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章中,我们通过整理相关数据,对2000年~2010年间中国乳制品产业的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关于中国乳制品产业发展演进与地区分布的一些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乳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显,经历了缓慢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乳业调整时期,而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2000年~2010年间,中国乳制品产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以“三聚氰胺”事件为转折点,2008年以后基本处于恢复期,乳业发展增速趋缓。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市场条件,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在市场机制的导向下,逐渐形成了乳制品生产优势区域,并且区域集中度不断提高,乳制品优势区域的形成,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对促进奶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从乳品结构来看,乳制品产品结构变化较大,2010年液态奶所占的比重达到85.47%,干乳制品的占比为14.53%;而液态奶主要以灭菌乳为主,约占到液态奶产量的62%。随着中国乳制品业的快速发展,乳品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强强联合等多种资源整合方式,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10年销售额排名前十名的乳品企业销售额占全国总销售额的比重达到44.74 %,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力提高了产业集中度。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使得政府部门更加重视乳品质量的监管,为规范乳业的健康发展,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条例来规范和促进我国乳业发展,为中国乳制品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保障,同时也保证了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随着中国乳制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比重呈现逐年上升。城镇居民作为中国乳制品消费的主要群体,乳品消费支出由2000年的68.57元/人提高到2010年的198.47元/人,其所占城镇居民食品支出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3.50%提高到2010年4.13%。2008年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对乳品的消费跌幅较大。从未来消费趋势来看,尽管城市居民仍然是乳制品消费的主体,但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并且近年来农村居民对乳制品消费增长速度明显,因此农村人口的乳制品消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由于消费习惯、收入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乳制品消费地区差异明显。北京、上海、重庆和天津等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乳制品消费量较高,由于受消费习惯的影响,北方地区的青海、宁夏、山东、陕西、新疆、甘肃等奶业大省的人均消费量均超过了乳品平均消费水平。
我国是乳制品生产大国但却是贸易小国,2001年~2011年中国乳制品进口持续增长,进口额从2.2亿美元增长到26.2亿美元。乳制品中进口量最大、增速最快的是奶粉。2000年以来中国乳制品贸易总体规模的不断上升,这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直接的关系,同时,民族乳企的发展壮大也是乳制品贸易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2000年~2010年乳制品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2.98个百分点,除2007年和2008年乳制品出口额分别为2.42亿美元和3.02亿美元,其余各年份乳制品出口额均不足1亿美元。目前我国目的地已增加到120个,但香港一直是我国内地乳制品的主要出口地,2000年~2010年出口香港的比例多数年份在70%以上。近年来乳制品出口量出现下降趋势,乳制品贸易逆差特征明显,乳制品贸易净进口量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乳制品逆差逐年扩大的趋势进一步表明,我国乳制品国际竞争力相对较低,乳品企业海外市场的开拓能力较弱,我国乳制品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注释】
(www.xing528.com)
[1]刘成果:《中国奶业年鉴2011》,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版。
[2]中国奶业协会信息中心:“2012年中国乳业市场数据及分析”,载《中国乳业》2013年第2期,第62~69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http://baidu.com/view/2826719/htm.
[4]张利庠等:《2010中国奶业发展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139~141页。
[5]张利庠、孔祥智、王俊勋、周海川等:《2010中国奶业发展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139~14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