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船舶史:从古舟到楼船

中国船舶史:从古舟到楼船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1刳木为舟浙江萧山城区跨湖桥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一艘距今8 000多年的独木舟,这是中国乃至亚洲发现的最为古老的舟船遗存,被称为华夏第一舟[3]。楼船成为舟师的主力战舰,从而亦成为舟师的代称,故汉代舟师通称为楼船军,简称楼船,或船军;士卒称为楼船士,领率官称为楼船将军,督造楼船的称为楼船官。

中国船舶史:从古舟到楼船

在古代中国,人们观察到,树木倒入河中后木叶不沉入河底。《世本》(1)记载:“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意思是说中国先人看见落叶掉在水面上漂浮不沉而悟到了船的原理。这跟鲁班悟出锯子的原理有点类似。

甲骨文中已有“舟”在,从殷商废墟的甲骨文中发现“舟”字写成,像船形,两边像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由于此造船方法未使用铁器和铁钉等器具,因此可以断定该方法是旧石器时代中国船舶建造的最古老方法[1],也可以据此推断古舟是中国船舶的祖先,其最早应该产生在旧石器时代。古人用石斧、石锛、锸等工具将圆木凿空,人们将树干上不需要挖掉的地方都涂上厚厚的湿泥巴,然后用火烧掉要挖去的部分,这样被烧的部分就被烧成一层炭,再用石斧砍就比较容易了,独木舟就是这样制成的。

易经·系辞》中有“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的记载。“刳(kū)”是动词,即“破开、挖空”的意思;“剡(yǎn)”也是动词,即“削尖”的意思;“舟”为船,“楫”为桨。东汉刘熙在《释名》(2)中对“楫(jí)”解释为“楫,捷也,泼水使舟捷疾也”,也就是使船在水中快速行驶的工具。元朝黄公绍在《韵会》(3)中解释,长的桨叫作棹,短的桨叫作楫[2]。“桨”和“楫”均属于“木”部,从文字本身可以说明均是由木材制造而成。从该记载中可以推测当时造船的方法为伐木后挖空圆木体为船,削薄木头为桨。图2-1所示为古人刳木为舟的图片记载[3]

图2-1 刳木为舟

浙江萧山城区跨湖桥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一艘距今8 000多年的独木舟(见图2-2),这是中国乃至亚洲发现的最为古老的舟船遗存,被称为华夏第一舟[3]。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木桨出土,推算大约7 000年前已有独木舟。在距今5 000年左右的杭州水田畈和吴兴钱山漾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有木桨出土,说明当时独木舟已成为浙江地区水上重要的交通工具。独木舟已有了船底、船舷、船舱,可以乘人载物,涉水过河,故可视为船舶的“始祖鸟[4]

图2-2 独木舟

独木舟大致分为三种,即平底独木舟、尖头方尾独木舟、尖头尖尾独木舟,现在的船舶是从这三种类型的独木舟演变过来的。平底独木舟的底是平的,或接近平底,头尾呈方形,没有起翘。尖头方尾独木舟的头部尖尖的,向上翘起,尾部是方的,底也是平的。如1965年在江苏武进淹城内城河出土的独木舟,尖头敞尾,尖头微上翘,舟尾敞开宽而平,属于尖头方尾独木舟这一类,其中一条独木舟长4.22米,船舱上口宽0.32米,深0.45米,尾舱宽0.69米,整个独木舟用楠木制成。尖头尖尾独木舟的舟头翘起,尾部也起翘。如1958年在江苏武进淹城出土的一条独木舟,舟形如梭,两端小而失,尖角上翘,属于尖头尖尾独木舟这一类。舟舱中间宽,全长11米,船舱上口宽0.9米,深0.45米,系用整段楠木挖空制成。外壁光滑木纹依旧,内壁布满焦炭和斧凿斑斑痕迹,这是古代先民经过数十次用火烤焦后不断用斧凿制加工成的。

