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由于航海事业大发展的需要,造船业空前兴盛,出现了很多造船中心,造船水平明显提高。汉武帝时,“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另有记载,汉武帝“作豫章大船,可载万人,船上起宫室”。虽不足完全凭信,但也足见汉船体势之大。这样的大船,需要众多的船员一起操驾才能行进。汉船的另一个特点是操纵与推进设备齐备,操纵方法更加复杂,因而船员分工进一步明确。
桨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船舶推进设备,随着船舶形制的发展而变化,形态也不断改进和变化。最早的桨为短桨,即“楫”。由于短桨入水较浅,难以产生足够的推进力,人们就不断地将之加长加宽,使短桨变为长桨,而划桨的姿势也由坐姿变成站姿。由于长桨较短桨重,提在手里不方便,于是又在船舷设置了桨柄孔或支架作为支撑点,使长桨具备了杠杆的性质,划动时更加省力且高效。长桨可以推进大型船舶,在秦汉时期应用十分普遍,从出土的西汉船模可以看得很清楚。在出土江陵西汉船模的墓葬中,还发现了一些竹简,其中一片上有“大舟皆口二十三桨”的字句。一艘船桨手就有20余人,可见当时船员需求之盛。
橹是汉代船舶推进工具中的一项重大发明,比桨具有更高的效率。橹可以连续工作,避免了桨出水所做的虚功。东汉刘熙在《释名》中说:“在旁曰橹。橹,膂(lǚ)也。用膂力然后舟行。”橹和长桨都须有一个支点,但使用上却不同。用桨时要“划”,用橹时要“摇”。这是因为两者的力学原理不同,操作手法大相径庭,所谓“纵曰橹,横曰棹”。摇橹比划桨提高功效的同时,还能控制船舶驶向。从文献记载可以推断,橹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至汉代,摇橹更成为一种成熟且普遍运用的驾船术。
中国最古老的风帆始于殷商时期,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演进,到秦汉时期已经十分成熟。可以想见,秦皇汉武的海上巡游、徐福东渡日本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如果不利用风帆获取巨大的自然界动力是不可能完成的。《释名》对“帆”做了定义:“帆,泛也。随风张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有学者明确指出:“最晚从汉代起,在中国就有相当成熟的驶帆技术,从而使中国的帆船能够跨越海洋,领先于全世界。”风帆操纵技术复杂,需要专人负责。(www.xing528.com)
舵是控制和操纵航向的属具。在小船阶段,划桨手可以同时较为轻易地控制航向。但发展到多桨的大船阶段,众多桨手兼顾控制方向需协调完成,促使船舶推进和掌握航向出现分工,尤其是位于船尾专事操纵航向的桨手。长沙、广州和湖北江陵出土的3艘汉朝船模,船尾都设有一名桨手,其作用就是控制和操纵船的航向。这种设于船尾用以控制航向的桨通常称为操纵桨。操纵桨不断演化,增加桨叶的面积便于控制航向,又逐渐产生了船尾舵。《释名》中对舵的位置和作用做了明确的说明:“其尾曰柂。柂,拖也,在后见拖曳也。且言弼正船使顺流不使他戾(lì)也。”舵手职责重大,往往在舟师的指示下工作。
船有行即有止,止则需用锚具。最早的锚为石锚,称为碇,以藤索之类绑缚石块,利用石块重量驻泊船舶。秦汉时期,原始的石锚有所改进,木石锚在航海实践中逐渐产生。这种新型锚具以石块为锚体,缚以木棍为爪,入水后石块加速锚具沉底,木爪抓牢海底,能更好地稳住船舶。1976年广西贵县罗伯湾一号汉墓出土两件铜鼓,其中大鼓上有一船图纹饰,船下即有一长柄物体,头部菱形,首柄结合处有4根短棍状物并列两侧,向外张开,据专家考证为西汉初年的木石锚。此外,广州东汉陶船模船头下悬挂的也是木石锚,只是形制有所不同。这种木石锚在后世长期应用,直至明清。下锚与起锚技术要求较高,也是这一时期船员必须掌握的船艺。
汉代驶帆技术广泛应用于远洋航行,进而懂得利用随季节而变化的季风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季风应季而至,风向亦应季而变,但又很恒定,对航海极为有利。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和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两次派兵远征闵粤,以及著名的汉使远航印度洋,据专家考证就是利用季风航海的例子。可以确信,至迟至西汉时期,中国人对西太平洋及北印度洋上的季风规律已有所掌握,并将之应用于航海活动了。季风又称为信风或舶棹风,到东汉年间已见诸文献记载。东汉应劭(2)在《风俗通义》(3)中说:“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后东汉崔实(4)在《农家谚》(5)中直接称之为“舶棹风”,即为驱动船舶的定期横向风。这种简易、直接名称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季风航海术在当时普遍应用的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