰富的区域,历史上许多产业集聚都是形成在靠近自然资源富集的地方。要素禀赋对欧洲工业布局有明显的影响(Briilhart&Trionffetti,1998)。中国学者张同升研究表明,1980年~2000年,中国省区分布的5个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地理集聚与当地的资源禀赋相契合。
原料奶的供应是制约乳制品生产的重要因素,也是乳制品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和根本性制约要素,在一定程度上,资源匮乏是制约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牛奶生产首先是奶牛的自然再生产,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资源条件的影响,温度、湿度、海拔等对奶牛的生产能力均会产生重要影响。中国乳业一直就有“得奶源者得天下”的说法,奶源的数量和分布是决定我国乳业供给进而决定乳业成长性的首要关键因素。原料奶的供应决定着乳制品的产量和质量,也决定着乳业集群的形成。内蒙古大草原位于北纬45度的天然养牛带,土壤肥力高,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优越的气候条件、饲草料条件和开阔地理空间为内蒙古乳业集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自然资源基础。
(2)市场需求因素
企业都愿意坐落在对其产品有巨大需求的地方(梁琦,2004)。每一个企业都认识到它的最优区位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它所供给的产品的需求,这种需求又依赖于消费者的分布,这意味着消费者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区位选择(Fujita&Thisse,2002)。新贸易理论的“源市场效应”理论认为,拥有大量市场需求的地区更容易吸引企业进入,而大量企业进入又反过来推动着该地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进而增强该地区产业的集聚。大规模的市场、众多行业集聚在一起的投入产出联系效应将提高行业规模生产程度,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如果一个地区消费者购买力强,那么对于消费品需求就会增多,会导致本地消费品价格上升,进而吸引企业进入这一市场,从而使企业在该地区集聚。同时,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也导致了工资上升,消费者的购买力进一步增强,进而产生地区工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源市场效应”是产业地理集聚演进中向心力的重要来源(克鲁格曼,1980)。从该理论可以推断出,企业偏好于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市场的扩大与地区企业数量表现为正相关的关系。基于收益递增假设,源市场需求效应得到了检验:在运输成本为零假设条件下,工业区位完全由要素禀赋所决定,生产与需求无相关关系;而在运输成本不为零的假设条件下,市场需求会引发相关生产者集聚,生产与需求体现为正相关关系(Davis,Wcinsein,1996、1998)。Holmes和Stevens认为较大的市场规模能够促进产业集中,并以此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整体市场需求的扩大为中国乳品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消费需求增长必将促进乳业集群进一步发展。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及对乳品营养价值的认可,我国居民对乳品消费需求迅速增加。城镇居民作为中国乳制品消费的主要群体,人均乳品消费支出由1995年的31.4元增加到2000年的68.57元,2010年人均乳品消费支出为198.47元。从食品消费的内部结构看,人均乳品支出占人均食品支出的比重由1995年的1.78%提高到2010年的4.13%。说明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用于乳品消费方面支出的总量和结构性比重都在增加。乳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超高温灭菌乳产品的引入,因之打破了原有乳品受运输半径的限制,扩大了液态奶的消费区域,加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各界对乳品营养价值的宣传,这使得需求量在短短几年迅速上升。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拉动了奶业快速发展和奶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市场需求增长是中国乳业高速成长的动力,国内市场需求可以给产业集群带来机会和创新的压力,促使企业更早察觉和理解新的市场需求并做出积极响应,使企业能够获得国外竞争者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3)交通运输条件
杜能在认识古典区位时,就对交通运输条件非常关注。在韦伯的区位模型中,交通条件作为最基本的考虑条件。胡佛将决定区域产业的基本因素归纳为:自然资源优势、集中经济和交通运输成本。新经济地理学将交通成本视为影响工业集聚的最重要影响。运输条件和成本直接影响到产业空间分布,便利的交通条件能使企业减少货物运输的成本,迅速抵达消费市场。优越的基础设施也有利于内外资企业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的运输效率,因此,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地区交易成本较小,交通运输费用是企业选址的重要参考因素。许多学者都强调产业集聚过程中运输成本的重要性。工业品在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运输成本影响着产业集聚(克鲁格曼,1991)。当运输成本上升时,产业集聚程度会减弱;当运输成本下降时,产业集聚程度会增强。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可以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发产业集聚的形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以后,贸易自由化使得运输成本降低,众多企业逐渐向美国及墨西哥边境地区集聚(Hanson,1998)。区域一体化可以降低区域内运输成本,因而产业可能会发生集聚(Venables,2000)。Duranton和Puga认为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市场效应和人力资本是导致经济活动集聚的重要因素。
乳制品生产对交通运输条件有极高的要求,乳制品产业集聚应更多的分布于交通条件优越的地区,以保障供应畅通、信息交流和商品流通。原料奶挤出后必须在短时间内送达乳品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原料奶质量即乳制品的质量。运输成本太高、交通不够便利的地区,即使具有生产和加工乳品的自然资源优势,也不可能转化为商品比较优势。只有便捷、高效的交通才能使自然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因此,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能显著降低乳品营运成本,从而提高乳制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效益,进一步推动乳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以内蒙古为例,到2007年内蒙古公路总里程138 610公里,公路网密度1 171公里/平方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到6 649公里,在总里程不断增加的同时,铁路运货能力明显提高。公路铁路通达程度的改善极大地提高了乳品运输效率,节约了企业的营运成本,有利于奶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4)平均企业规模
