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期间,我们时时感受到四省市水利部门的同志们超人一层的思想观念、高人一筹的发展思路,时时感受到他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良好状态,深深感受到全国水利系统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局面,以及由此带来的压力和责任之重。通过调查四省市的水利投融资情况,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发展环境好
浙江的水利发展不仅是“部门行为”,更重要的是“政府行为”,或者说“政府主要领导行为”。全省重点水利建设项目由水利部门提出参谋意见,省委、省政府研究后拍板决定。所定项目,由省政府与各市签订责任状,市长承担责任,用“官帽”担保。省级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功能,只给予少量资金补助,大部分靠地方自筹、自我解决。浙江的同志称之为“以目标规划带动水利投资,用行政措施推动水利发展”。上海把水利、供水、排水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主要工作内容,“九五”期间有6项工程列入“市府重大工程”,3项工程列入“市府实事工程”。上海市实现水务一体化之后,为水利的发展彻底扫清了体制性障碍,开创出具有时代特征和大都市特色的水利新面貌。安徽省委2000年专题研究水利融资问题,并形成纪要,确定省级每年投入6.5亿元水利资金,一定5年不变。江苏、上海、浙江三省市改革开放早,思想解放,观念新颖,市场发育成熟,地方财力雄厚(2002年地方财政收入:江苏644亿元,上海720亿元,浙江570亿元),长期实行“藏富于民”的政策使民间蕴含着巨大的投资实力,水涨船高,这一切都为水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社会经济基础。
2.思路清晰,发展气魄大
上海紧紧围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一主线,从更高起点上全方位推进水务事业发展。一是以水功能区划为依据,以“一江一湖十二河”为重点,构筑水环境保障体系。二是以水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以确保市民饮用水优质供给为首要目标,建立和完善以“三源一网”为重点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三是以千里海塘、千里江堤、城镇排水系统为框架,构筑防汛保安体系,其中,城市化地区海塘达到百年一遇加12级风正面袭击的标准,黄浦江市区防汛墙达到千年一遇高潮位的标准。浙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汛保安、用水保障、环境优美的“三大需求”,建立水利减灾保障、水资源供给保障、水生态环境保障“三大体系”,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水利投融资机制、水利事业单位“三项改革”。浙江的“千库保安”工程,计划5年完成10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将水库年病害发生率降到2%,今年计划实施265座;“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工程,计划5年整治河道1万km,2003年计划完成2000km。
3.政策完善,扶持保障措施硬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四省市的水利投融资政策比较完善。这要得益于政府机构改革后,将一些事务性、具体性工作以委托、剥离等方式交给事业单位或中介机构,机关职能得以彻底转变,机关行政人员得以集中精力研究行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四省市水利政策,总结起来有三大特点:一是“实惠”,政策含金量高;二是创新,善于借政策杠杆“化平凡为神奇”;三是省心,水利部门只管“花钱”,不管“筹钱”。
上海的河道修建维护管理政策,是这次调查的重点之一。“九五”期间,上海收取堤防费,标准是企事业单位(不含外企)、个体商贩流转税的1%,乡镇企业年利润的1%。2000年,堤防费被国务院取消,代之以河道修建维护管理费,标准是所有企事业单位(含外企)、社会团体、个体商贩流转税的0.25%,每年安排3亿元以上。(www.xing528.com)
浙江“向政策要资金,向政策要出路”,用政策固定下7项水利筹资机制:一是水价形成机制。二是滩涂资源开发使用补偿机制。全省已围垦滩涂造地10万多亩,拍卖土地资金主要用于水利建设。三是水电资源使用补偿机制。规划好适宜建水电站的地方,通过拍卖其开发权筹集资金。四是水域资源占用补偿机制。原则上水面占多少补多少,可以通过水面占用单位出资金,由水利部门另建水库的方式解决。五是供水“农转非”补偿机制。城市占用农业用水的,从自来水水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业灌溉设施建设。六是城市河道开发筹资机制。通过建设城市景观河道带动河道沿线地价升值,进而拍卖沿线土地筹集水利资金。七是利用河道淤泥制砖、促进河道疏浚机制。对利用河道淤泥制砖的企业,财政给与贷款贴息,免征产品增值税,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免征所得税5年,以调动企业投资疏浚河道的积极性。