夏朝已有铸铜和冶炼作坊,也有铜锛、铜凿等金属工具,且当时已有规、矩、准绳等木工生产工具,建造木板船的各种条件已具备,人们普遍使用金属工具建造木板船。最早的木板船叫舢板,原名“三板”,顾名思义,最初是用三块木板构成的,即由一块底板和两块舷板组成。

殷商与西周时期,人们除了会制造船舶之外,已能制成利用风力航行的帆。甲骨文用“凡”通假“帆”字,说明殷人行船已经使用帆。关于帆的发明,传说是大禹受到鲎(hòu)鱼的启发,鲎鱼的形状很奇特,身体扁平而宽阔,眼睛长在背上,嘴长在腹下,背上还生有高七八尺的鳍,每当风吹来时,鳍就收拢起来[4]

图2-3 羽人竞渡纹铜钺纹饰线图

图2-3为羽人竞渡纹铜钺(yuè)纹饰线图,铜钺上刻四人头戴羽冠,坐于舟上,双手持桨作奋力划桨状,也有学者认为,四人头顶上方是船帆,说明2 000多年前的越人(4)已经使用船帆航行。

唐朝欧阳询等人著的《艺文类聚》(5)中记载,西周成王时,“于越献舟”,即以舟为贡品,献与成王,那时越人的船就已造得比较好了。越人在古汉语里就是一个涉水的代名词,《越绝书》(6)中记载: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春秋战国时,大国争霸,造船业及航海业迅速发展。《越绝书》称:越迁都由会稽(今绍兴)至琅琊(今临沂青岛等地),以水兵2 800人伐松柏以为桴(fú),沿海北上,气势磅礴。

楼船是秦汉时期的著名船型,楼船的出现是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初步成熟的标志。秦朝徐福及童男童女各3 000人,乘楼船入海,寻找不老之药。那楼船之巨,也已不难想象。楼船外形的标志是船体高大似楼,如同船舶上建筑的楼台,水上移动的楼阁。广州发掘的秦时期巨大规模船厂遗址证实了相关文字记载,其楼船宽度大约为8米,长度在30米以上,负载超60吨。楼船根据尺度决定层数,已知最高可达5层,高数十米,其楼阁直接层起于甲板之上[5]汉武帝长安昆明池建造楼船,训练水师,船“高10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6]

汉代楼船甲板上布置多层建筑,甲板下设置有舱室,供棹卒(划桨的士兵)划桨之用。在舱内的棹卒具有良好的保护,可以免受敌人攻击。楼船甲板上的战卒手持刀剑,与敌人短兵相接,进行接舷战。楼船的舷边设有半身高的女墙,以防敌方的矢石。在甲板上女墙之内,设置第二层建筑,称为庐,庐周边也设有女墙,庐上的战卒手持长矛,有居高临下之势。在庐上面有第三层建筑,称为飞庐,弓弩手就藏于飞庐内。弓弩手发射箭矢,是远距离进攻力量。最高一层为“雀室”或“爵室”,相当于现代舰船的驾驶室和指挥室。楼船成为舟师的主力战舰,从而亦成为舟师的代称,故汉代舟师通称为楼船军,简称楼船,或船军;士卒称为楼船士,领率官称为楼船将军,督造楼船的称为楼船官。公元42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曾率有大小楼船两千艘,战士两万余人,可见汉代楼船军规模之大。图2-4为《武经总要》中记载的汉朝楼船[7]

图2-4 《武经总要》中记载的汉朝楼船

三国时东吴建成五层战船,可载兵3 000人,此后,历代水军都以楼船为主力战舰。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7)记载,赤壁之战中的斗舰采用楼船形式,其上层建筑风格为飞檐、斗拱与雕栏相结合。

吴黄龙二年(公元230年),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澶(chán)洲”。夷洲,今台湾;澶洲,今河南濮(pú)阳。吴国造的战船,最大的有上下五层,可载3 000名战士。由于需要远航,木船开始依赖人工划桨,既而有风帆及橹。橹是由长桨演变而来的,是另一种用人力推进船只的工具,也是控制船舶航向的工具。