规模经济是以克鲁格曼(Krugman,1991)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对产业集聚过程影响最深刻的因素,国内许多学者也同意规模经济的重要性。按照藤田昌久和蒂斯(Masahisa Fujita and Thisse,2002)的观点,不同形式的递增报酬和不同类型的运输成本之间的权衡可以解释经济过程中的大多数集聚现象。企业的规模经济是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型关键设备作为固定成本投入,这些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一个相当大的份额,但是,随着产量的增加,此种固定成本投入会得到更大范围的分摊,从而使得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在公司集团层次(指拥有多个企业的公司)上,规模经济可能源于公司的跨区域管理信息系统、营销网络设施和研发投入等成本的分摊。在地区层次上,规模经济可能源于对公共设施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共享以及机构的地方性结网和知识外部性。通常情况下,规模经济大多是指单个企业层次上的规模经济,而公司集团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则可能涉及到多个地区,此种形式的规模经济应当不在新经济地理所考虑的范围之内。地区层次上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指马歇尔所说的外部性。地区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又可以分成两种:其一是技术上的外部性;其二是资金外部性。如果企业之间有知识溢出,那么,地区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就是指知识溢出或技术外部性(横向的非市场联系),这实际上就等同于学习效应。如果企业之间并没有知识溢出,而企业内存在巨大的固定投入(关键设备和科研固定投入)优势,则地区层次上的规模经济也可以通过单个企业的规模扩张而实现。资金外部性的规模经济主要是指通过企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市场关联)而实现的规模经济,此种规模经济更多地存在于由于企业相互靠近而产生的运输成本的节约中。许多学者非常强调这种规模经济。新经济地理所说的规模经济究竟与上述哪一种规模关系最密切并不是十分清楚的,不过,考虑到克鲁格曼拒绝将不太好测度的技术溢出效应引入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倾向,我们认为,至少克鲁格曼本人所说的规模经济可能是指与资金外部性和单个企业层次有关的规模经济。值得注意的是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也有可能存在横向规模和纵向规模的差别,前者通常是由于大批量大生产引起了成本分摊的下降,而后者则是由于企业内部中间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所引起的运输成本下降。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Henderson、Fujita和Krugman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家成功地解释了产业聚集现象。他们认为,由于报酬递增的存在,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企业的固定生产成本就会显著下降,即报酬递增,从而企业平均生产成本就相对较低,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并进一步扩大规模,也正是这种良性反馈促使产业高度集聚。Amiti对欧盟国家的工业地理集中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集中产业都是规模递增的产业,而且都使用高比例的中间投入品。因此,平均企业规模扩大会增加产业集聚度。
(5)科学技术水平(www.xing528.com)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产业集聚现象形成、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科技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和转变生产方式,促进产业格局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着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当代许多经济理论都强调非补偿的知识外溢的重要作用。许多学者在马歇尔原始思想的影响下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雅格布斯(Jacobs)、伯兰尼和提斯(Teece)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隐秘的知识”和“可编码的知识”的概念。 “可编码的知识”可以进行传播,“隐秘的知识”只有在相互邻近地区通过持续的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才可以被体会,不能被远程传播。“隐秘的知识”的共享被认为是集聚的一个重要原因。产业集聚一旦形成,就会诱发大量的渐进性技术创新,促进该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反过来也会逐步刺激创新,从而形成高效的区域创新良性循环系统。对国内外高科技产业集群研究发现,多数高科技产业集群产生都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有密切的联系。例如,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组成的科研体系所提供的科技人才支持是硅谷成为全世界知名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关键因素。吴安波等考察我国制造业集聚度变动趋势及其决定因素,结果发现技术溢出效应、经济开放制度对产业集聚有明显促进作用。
