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来说,产生居民收入差距和财产占有差距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有制性质以及所有制结构、行业垄断、国家政策等。
首先,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上来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打破改革开放前分配上存在的平均主义倾向,以更好地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劳动积极性。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指导下,通过一系列改革,我国不仅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同时,通过一系列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中的决定作用不断得到强化,政府对于收入分配的管理和调控不断得以弱化。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形成和不断扩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一定历史阶段的合理性。
其次,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在农业国的工业化过程中,由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同时并存的现象。我国经济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同时,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基数大,较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整个国民收入基尼系数中所占的权重也相应较大,从而产生了我国居收收入差距伴随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不断扩大的现象。
再次,由于我国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和部分领导干部的腐败,产生了很多非法收入,例如:侵吞公有财产、偷税漏税、内幕交易、造假贩假、贪污受贿等,特别是在股市交易、房地产开发、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非法或违规行为等产生了许多“一夜暴富”现象,进一步加大居民财产占有和收入差距,加剧了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公平。(www.xing528.com)
最后,由于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建设相对比较滞后,政府再收入分配政策调节力度不够,一方面低收入居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还存在相当规模的贫困人口;另一方面对于部分居民拥有的巨额财产和很高收入又缺乏应有的法律和税收调节,从而产生了最富有群体与最贫穷群体之间的“两极分化”现象。
总之,必须全面科学地理解产生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及其扩大的原因,既要认识其中的规律性和合理性的一面,更应该充分认识其中的某些不合理性的一面及其危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