帆与舵是造船史上最重大的发明。舵设在船尾部,有使舵掌控航向不偏航的功能,而西方直到1242年才在船上使用舵。帆和舵的发明与使用表明秦汉时期我国的造船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楼船的出现与建造可以说是汉朝造船、航海技术的集大成者。(www.xing528.com)

隋书·杨素列传(8)记载,隋代五牙舰,层起五楼,长约54.6米,高约25米,甲板宽约16米,可载八百士兵。作为隋朝结束南北朝分裂统一的主力战船,一至四层楼设有类似斗舰的防御城墙,各层舱门辅以传统官门和飞檐瓦顶装饰,楼船甲板建筑特别巨大,船高首宽,可远攻近战。由于古代水战多以弓箭对射以及船只对撞和跳帮肉搏为主,舰船的大小直接决定单舰所能容纳的水手和战士的数量以及舰船的撞击力,所以楼船在古代很大程度上担任了水战主力舰。至汉代,楼船进入大发展阶段。

楼船重心高,抗风暴能力差,因而多用于江湖水域,主要是长江,也用于近海水域,古代楼船参与的著名战役也几乎都在长江之上,比如赤壁之战、西晋灭吴之战、隋灭陈之战、元灭南宋之战等。楼船用于远海是相当危险的,如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命董袭“督五楼船往濡须口”,不料风暴骤起,五楼船全部沉没。

西晋,楼船上装设有拍竿(见图2-5)[8]宋朝,车船建造技术运用于建造楼船,发展出装有多达24车船的楼船,船上装设拍竿6座。自宋元以后楼船的使用及记载渐无。

图2-5 装有拍竿的楼船

车船仍是一种以人力为动力的木船,但不用帆及篙桨之类设备,而是安置轮子,船边上附有短桨,由人踏动,激水行驶。车船的构造、设计原理与近代轮船已无甚差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独特的创造

车船的发明应在两晋南北朝以前[9]晋朝葛洪(9)的《抱朴子(10)中记载:“屈原汨罗之日,人并命舟楫以迎之,至今以为竞渡。或以‘水车’,谓之‘飞凫(fú)’,亦曰‘水马’。一州士庶,咸观临之。”唐朝李延寿的《南史(11)卷67《徐世谱传》也有“水车”记载。这里所说的“水车”即指“车船”。各种车辆以有轮子为特征,故在古代文献中亦称轮子为“车”。“水车”应指某种有轮子的船,正是由于靠水轮行驶,速度非常快,才能称为“飞凫”或“水马”。

南朝时,江南已能建造1 000吨的大船。南齐科学家祖冲之造千里船,于新亭江(今南京市西南)试之,日行百余里。它是装有桨轮的船舶,称为车船。《南史·王镇恶列传》记载宋武帝刘裕的部将王镇恶由黄河乘船“溯渭(水)而进,舰外不见有行船人。北土素无舟楫,莫不惊以为神”。

公元479年,权臣萧道成废掉了刘宋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刘准,改国名为齐(史称南齐),他就是齐高帝。开国皇帝一般都比较注重休养生息,齐高帝也不例外。很快,社会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重视发展生产,重视对外交流和贸易往来。目光敏锐的祖冲之发现,船是南齐王朝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因为南北朝是以区域划分的,长江、珠江等大水系都在南齐王朝境内;此外,南齐王朝还拥有许多湖泊和漫长的河岸线。地理环境决定了这里要想发达起来,就必须有便利的交通工具,特别是船,而当时流行的帆船一直受人力和自然的约束,有诸多问题。怎样克服帆船的弊病呢?祖冲之开始动脑筋了。他认为,既然船帆有问题,能不能不用帆,因为帆毕竟是助力而非动力;不借风力,那就只有考虑用水力了。最后他便转而思考怎样利用水力。光想没有用。为此,祖冲之决定租船进行深入研究。