乳业是一个传统行业,技术创新使它焕发了青春。技术创新是影响乳品企业集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进步是乳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因,为乳业集群提供科技支撑。对我国乳业集群产生重要影响的技术是乳品加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液态奶市场主要以巴式消毒奶为主,保质期仅仅3天~7天,对冷链设施也要求极高,销售半径一般不会超过300公里。我国冷链设施的不完善,液态奶市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相应地,乳品加工企业也按优劣势自动分成了两个阵营:上海光明、北京三元等“城市型”乳品企业依托市场优势,产品以巴式消毒奶为主,而远离消费市场的内蒙古伊利集团、黑龙江完达山等“基地型”乳业企业,主要是依托奶源资源优势,生产易于储运的奶粉等干乳制品为主,两类企业各自围绕着自己的市场发展,很少有交叉竞争。但是,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引进超高温灭菌技术和无菌包装技术生产超高温灭菌奶,使常温下保质期可延长到4个月~6个月。正是超高温灭菌技术的应用,彻底突破了传统巴式奶受冷链和销售半径的限制,液态奶市场的区域分割状况被完全打破,全国乳品统一市场得以形成,为蒙牛、伊利、完达山等“基地型”乳品企业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乳品市场同“城市型”乳品企业竞争创造了技术上的可行性,为乳业集群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6)历史产业基础
产业历史基础对乳制品产业集聚化程度产生影响。我国的北方地区如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陕西等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具有对乳制品的消费习惯,因此这些地区的乳品工业具有良好的历史产业基础。如果一个地区长期专注于乳业的发展,必将在乳业知识和技术方面有所沉淀,形成当地不易移转的隐性知识,成为当地重要的产业文化资产。我国的乳业大区内蒙古具有古老的草原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消费乳制品的习惯,这为草原乳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消费者,同时也为乳品企业蒙牛和伊利的发展准备相应的产业技术工人。另一方面,内蒙古悠久的畜牧业发展历史,为当地集聚了大批畜牧业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才,拥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生产技术骨干。如内蒙古的胚胎移植技术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农业部在内蒙古启动了万枚高产奶牛胚胎移植富民工程,通过生物技术扩大高产奶牛繁育核心群。
(7)地方政府产业政策
在产业集聚研究时,新经济地理学在新古典分析框架下将制度作为外生变量,考察制度为既定条件的资源要素配置,从根本上排斥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并诱发经济行为的变化,进而改变资源配置格局的经济机制。在著名的新经济地理学家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中就考虑没有制度这一因素的作用,所以新经济地理学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几乎没有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金煜、陈钊、陆铭认为,产业集聚的研究不能忽视经济政策的作用,而经济政策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既可能是通过经济地理因素起间接作用,也可能是直接对产业集聚产生作用。事实上,产业的形成、发展乃至集聚都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政府的产业政策对产业集聚区的形成至关重要。政府制定的各种政策,包括产业政策、科技发展政策、投资与贸易政策等。制定产业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资源配置的均衡与效率问题。产业政策作为政府行为手段,其主要作用是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产业作为社会经济运行基本组织体系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是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实现产业增长、结构调整和优化、效益的提高,但是我们知道市场功能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产生资源配置机制的缺陷而造成市场失灵。为此,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导的条件下,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对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空间布局以及社会资源分配进行宏观调控、协调产业活动。
根据产业经济理论,产业政策体系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并需要调动金融、财税等政策协调配合实施。产业政策的具体形式包括制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产业加快创新和升级、制定促进产业集聚的发展规划等各个方面。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已经成为当前产业政策关注的重点,多数国家已经认识到产业集群对于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并把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创新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联合国《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产业集聚优势已经超越了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导向的主要力量。
在发展中国家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环境下,产业政策具有实施赶超战略、增强产业竞争力、推进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展的作用。产业政策在产业的增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政府既可以通过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也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集聚,甚至调控产业集聚的规模与方向。在经济转轨和体制转轨的进程中,政府能够支配经济活动巨大的资源,又有制定规章的权力,地方政府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变成产业集聚的主要驱动力。政府的产业政策在乳制品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例如,2003年,农业部组织制定并实施了《奶牛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把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7省市区划为奶业优势省(区、市),由于有着良好的产业政策引导和资金引导扶持,优势区奶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优势区域省份奶牛存栏603.9万头,比2002年增长0.9倍;奶牛存栏占全国奶牛存栏总量的49.5%,比2002年增加0.8个百分点;牛奶产量2 140.3万吨,比2002年增长2.1倍。成年母牛单产达到5 900公斤,比2002年增加2 000公斤;2007年,优势区域奶牛养殖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占全国的59%,户均现金收入3 940元。伴随着奶业的快速发展,乳品加工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国乳制品产量1 787万吨,其中优势区域占54.2%。据统计,2006年优势区域拥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乳制品加工企业256家,比2002年增加了30%;2006年销售额达629.75亿元,占全国乳制品销售总额的60.5%;销售额年均增长31.22%。优势区域基本形成了支撑全国乳制品生产、新产品研发和相关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基地。
