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图在清初有了历史性的跨越,出现了近代最先进的实测地图。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清廷启动了重绘大清地图的工程,历时10年之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皇舆全览图绘制完成,使其成为中国第一次经实地勘测绘制的全国地图。
皇舆全览图不仅很大,而且很准。此图以北京为零度经线,建立了以地圆为基础的经纬坐标系统。以纬度5度为一排,南北共分为八排。所以,此图也称《康熙八排图》。康熙旨谕各王子督办或让其亲自测量各地的经纬度,并提出“里”合地球经线一度的规定,为测绘全国大地图制定出统一标准。这幅全国地图描绘了康熙时的大清疆域,东起大海,西到葱岭(9),南至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版图面积大约有1 30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实测面积最大的国别地图,这也开启了清朝航海图的“全图”时代。
清道光六年(1826年),清廷实行了漕政改革,由河运漕粮改为雇商海运漕粮,这是清朝漕运制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变革,史称“南漕海运”。
在开通海上航线上,几个江西婺(wù)源人做出了杰出贡献。一是婺源的嘉庆进士齐彦槐(10)受漕运总督魏元煜(11)的赏识前往上海调查沙船及海运情况,并写出了重要的调研报告。其次子齐学裘将父亲遗稿及自己所写的文章编成《见闻续笔》一书,为后世研究这段历史留下了重要史料。还有一个婺源人,他就是海运全图的制作者胡振馨。在海运全图的卷首钤(qián)有“婺源清华胡氏家藏书章”“家在黄山白云间”等朱印,这些印文表明,此图带有浓重的家族色彩。事实上,这张图的原创是胡振馨的父亲,原图绘于道光六年(1826年)。清同治六年(1867年),婺源人胡振馨依据其父当年所绘之图,摹绘海运全图。
海运全图为上东下西,左北右南,采用“计里画方”法绘制,“每方二百里”。图为纸本彩绘,图纵长47厘米,横长141厘米。图的陆地部分采用传统的形象绘图法,其他要素均用符号分类表示,如行政区划的州、府、县、村;图的海上部分,由南向北标示出黑水洋、清水洋、绿水洋,如图4-24所示[18]。此古代三洋名表示的就是今天的东海、黄海和渤海。由于明清海禁,民间多为平底沙船,鲜有尖底海船,所以,其清朝海运也是用沙船沿海岸线航行。因此,整个航线是沿着海岸线分成六段,各段航线里程及周围地理概况均用文字详细加以说明,并分列于所对应海域的地图上端,航道险恶地段的沙洲与岛屿尤其受到重视,都被特别标示出来。(www.xing528.com)
图4-24 海运全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海运是古代中国国内运输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海运图却是明朝以后才有的一种少见专题航海图。此图虽称“全图”,但实际上并不全,一是只绘了国内东南航运线,没绘西南航运线,世界海运航线更不在其中。它准确的名称应该是南漕北运海图。不过,就其实际应用而言,算得上古代经济地图的精品,是一张很有实用价值的航海图。
道光六年(1826年)的漕政改革不仅产生了海运全图,同时,也使这一类地图应运而生,江海全图是稍晚一些年头绘制的同类地图作品。
江海全图是一幅近海航运图,图从右向左展开,地图方位大约为左北右南,上东下西,实际上由于海岸线的曲折,所以,它并不代表真实的地理方位。该图卷以传统方式展现浙江、江苏、山东、直隶、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数省的海岸线,右起自浙江省宁波甬江口、普陀,左止于盛京省鸭绿江口(高丽沟子),上方(东)标出高丽国。此图大约绘制于19世纪中叶,纸本彩图,未注比例,长卷裱轴,纵长84厘米,横长134厘米,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