祖冲之通过仔细研究秦淮河的泊船,凭着以前造水碓磨的经验,他决定在船舷两边每边做两个大轮子,通过加大轮子和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排水量,即增加推动力,最终实现提高船速的目的。祖冲之结合日常生活中船桨的使用原理,在每个大轮子上装了数口小桨形状的木板。

轮子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怎么使它们转动起来呢?为此,祖冲之又颇费了一番心思,因为当时的科技水平十分有限,还不能制造任何一种发动机,唯一的办法,只能靠人了。祖冲之把自己关在房里,整天摆弄着船模型,一日三餐也让仆人送进来。几个月后,经过苦思冥想,他终于有了办法,就是在船舱内设计一个以人为动力的装置,即利用踏板原理以人力驱动踏板,从而让桨在水中划起来,船也就航行起来。

船造好了,起个什么名字呢?经过思考,祖冲之为它取名为“桨轮船”。为了扩大影响力,他决定在新亭江上试航。新亭江即今天长江经过南京的那一段水域。据说,三国时在经过南京的长江水域建有一座名叫“新亭”的城垒,故这段水域得名叫新亭江。

试航的结果,正如祖冲之事先预料的那样,相当成功:“桨轮船”不用风帆,一天居然航行了百多里水路。观看试航的人们对这项新发明交口称赞,认为如果稍加改进,潜力会更大。出于对这种船的喜爱,人们纷纷以“千里船”相称,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地,“桨轮船”反而倒被人们淡忘了。

“千里船”当时引起轰动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船的前进将不再依赖风力,而是可采用人力划桨或脚踏车轮的方式。这种发明,为后来船舶动力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从世界范围来看,欧洲直到16世纪左右才出现桨轮船。而“轮船之父”美国机械工程师罗伯特·富尔顿1807年设计出世界上第一艘汽轮船,已经是更晚的事。算起来,祖冲之的“千里船”早于西方的桨轮船1 000年左右。

更让人惊奇的是,时至今日,桨轮船仍然是当代船舶的一大类型。如果说今天的轮船与祖冲之苦心研制的“千里船”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现在的船不再用人脚踏,而改用发动机启动了。从这种意义上说,祖冲之研制的“千里船”,也为世界航海史书写了重要一笔。

到了唐朝,车船明确记载于《旧唐书·李皋传》(12):“挟二轮蹈之,掀风鼓浪,疾若挂帆席。”记载所说车船构造中“鼓水疾进”的轮就是轮桨。李皋和徐世谱一样,只不过是这种船的推广者或改进者,而不是发明者。李皋于贞元三年(787年)以后才造此种“挟二轮”之“战舰”,而在此前三四百年的洞庭湖地区人们已用此船竞渡了。但那时车船只有两轮,应是两舷各设置一轮,还不是很发达。唐代及以前可以说是车船的滥觞时期。

宋朝是车船大发展时期,其大力推广者是南宋初年洞庭湖地区以钟相、杨幺为首的农民起义军(13)。起义者用计夺得官军车船并大量制造车船,从而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当时掌握制造车船技术者是出身水手和木匠的高宣,当他被起义军俘虏后,便转而为起义军制造车船了。农民起义军对车船又加以改进,最多者达“二十四车”,并出现十余种不同的车船,船上不仅有进攻性武器“撞(拍)竿”等,还有防御性的护车板以保护轮子。

到了南宋末年,车船还曾一度出现于杭州西湖之上,但这里的车船只是一种游览船。宋代以后,车船很少见于记载。明朝茅元仪的《武备志》(14)(卷117车轮舸条)有关于车船的唯一图像资料,显示车船有锚以供停泊,有舵以掌握方向,船舱还有盖板作为防御用,与一般船无异。但此图画所绘“车船”只有四轮,每边两轮,较宋代多达“三十二车”之“大德山”号车船等,其规模不可同日而语,以所载尺寸来说,也比宋代车船要小很多。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著《天工开物》(15),记载当时各种生产技术和工具,对各种船只的制造尤有详尽说明,却已不再提及车船,应是当时车船已经失传或至少已不再广泛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