第一轮《奶牛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促进了我国乳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国家农业部制定了《全国奶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选择大城市郊区的北京、上海、天津;东北的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华北的河北、山西、河南、山东,西北的新疆、陕西和宁夏13个省(区、市)的313个奶牛养殖基地县(团场)作为奶牛生产优势区域。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是乳制品产业集聚发生和获得动力的一种重要的机制。以内蒙古为例,当地政府非常重视乳品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加快乳业的发展,这极大地推动了乳业产业集群的成长。
(8)开放程度与地方保护主义
我们在研究产业集聚时,研究对象基本上是封闭经济体,很少考虑经济开放和国外市场的存在,可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开拓国外市场已经显得日益重要,封闭经济使得国内市场以及厂商之间投入产出的关联性有所减弱。美国的经济地理学家克鲁格曼是早期研究产业集聚和对外贸易关系的学者,通过将区域模型、城市模型以及国际模型的综合,从理论上得出结论:对外贸易发展在总体上促使制造业活动变得更加分散,同时也促进某些产业产生集聚。波特认为,出口是国内市场需求的延伸,可以有效推动产业集聚,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有关对外开放和产业集聚关系的问题,经验性研究已经日趋成熟,结论基本趋向于一致:对外开放的加快,使得企业可以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促进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开放的经济政策有利于促进产业分工,提高区域专业化水平,从而促进产业集聚,而保守的政府行为容易阻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从而阻碍产业集聚。加入WTO以来,我国乳业国际化的过程已经明显加快,乳制品的进出口额都在连续上升,在未来,开放程度将会成为推动产业集聚的重要原因。
地方保护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地方政府可能对一些特定的产业进行保护,而该地区在这些产业中并不一定具有竞争力。在空间经济中,不完全竞争厂商的市场权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能够从地理结构和空间距离中所获得的租金的影响力。Bai et al.的实证研究显示,地方政府常常出于税收原因对本地产业进行保护,使其免遭其他地区同类企业的竞争。在联邦民主制度下,地方政府对本地产业保护的程度和方式可能取决于地区内各个利益集团的影响力和选民的投票程序。在中央集权统治制度下,考虑到地方官员的升迁机制和业绩评估体系的特殊性,地方政府对本地产业实行保护的动机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Bai et al.表明,地方政府可能有动力对作为他们的政治权力基础、私人收入来源的国有企业或其它有密切联系的企业提供保护。Jin,Qian and Weingast证明,地方政府官员可能和当地有较深的渊源,他们可能从本地的职位上升迁上来,因而具有较好的本地信息和地方关系,他们可能对促进本地的繁荣更加尽心尽力,但也更容易被本地利益集团所争取。由于地方保护的措施可能多种多样,并且可能是相当隐秘的,因此,它对于产业分布的具体影响也是相当微妙的。但大多数作者都同意,地方保护阻碍了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削弱了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不利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形成专业化分工,也不利于获得规模效益,因而往往是市场无序竞争的根源之一(李善同、刘云中、陈波,2004)。白重恩研究表明,在中国的各个地区之间和地区行业之间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地方保护,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市场的地方保护程度甚至有所增强,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9)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
迈克尔·波特从竞争优势出发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表明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特色产业之说以能持续创新与升级,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和相关支撑产业。Venable在两部门——两区域模型中引入垂直的前后向联系部门,研究证明产业纵向练习导致空间集聚。Redding和Venuble运用101个国家截面数据验证了经济地理的结构模型,研究表明市场准入和供应来源能显著解释单位资本收入的区质变化。乳业产业集群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以核心企业为龙头,其他相关企业配套协作的专业化分工系统,或者说是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呼和浩特市凭借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种植玉米、养殖奶牛,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基地扶持农户的联动产业链条。比如以蒙牛为龙头,就有进行产业配套的企业有包装纸箱生产企业高氏纸业、盛都纸业包装印务、盛乐包装、昭君集团成品包装公司,轻工机械及维修企业九强机械,饲草种植企业华蒙金荷集团,提供胚胎移植技术的大正美联受体牛胚胎移植基地,塑料吸管制造企业新基业塑胶,丰华热力、大通自来水、黄山大酒店、工商银行营业所等配套企业和服务组织。随着伊利、蒙牛、奈伦乳业的发展,呼和浩特印刷包装业已经身处西部的北方城市前列,其数量规模、设备和技术先进性,直追东部发达地区。这说明了内蒙古的乳业产业集群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配套优势,缩短了物流链条,保证了产品的多样性和质量,使得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大大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