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食品制作和饮食习惯都来源于航海实践。饼干是大众化的食品,酥松、香甜可口、易于消化,老少皆爱,由于它携带方便而又不易变质,是常见的食品。饼干的诞生还有一段航海趣史。欧洲比斯开湾风大浪险,早年常有船舶触礁沉没,船员只得登荒岛待救。那时,大不列颠人驾驶着一艘帆船驶入法国西部附近的比斯开海湾,遭遇狂风巨浪。帆船在惊涛骇浪中经不起跌宕终于触礁沉没。死里逃生的船员困栖在一个孤岛上,面对饥饿的威胁,想起了装满面粉、砂糖和奶油的沉船,要是把这些东西捞起来不就可以充饥吗?于是他们全力以赴把食物从海底捞起,但这些食物已被海水泡糊了。有个聪明的海员带领大家把这些食品搅拌起来,然后捏成一只只薄薄的小饼,贴在海岛的礁石上,依靠灼热的阳光烤熟。就这样船员们靠它在孤岛上生存了一个多月,最终被一艘过往的船舶搭救。遇难的船员又用这些小饼招待客人,并亲昵地称这最初的饼干为“比斯开小饼”,也就是英文饼干(biscuit)一词的由来。饼干和饼干的故事很快风靡世界。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科学水平的提高,饼干生产遍及每个角落,质量大大提高,花色品种也更丰富多彩[16]。
餐后食用水果的习惯也是源自航海实践。维生素C缺乏病(俗称坏血病)在历史上曾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过去几百年间曾在海员、探险家及军队中广为流行,特别是在远航海员中尤为严重,故有“水手的恐惧”和“海上凶神”之称。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行程中,好多水手的牙齿血流不停,严重的则丧命。继哥伦布之后,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时水手的遭遇比哥伦布的船队更为悲惨,据称有三分之二死于坏血病。直到18世纪,船员们还时常面临罹患坏血病而死亡的危险。英国船医林特发现坏血病都发生在普通船员身上,而包含他自己在内的高级船员,却没有人得过坏血病。直到有一天,他为了照顾病人到普通船员的餐厅用餐,才发现原来普通船员的伙食只有面包与腌肉,而高级船员却有马铃薯与卷心菜可以吃。林特医师由此认为,新鲜蔬果或许可以治疗坏血病。后来,他们遇上了满载柳橙与柠檬的荷兰货船,林特医师就买了柳橙与柠檬来治疗坏血病人。无独有偶,在往返南太平洋的远途航行中,英国库克船长因为个人喜好,强制让他的船员吃水果,118名水手中只有1名水手死于坏血病,水果是坏血病克星的观点开始在英国盛行。后来所有英国的水手按规定必须每天饮用酸橙汁,由此他们被戏称为“酸橙佬”。林特医生死后,英国海军也开始提供水兵青柠汁,让船员的健康更有保障。到了20世纪,预防坏血病的物质终于被研究出来,命名为抗坏血酸,也就是维生素C。今天,人们可以从新鲜蔬果中摄取到足够的维生素C,坏血病人已不多见,但是这种餐后食用水果的习惯却因此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www.xing528.com)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语言源自航海。如当人们外出,无论是海路、陆上或空中旅行,他人都会习惯地祝愿“一路顺风”,也有人形容事业发达为“一帆风顺”。明明知道汽车没有锚,但当它发生故障而停驶时,人们就说汽车“抛锚”了。上海人的俗语,有顶风船、游码头、夸海口、掼浪头、海量等。在经典著作中,有将“船长”比喻成最有权威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若办事遇到波折叫“搁浅”。若吃饭嚼到小石子谓“触礁”,若碰上倒霉事又称“翻船”,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