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历程,漕运或可认为是中国航海管理重要起源之一,漕粮海运亦孕育了中国古代航海保障事业的萌芽。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措施,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漕运始于秦代,初时,“随事立名,沿革不一”(1)。三国时期,曹魏政权设置监运谏议大夫,漕运管理首次出现专职官员。晋初,设大司农护漕掾(yuàn)、督水使者督理漕运。唐朝杜佑(2)的《通典·职官》(3)记载:“晋武帝省水衡。置都水台,有使者一人,掌舟航及运部,而河堤为都水官属。”(4)由此,“都水台”应是中国历史记载最早的航海管理机构。
唐初,唐玄宗为加强漕运管理,任命陕州刺史李杰(5)为陕州水路发运使,督理漕运,“漕运之有使,自此始也”(6)。宋朝,漕运体系日趋成熟,职业化漕卒队伍渐成漕运主力。
元朝,丞相伯颜(7)首开中国漕粮海运先河。至元二十年(1283年),设海道府,负责接纳海道粮、点阅粮船、监督起航,其下所属各所千户轮番下海督运。海道府为克服海道运输困难,接受船民建议,在长江口西暗沙嘴以及江阴州界内巫子门等多处浅滩,设置指浅船舶,其上竖立旗缨,指引粮船避浅通航长江口;接受监察御史建议,在天津直沽海口处高筑土台,“竖立标望于龙山庙前”(8),春夏两季运粮时节,昼则悬幡,夜则挂灯,作为引导粮船入河的“车望”,以防其被沙涌淤泥所损,此为中国历史官方机构履行航海保障职责的最早记载。(www.xing528.com)
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任命武官陈瑄(9)为漕运总兵,统领官军督查海运,兼理航海保障职责。为降低海运风险,陈瑄在沿海地区修建防海卫所,增设航行标志,白天用标旗,晚上用灯光,指挥粮船安全航行。此外,他还专门为粮船建立避风场所,并多次探测海运航路。永乐十年(1412年),陈瑄奏请“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既成,赐名宝山,帝亲为文记之”(10)。“昼则举烟,夜则明火”,引导船舶进出长江口。永乐十三年(1415年),陈瑄听闻运河中漕船常有搁浅,于是“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设立浅铺浅夫,指引牵挽漕舟驶出搁浅地带。
清道光年间,清廷决定重启漕粮海运。乃由两江、山东、直隶督抚转饬沿海水师提镇,各按讯地,多拨哨船,分派武官士兵巡防护送,夜间于岛屿处多挂号灯,日间多树号旗,指引航向[1]。轮船招商局成立后,漕粮改用轮船承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