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一句非常流行的歌词——大海航行靠舵手,唱出了舵手在航海中的关键作用。对船而言,舵自然是关键部件[22]。
舵在典籍中,又写作柁(tuó)、䑨(duò)、柂(duò)等,其名称始于东汉,刘熙《释名·释船》说:“其尾曰柁。柁,拖也,在后见拖曳也。且弼正船,使顺流不使他戾也。”这说明了舵位于船的尾部,能使船纠正航向,不至于偏离航线。通过考古发现的汉朝木船模型和青铜器上的汉朝船舶图样可以清楚地看到,舵是由桨演化而成。如1974年在湖北江陵出土的作为冥器下葬的西汉木船模型,船上五俑五桨,其中,一个俑在船尾一侧,用桨“弼正”船的航向,另四人则是划船手,虽然都是桨,作用却不同。桨演化成舵,有三点关键变化。一是桨的形状,为便于操持,桨柄加长,为增大水流的作用力,扩大了桨片的面积。二是操作位置,由船的一侧移到船的尾部,而且最终放在船尾正中的位置。三是操作方式,由手持操作改为固定在支撑点上操作,既可以根据水的深浅,或升或降,也可以根据航向,灵活转动。
2005年在长江口牛皮礁海域打捞出水,残高7.05米,最大杆径0.36米的木舵同时出现勒肚孔和吊舵孔(见图2-14)。勒肚孔作用是用绳子将舵系起,从底至船头来牵舵用的,这样做可以防大风浪时,舵杆大幅度摆动,损坏船只。吊舵孔主要用于升降舵之用,当船航行于深水域时,将舵降下伸出船底以提高舵效,有助于船舶抗横漂,当航行于浅水域时,为免舵擦水底可将舵提起。
图2-14 明清的大木舵(www.xing528.com)
1957年在南京市汉中门外中保村出土了一根长达11.07米的大舵杆,横截面略呈正方形。舵杆的上端有两个长方形穿孔,用于安装转舵的木柄,下半部有榫槽,用以安装舵叶。根据榫槽的位置和大小,推断舵叶的高度为6米左右。该舵杆系采用铁力木制成,这是一种非常坚硬的优质木材。1959年该舵杆运抵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时,因场地问题,不得已将其从中锯为两截,人们真切地看到,大舵杆虽在地下埋了五百多年,却无腐朽的迹象。大舵杆出土的地点在明朝初年是宝船厂,郑和下西洋的大型船只就是由该厂承造的。在大舵杆出土前后,还先后出土了一些古船构件,其质地也是铁力木。大家都知道,船舶各构件的大小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专家们经过计算,认为这一大舵杆应安装在长度为150米左右的大船上。据明朝费信《星槎胜览》(1)中记载,郑和船队中最大的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当时1尺合今日31.1厘米,依此计算,郑和船队最大的船长138米、宽56米。这一尺寸同大舵杆是比较匹配的。因此,人们认为这一舵杆应该是郑和船队使用并留存下来的。船舵的发明和使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船舶制造和水上交通的一大贡献,它和指南针一起成就了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
舵是造船史上最重大的发明,舵的发明使得秦汉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而迟至1242年西方造船史上才出现舵[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