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学者结合中国近年来越发明显的产业集聚趋势,运用数学模型和实际案例,对中国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较为丰富的实证分析。
孟庆民提出了产业集聚实证研究的一种分析框架,以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实证性分析。
徐康宁和冯春虎对中国28个制造业地区集中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产业向地区集聚的特征已经十分明显,并且呈不断强化趋势;不同产业的地区集中度高低程度不同,东部沿海地区在大多数产业中占绝对主导地位。
梁琦利用克鲁格曼的集聚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制造业集聚与分散进行了实证研究,计算了2001年中国171个制造业三位数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并和Krugman计算的美国106个三位数制造业的基尼系数进行了比较,整体来看,美国1991年三位数制造业的空间集中程度高于我国2001年三位数制造业的空间集中程度。
罗勇和曹丽莉[55]利用Ell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行业1993、1997、2002、200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路江涌和陶志刚依据1998年~2003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利用EG指数考察了中国1998年至2003年间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的发展趋势,并进行了有效的国际比较,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的行业区域聚集程度处于上升阶段,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行业区域集聚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这表明我国制造业的区域聚集程度会在一定时期内进一步上升。
杨洪焦等对我国18个制造行业1988年~2005年的聚集度进行了测定,对各制造业的长期集聚趋势进行考察,得出我国制造业集聚度的整体水平较高,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呈U型曲线。(www.xing528.com)
范剑勇,石灵云[56]将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视为产业外部性的重要来源,利用2000年、2004年省级层面制造业四位数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产业外部性、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阶段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外部性均表现为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而且产业内集聚效应高于关联产业集聚效应。同时,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石灵云[57]采用2000年~2002年中国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的面板数据资料,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内,结合中国的现实经济特征,详细地考察了中国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比较优势始终是产业集聚的前提基础,且中国的比较优势依然体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规模经济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相对集中,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而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阻碍了产业集聚的发展。
高小玲,梁威[58]利用2003年~2008年中国制造业30个分行业的数据,基于规模经济、技术、创新及公共权力视角,从总量与增量两个层面,探讨制造业产业集聚模式发展效应及其形成机制。实证结果显示,产业集群对中国制造业产业成长有显著影响,同时市场的经济开放程度、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外资的进入以及规模经济是制造业产业集聚的主要驱动因素,地方保护权力制度、技术与知识的外溢则对产业集聚产生阻碍作用。
张水峰[59]等基于1998年~2010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长短期互为因果关系;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产业集聚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原因,但短期原因不成立,而经济增长在长短期内都不是产业集聚的原因。
敬莉,张晓东[60]采用空间基尼系数指标,对西北五省区27个行业2003年~2010年的行业空间集聚情况进行了测定,归纳出了交通设备制造业等集聚程度高的行业,并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代表行业分析产业集聚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变动幅度大小不一,加权平均空间基尼系数的总体变动趋势处于“倒U型”的下降阶段,产业集聚程度与工业发展有很强的相关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