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团队就一定有战斗力吗?团队的力量还取决于实际执行。执行的先决条件是在团队内部以及团队之间确立一套明确的规范。团队构成的第四个要素就是规则和制度。规范就是一种行为准则,是我们对团队成员的行为和团队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和约束的一系列有关团队的规则和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知礼,无以立也。”所有组织都有自己的规范,团队也不例外,如果团队没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团队成员就不知道在具体条件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尤其是团队组织,更强调联合作战,而不是个人单打独斗。既然是团队作战,就存在一个团队成员以及团队之间的配合问题。许多团队执行不力的原因往往不是不能,而是不会——不知道应该按照什么规则和步骤去做事,要想提高团队的力量,就必须建立规则,让团队成员知道应该按照哪些规范和步骤去执行,验收的标准是什么。作为技术和商务沟通的制度安排,规则降低了市场交易的人格化程度,有助于提高团队运行的规范化和可预测的程度。
团队的规则、制度是依据团队的价值观建立起来的,是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载体,并随着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创新。团队初建时期,团队领导者往往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进行管理,逐渐形成团队自身的行为习惯及行事规范;而在团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团队领导者就必须通过建章立制来实现规范管理。好的团队规范把团队所倡导的理念和价值观得到充分的体现,将团队精神具体落实到政策、工作标准、业务流程、操作分工、业绩考核等制度方面,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化流程的建立健全,在这方面可起辅助的作用,而团队核心人物的行为典范也是规则的一部分。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1)明确角色职责和权限。团队的目标达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配置责权利的问题将直接影响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如何分配和行使组织赋予的职责和权限,是团队高效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团队应明确划分每个成员的工作任务,并对每个成员的工作范围、内容作尽可能详细的描述。每个成员的工作职责划分得越清晰,团队各成员的工作内容就会越明确,工作中彼此间的协作就会越容易,否则容易出现团队成员不负责任、互相推诿或者工作重复、冲突等情形,从而影响团队绩效。
(2)制定团队的行为准则。一个团队应制定书面的团队行为准则,向全体成员颁布、宣传,以此来规范团队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提供一份书面的团队行为指南,来帮助成员了解什么是所期望的行为,提高团队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团队的成长。团队的行为准则应在成立之初就定出来,明确的行为准则一旦为大家所接受,将对团队成员的行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遵守准则的成员将受到尊敬,不遵守准则的人将感受到很强的群体压力。
这些行为准则包括:团队成员要学会在团队中发言,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接受和表述正面及反面的感受,对批评作出反应,敢于并善于说“不”,学会讨论和谈判,对自己的观点和行为负责等。团队领导者应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习惯于向他人请教问题,保持心胸开阔,为讨论提供想法,愿意与其他成员一起分享并分担责任等。所有的人都应对团队的运作充满信心,确信团队合作的作用。
(3)建立标准。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员工在加入团队前,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工作经历、行为方式、个性特点,做起事情来自然都有各自的风格。如果没有一套统一的工作标准去衡量,则工作中的沟通与衔接就容易出现偏差,工作结果也会大相径庭。工作标准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标准本身就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有了明确的标准和规则,出错的概率就会减少,工作效率就会提高;有了明确的标准,团队成员就更容易相互配合和协调,淡化人为因素,有助于团队减少内部交易成本;最终,也便于对团队成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和激励。财务会计准则就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套价值量标准,借以反映企业投入产出等各项成本收益情况。(www.xing528.com)
许多外资企业都有一本厚厚的标准化手册,所有关键业务环节,都有必须依循的规定。而中国的管理规定更像是中餐菜谱,许多环节都是“加糖少许”或者“文火炖煮”类的要求,至于“少许”是多少,何为“文火”,则靠每个人自己掌握了。
(4)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任何成功的团队都需要建立明确的、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目标,要明确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激发团队的工作热情和激情。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也才能创造出更加高效的团队。
以团队为单位一起工作的人们应该得到集体协作的报酬,如果他们是作为个人得到报酬的,那么他们会把自己看做是碰巧在同一团队里工作的个人;如果他们能得到集体协作的报酬,那么他们作为成员协同工作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团队激励正是基于这一简单的道理而设计的,它奖励的是成员之间通过彼此的合作从而有效实现团队目标的行为。为确保团队制度的有效实施,团队激励计划实施按业绩奖励团队的机制。团队激励成立的前提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只有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努力而且高度合作,团队才有可能达成既定的业绩目标;团队中即使某个人的个人业绩十分优秀,但如果整个团队的目标未能达成,他也将不会因此而得到奖励。因此,团队激励首先关注的是团队整体的工作业绩,其次才是团队中个人贡献的不同。
制定了规则,就要严格执行,否则就会形同虚设,“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美国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创始人汤姆斯·沃森带着客人去参观厂房,走到厂门时,被警卫拦住:“对不起先生,你不能进去,我们公司的厂区识别牌是浅蓝色的,行政大楼的工作人员识别牌是粉红色的,你们佩戴的识别牌是不能进入厂区的。”董事长助理彼特对警卫说道:“这是我们的大老板,要陪重要的客人参观”。但是警卫回答:“这是公司的规定,必须按规则办事!”结果,汤姆斯·沃森笑着说:“他讲的对,快把识别牌换一下。”所有的人很快就去换了识别牌。我们不缺乏规则,缺乏的是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规则确定下来就要坚决执行。
汪中求先生在讲座中,多次谈到“规则”的问题,也谈到了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在不断地研究规则,找规则的漏洞,钻规则的空子。于是,就有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说。这样每个人都会感到做事很累,似乎每个人都有很多心眼,每个人都要防别人一招,造成了我们合作意识弱,内部交易成本高。如果团队管理很松散,在职责分工、业务流程、工作标准、薪酬绩效等方面没有形成固定的规范,领导者的领导力又不能足以把控局面,就会导致业务行为不稳定,成为“三个和尚没水喝”的低效团队。
似乎人人都知道我们的缺点,但似乎人人都很难改掉这些痼疾。我们应该树立起“规则意识”,尤其是团队领导者——那些制定规则的人,一定要学会遵守规则从自己做起,否则,规则就难以维持下去。
当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团队的工作也需要创新,不能一套规则把人束缚死了。规范化和标准化一般应用于重复性的、机械性的领域,如物流配送、费用审核、办公室6S管理、客户档案管理等。而在市场开拓、技术研发、工艺改进、客户维护、品牌推广等方面则需要大力创新,需要团队工作的与时俱进。总之,规范有序,有助于减少团队“能量”的浪费,但灵活、人性化则可以增强团队的创新动力。规范与灵活的结合,是团队管理的内在要求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