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船舶海洋气象导航处于气候气象导航阶段,主要在气候学方面不断积累资料,航线的拟定也主要根据气候资料。1806年,水道测量专家弗朗西斯·蒲福海军少将通过观察海面现象进行主观测量风速并发明了蒲福风级表,后来蒲福风级表也成为目前世界上通用的风级划分标准。该风级表根据风对地面(或海面)物体影响程度拟定0~12级,共13个等级,又称“蒲氏风级”。其最开始用于海面上,是以航行的船舶状态及海浪为参照,后来也适用在陆上,是以烟、树叶及树枝或旗帜的摇动为参照。蒲福根据风力对海面状况、船舶航行及对陆地上各种物体的影响程度而将风的强度从弱到强划分为0~12级。后来在我国,中国气象局于2001年下发《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以蒲福风力等级将12级以上台风补充到17级。13~17级分别对应的是台风的风级:13级为37.0~41.4米/秒;14级为41.5~46.1米/秒,15级为46.2~50.9米/秒,16级为51.0~56.0米/秒,17级为56.1~61.2米/秒。1974年琼海7314号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73米/秒,已超过17级的最高标准,称之为18级,这也是国际航海界关于特大台风的普遍说法。蒲福风级表(见表3-1)是航海人员判断气象海况的重要依据,也是记录航海日志的重要参考,至今航海上仍然普遍使用蒲福氏风级描述不同风速。
表3-1 蒲氏风级表
20世纪初,人们开始关注灾害性天气,比如大洋上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即热带气旋。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力达到12级(即64节或以上,32.7米/秒或以上,又或者118千米/时或以上)称为飓风(hurricane)。但是在西北太平洋地区(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则称之为台风。关于“台风”一词的由来,可谓众说纷纭,大体分为两种,即外来说和源自汉语说。其一,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台风这一名称。可见该词是外来词。并考证说,希腊单词typhoon既是风神的姓名,又是意为“旋风、台风”的普通名词,被借入到阿拉伯语,再传入印度,并被英语借用,再传入中国。其二,据《福建省志》记载:“风大而烈者为飓,又甚者为台。飓常骤发,台则有渐。飓或瞬发倏止,台则连日夜或数日而止。大约正二三月发者为飓,五六七八月发者为台。”当时台湾及东南亚就已经有西方殖民生活,将外文词typhoon带到了台湾,加上大陆人看到登陆的台风都来自台湾方向,于是就称台风。
台风(见图3-19)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对船舶航行和锚泊构成极大威胁,严重威胁航海安全。越靠近台风中心的位置,风力越大,破坏力越强,平均直径约为45千米的台风的破坏性是巨大的,常常是暴雨如注,狂风肆虐。但有趣的是,在台风中有一处地方却风平浪静甚至可见蓝天,那就是台风中心区域,也称为台风眼。另外对于台风的命名,也颇有意思,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首次给台风命名,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为了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台风的命名,多用“温柔”的名字,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妮妲”,为泰国的女士的名字,也有如茉莉、玫瑰等花名。一方面是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另一方面因为台风的到来,会带来充沛的雨水,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地的旱情,改变当地的高温现象,并非彻底的“大凶大恶”。一旦某个台风到来给当地人们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声名狼藉后,那么受灾地所属的成员国就可以申请将该名字从命名表中删去,换言之,它就会永久占有这个名字,后面再也不会出现相同的,而空缺的名称则由原提供国或地区再重新推荐。
图3-19 台风示意图[13]
我国海浪报告始于1966年,涉及的海浪观测遵循的是国际标准。海浪等级是以海面肉眼所见状况而分的。2020年我国参考国外海浪波级划分和国内使用现状制订了海浪等级标准。国际海浪分为0~9级(见表3-2),分别为无浪、微浪、小浪、轻浪、中浪、大浪、巨浪、狂浪、狂涛、怒涛,浪高超过20米为暴涛。
表3-2 浪级表
19世纪最著名的气象航海学家马修·方丹·莫里于1840年首次整理出逐月地球各大洋的气候风向图。迄今为止,航海者们所使用的分月、分海区的“航海图”就是从莫里的第一幅海图发展起来的。1853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会议确定了气象在航海中的地位,莫里的“航海指南”被译成多国文字,促使航海气象有了飞速发展。19世纪后半叶进入蒸汽动力船时期,随着气候资料的不断积累,已经逐步统计分析出各种气候图,以莫里的海图资料为基础,逐步发展成为季节性推荐航线,这就是所谓的“气候航线”[14]。19世纪末,随着传真技术的发展,气象传真开始应用于气象广播。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加大了在科技方面的投入,1965年前后,我国试制出第一代117型气象传真机。1974年10月,中国第一个无线气象传真广台开播。气象传真把绘制好的天气图及照片通过扫描基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线路进行点对点传输,并在目标传真机上以记录的形式复制出来,以便用于各项业务当中。传真气象图是指采用传真技术传输的气象图。
(1) 《诗经》,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2)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www.xing528.com)
(3) 《夏小正》,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录农事的历书,收录于西汉戴德汇编《大戴礼记》第47篇,在《隋书·经籍志》首次出现《夏小正》单行本。本历书可窥见先秦中原农业发展水平,保存了古代中国的天文历法知识。撰者无考,一般认为成书时间为战国时期、两汉之间。
(4) 《礼记·月令》,全名为《礼记·月令第六》,是两汉人杂凑撰集的一部儒家书。内容分为“孟春之月”“仲春之月”“季春之月”“孟夏之月”“仲夏之月”“季夏之月”“年中祭祀”“孟秋之月”“仲秋之月”“季秋之月”“孟冬之月”“仲冬之月”“季冬之月”共13篇,是现存最早、最完整记载有关一年十二个月昏旦中星观测记录的历史文献。
(5) 出自宋朝孔平仲《孔氏谈苑》,大理寺少卿杜纯云:“京东人言‘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言雨后朝晴,尚有雨也。须晚睛,乃真晴耳。”
(6) 《尚书》,我国古代的历史文献,记录从尧、舜开始,到夏、商、周三代的资料,展示了古人(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基本观念与实际作为。《洪范》阐发了一种天授大法、天授君权的神权行政思想,这对形成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哲学理论,以及以王权和神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理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7) 义净,635—713年,唐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另一说是范阳(今北京城西南)人,俗姓张,字文明。于咸亨二年(671年)经由海道(今广州),取道海路,经室利佛逝(苏门答腊巴邻旁)至天竺(今印度),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南沙群岛有义净礁以示纪念。
(8) 室利佛逝国(音译自梵文Sri Vijaya),东南亚古代最强大的王国之一,是第一个势力范围遍及整个马来群岛的王国,8—10世纪曾是大乘佛教的主要传播中心。宋朝后,中国史籍改称三佛齐王国(Samboja kingdom)。
(9) 成寻,1011—1081年,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天台宗僧人,人称善慧大师。1072年,携带圆仁慈觉大师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裔然法济大师的《入宋日记》,搭乘宋商孙忠船入宋,留宋九年。
(10) 国子博士,学官名。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立国子学,始立国子博士,始置一员,限取履行清淳,通明经义者担任,如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
(11)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 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