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合理布局乳业生产,农业部根据不同区域的市场、资源、加工条件等,将乳制品工业分为五大区域,分别是东北内蒙古产区、华北产区、西北产区、大城市产区和南方产区(东北乳业产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华北乳业产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西北乳业产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南方乳业产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大城市乳业产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为了能够清晰地认识我国乳制品产业区域聚集地的分布情况和区域转移的态势,本文给出了乳品工业五大区域及产值份额,见表3-5。
表3-5 中国乳品工业五大区域及产值份额 单位:%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奶业统计资料》与《中国奶业年鉴》测算得出。
中国乳制品产业的区域分布与中国奶源生产的布局及消费市场是分不开的。按照“合理利用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城郊型与基地型乳业协调发展”的乳品工业布局原则,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我国乳品加工业的布局主要有基地型(资源依托型)和城郊型(临近市场型)两种,在空间分布上已经形成了五大区域。表3-5的数据说明,我国乳制品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内蒙古产区、华北产区及西北产区,2010年这三个地区的乳制品产值占全国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9.70%、22.44%和21.46%,三个地区的乳制品加工业产值占全国的83.60%,可见在我国乳业的重要地位。东北、华北、西北乳制品工业区已经成为我国乳制品工业的主要基地,具有国内领先的乳品加工企业和知名品牌,内蒙古伊利和蒙牛、黑龙江完达山、北京三元、山东济南佳宝等乳业龙头企业的快速扩张,带动着区域乳品制造业的发展。同时,东北、华北、西北乳制品工业区已经初步形成区域产销一体化格局,也是乳制品行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区域,乳制品行业正在进入成熟阶段。
东北内蒙古乳品加工业布局属于资源依托型,以内蒙古、黑龙江最为典型,这一区域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奶源基地和主要的乳品加工业基地,奶牛存栏量大,饲草料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生产成本低,充足的奶源为乳制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华北产区是我国新兴的奶牛优势产业区和奶源生产基地。地理位置优越,饲草料资源丰富,加工基础好,属于市场与基地结合型乳业产区。1998年~2007年,这一区域的乳制品工业产值呈明显上升趋势,但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河北的乳业龙头企业“三鹿”破产,使整个河北的乳业遭受重创,从而使华北产区的乳制品工业产值下降明显。大城市产区奶牛养殖现代化水平高,奶牛单产水平高,消费市场大,加工能力强,是城郊型乳业产区,但环境压力大,饲草料资源紧缺。1998年~2010年乳制品产值份额下降明显,由1998年的17.28%下降到2010年的8.46%。在三元、光明乳业等大型乳品企业的引领下,大城市乳制品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西北和南方乳品加工业布局的特征相对不太明显,局部地区属于市场临近型,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银川、成都、南京等省会城市较为典型。西北乳品工业产区耕地较多,奶牛养殖和牛奶消费历史悠久,1998年~2010年乳制品工业发展比较平稳。南方产区由于奶牛饲养数量少,奶类产量低,乳制品加工业基础薄弱,行业尚处于成长期;但该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人口密度大,是牛奶的主要消费地区。在1998年~2003年的产值份额下降明显,2003年以后,在产业政策推动和乳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南方乳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
1998年~2010年我国前10名省市(区)的乳制品产值份额一直在80%左右,因此对前10名省份的排名及所占比重进行分析,以便深入分析乳制品业的区域集聚状况,见表3-6。
表3-6 中国乳制品业产业规模占前10位的省区及产值份额 单位:%(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食品工业年鉴》与《中国奶业年鉴》。
从表3-6可以看出,我国乳品制造业产业集聚地区比较稳定,中国乳制品产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1998年~2010年,我国整个乳制品产业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山东、河北、广东、上海、陕西等地区。2007年以后,前5位稳定在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东和广东5省区,其中内蒙古一直稳居第一的位置,占到产值份额的20%左右。这些省份因具有发展乳品产业的优势因素,促使它们在我国的乳品制造业上表现突出,因此我国乳制品产业主要是集聚在这些地区。我国大型乳制品企业多数云集在这些省区,内蒙古伊利、蒙牛,黑龙江完达山、飞鹤乳品,山东济南佳宝,广东雅士利,西安银桥等乳业龙头企业的快速扩张,带动了区域乳业发展。
为了对产业区域集聚发展水平作深入分析,我们计算了1998年~2010年31个省市区该产业的区位商,见表3-7。
表3-7 1998年~2010年中国各地区乳品制造业区位商
续表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食品工业年鉴》与《中国奶业年鉴》。
表3-7显示,1999年~2008年,中国乳制品产业已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2010年,区位商超过1即在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主要有内蒙古、黑龙江、河北、陕西、北京、湖南、西藏、宁夏、新疆等地区。从变动趋势来看,在1998年~2010年间,这几个地区的区位商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区域集聚现象明显。表3-7的数据显示,10年来各区域的产业集聚优势不断调整,2003年内蒙古乳品工业产值首次超过黑龙江,开始位居第一,近年来区位商均是行业领先水平,产值份额占到20%左右,内蒙古伊利、蒙牛集团已经成为我国市场份额最大的两个企业,乳业逐渐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上海、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区比较优势有所减弱,但由于其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乳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依然保持一定的产业规模。西藏、新疆作为我国的重要奶源基地,奶牛养殖和牛奶消费历史悠久,产业竞争优势近年来逐渐开始显现,2003年开始区位商大于1,伴随着产业规模的持续增加。辽宁的区位商呈不断上升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有望发展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陕西、宁夏的区位商在10年间虽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来看,比较优势相对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