江苏的《水利防洪保安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农业重点开发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建立水利建设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三项政策,使省级每年可筹集水利建设资金3.5亿元。江苏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防洪保安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规定:各级可用财力的2%~4%安排水利投资。据测算,江苏每年征收水资源费9亿元,省级提成8%~30%,省级年收水资源费2亿元。
安徽通过《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每年征收水利建设基金3亿元,其中省提取1.5亿元;《关于进一步加快防洪保安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明确省每年安排防洪保安省级配套基金6.5亿元,其中省预算内1亿元,省水利建设基金1.5亿元,省长预备费0.5亿元,省机动财力1亿元,省预算外建设资金0.5亿元,贷款2亿元;《安徽省自筹资金折算办法》,将群众投工、投劳等实物量换算成资金,既解决了地方投工投劳的计算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投资压力。
4.改革创新,与市场经济接轨快
一是利用市场手段加快水利建设。浦东自来水公司在改制中,评估净资产15.2亿元,溢价拍卖50%的股权,法国威望迪公司以高于实际拍卖资产7.6亿元2.67倍的投资中得50%股权,筹集建设资金20多亿元。上海市区防汛墙建设,公用段由政府出资,专用段由受益单位出资。浙江水利民间资本投资规模达62亿元,投资项目486个,平均每个项目1200多万元。自东阳与义乌之后,浙江的慈溪与余姚两市又成功实现了水权的有偿转让。二是水利建设“超前消费”,水利投资公司、水利资产运营公司成为融资的重要纽带。四省市在水利建设规模较大、省级配套吃力的情况下,都把贷款作为投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加以充分利用,“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九五”期间,江苏约有30%的省级配套资金依赖于贷款解决。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江苏省水利厅委托下属三家企业向省建行、农行贷款14亿元,用于江海堤防达标等重点工程建设。贷款利息由省财政专项安排,本金用以后年度省级水利建设资金偿还。安徽通过投资公司与商业银行签订贷款协议,将贷款作为省级配套资金安排给不同的项目使用。江苏、上海通过投资公司经营城市水利,一方面筹措了足够的资金用于城市水利建设,一方面利用投资公司的经营优势,对水利资产进行经营和管理,实现滚动式发展。四省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投资公司、资产运营公司作为融资的载体。三是建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高效机关,优化融资环境。实施“阳光工程”,杜绝“暗箱操作”,实现了公正、公平;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推行政事分开,将教育、培训的具体业务工作、机关后勤服务工作及其他专业性、技术性、辅助性工作,交给有关事业单位;改革“机关办社会”的做法,实行住房、医疗、托幼、养老社会化,培训中心管理企业化。
5.城市水利取得突破性进展,大水利意识强
综合四省市发展经验,很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水利服务职能和服务领域的拓宽,水利已从单纯为农业服务转变到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海的水务一体化自不必说,特别值得学习的是江苏的城市水利发展。江苏省城市防洪管理与建设职能已完全由城建部门移交水利部门,有3个地级市、32个县(市、区)成立了水务局,实现了对城市供水、排水、治污、回收、利用的统一管理。2002年,江苏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通知》,明确市、县政府多渠道筹集资金。江苏城市水利建设的投入,主要有两块。一是财政性投入。主要是各级财政专项安排,从城市建设维护费、土地出让金、防洪保安资金、水利建设资金等中切出一定比例用于城市防洪建设。对于经济薄弱和任务较重的城市防洪建设,省级给予一定的补助。二是社会筹资。主要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由各级政府出台有关土地利用、环境整治、管理开发等方面优惠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和各界人士利用投资入股、贷款等方式投资城市水利建设。通过资本经营、特许权经营等方式,盘活城市水利基础设施资产,逐步形成“投资—经营—回收—建设”的良性循环机制。江苏镇江市采取“以资代劳,综合开发,滚动发展”的办法,分别成立了“水利投资公司”、“古运河房地产开发公司”、“园艺公司”、“旅游公司”,用水解决投资环境问题,用地解决资本运作问题,走出了一条“以水生财”、“以地生财”的发展之路。苏州市将原来的苏州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苏州水利建设公司、苏州水利设计院合并成立苏州水务投资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由该公司具体负责办理水利部门与银行之间贷款手续,统筹城市供水、排水、治污及城市水利经营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