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水成效
(1)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据调查分析,通过节水工程建设,临沂市渠系水和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由1995年以前的0.5、0.35左右,提高到2001年底的0.60、0.46左右,亩均灌溉用水量也由550m3降到390m3,年节水8000万m3左右。
(2)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到2001年,临沂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八五”计划末期增加了200多万亩,且1/2的面积实行了节水灌溉。蒙阴县野店镇充分利用山泉多的优势,大力兴修水池、水窖等小型蓄水工程。有了水源作保证,将原来种植地瓜、花生等低效农作物的山丘薄地,改种果树,仅此一项人均年增收500元。
(3)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节水工程既节水节能,又增产增效。通过调查发现,渠道防渗后每亩年节水100m3、节地2%;管道灌溉每亩年节水150m3、节地8%;喷灌每亩年节水175m3、节地8%;微灌每亩年节水200m3、节地8%。“九五”期间,临沂市共节水4亿m3,节电6238万kW·h,增产粮食、果品分别为27.72万t、0.98万t,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6亿元。同时,通过发展山丘节水型农业,大大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了作物和植被的根系发育生长,涵养了水源,改善了生态环境。
2.表现出的问题(www.xing528.com)
(1)节水方式存在盲目性,针对性不强。纵观临沂市的节水发展史,由于对节水方式把握不准、研究不透,过多地注重形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盲目发展现象。首先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渡槽和田间石渠工程,由于投资大、占地多、难管理等原因,随着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机房被砸、电器被盗、渠道被拆的现象屡屡发生,目前大多已报废。其次是固定、半固定式节水方式和大田喷灌机械的引进,虽然节水方式比较先进,但由于不适合农村一家一户小块土地的耕种模式,很难发挥其效益。1997年全市投资200多万元,引进国外大型卷盘式喷灌机械54台,由于多数只能在大田喷灌农作物,成本高、收益低,目前大部分已不能发挥作用。第三是大部分喷滴灌节水示范工程,需要安全的电力和足够的水源,加之设施易老化、堵塞、损坏,使用成本高、产出率低,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节水资金投入不足。临沂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有限,集体积累少,无力进行大规模投入,而直接影响了节水工程建设。目前,全市万亩以上灌区,三级渠道防渗率仅为29%,渠系水和灌溉水利用率分别为0.6、0.46左右。而万亩以下的小型灌区,大都是土渠,跑、冒、滴、漏的现象更是相当严重。
(3)法规政策不完善。发展节水灌溉既是一项节水增效的经济行为,也是一项缓解全社会用水矛盾的社会行为,需要利益驱动和强制节水双重措施。近几年,临沂市在节水增效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经验,但在节水机制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法规约束和激励政策带动,加之现行水价与成本相背离,造成一方面执行配水不力,引水到乡镇特别是到村庄后,基本上是大水漫灌;另一方面水费收取不到位,水管单位贫困现象突出,使水利事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4)节水认识不高、意识不强。多年来,临沂市有些干部群众形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水资源观念,对水资源短缺认识不足。习惯于种责任田、用“大锅水”,对水资源不加珍惜,节水意识淡薄。加之部分山丘区,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节水成本高,回报率低,从而影响了群众对节水灌溉投入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