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对今天的江苏而言是新时代的“再出发”。江苏省城乡建设在取得突出成绩的背后,面对复杂形势,仍需乘风破浪,创新前行。大力推动城乡融合,让城市和乡村彼此依存、价值共享,率先为全国的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探路,是江苏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必须扛起的重大责任。(45)
(一)充分认识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城镇化向质量提升转变,做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这一观点,阐述了后发国家现代化规律,深化了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为城乡建设在现代化体系中的定位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江苏省委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指出要切实遵循“四化同步”理念,不断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水平。在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三个“全面”,即全面增强城镇竞争实力,全面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全面增强城乡基础设施保障能力。(46) 建设现代化的城乡发展体系,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工农城乡普惠共享。(47)
城镇和乡村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检验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不仅关系到全面改革的广度与深度,也构成了紧扣时代脉搏、擘画江苏特点的美好画卷,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战略原则和政策导向。(48)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江苏的具体表达和生动呈现,也是“强富高美”新江苏的现实描绘,更是突破江苏短板、协调城乡与区域发展的有力支撑。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加大统筹城乡建设发展力度,着力解决区域发展和城乡建设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江苏作用,在落实国家战略中贡献城乡建设的应有力量。(49)
(二)准确把握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导向目标
开辟城乡建设新境界,要与江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对城乡建设在全省战略格局中肩负的职责使命进行审视和考量,对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愿景进行全新描绘,对时间表、路线图进行同步调整。
城乡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省的根本要求,反映了江苏城乡居民的共同向往,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上下的发展热情。科学展望城乡建设未来发展导向及目标,把江苏的城乡建设放在全球领域对标先进,以国际视野、全局眼光,不断汇聚城乡建设发展继续保持领先的整体优势,实现江苏城乡面貌重大改变。
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节点,展现城乡建设的美好蓝图,不仅有助于扎实提高全面小康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而且是积极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有力作为,这些都能为建设现代化强省积蓄力量,对于推动江苏省努力走在全国高质量发展前列意义重大。
广泛参照国家及江苏省委省政府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各部门和行业制定的专项规划以及应对中央工作部署的重要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及行动计划等,分别对标2020年、2035年及2050年时间节点,系统梳理江苏城乡建设高质量的战略导向及发展目标如下。
战略导向:
以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关键,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创新实践为动力,改善民生为根本,有效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进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为实现“两个率先”、谱写中国梦江苏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到2020年,全省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建成。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质量明显提升,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到2035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交通强省基本建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建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50年,现代化强省率先建成。城镇化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城乡资源要素配置相对均衡,城乡高度融合。(50)
具体目标: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城乡特色风貌塑造,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提升城乡发展质量;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城乡治理体系,建设和谐社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美丽宜居城乡建设道路。
——新型城镇化质量明显提升。到2020年,江苏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全面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任务。
——城乡空间形态显著优化。到2020年,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体系更加完善,宁镇扬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99%。全面建成具有江苏特色的“全覆盖、多层级、标准化、高效能”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到2020年,人口服务管理、土地管理、住房保障、资金保障、城市治理、生态保护等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基本消除阻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体制。
——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实。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县为单位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取得重大进展。到2035年,乡村振兴目标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展现现实模样。到2050年,在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上,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全面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高标准实现,享有幸福安康的生活,美丽宜居乡村成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鲜明底色。
行业目标:
交通行业——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畅通、集约高效、便捷公平、智慧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其中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2035年,建成更便捷、更高效、更智慧、更绿色、更安全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交通强省,交通运输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其中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2050年,全面建成高质量的交通强省,交通运输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农村道路——到2020年,全面建成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农村公路交通体系。全省农村路网结构明显优化,“四好农村路”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通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达到100%。镇村公交开通率达到100%,农民群众一次换乘即可抵达县城。(51)
通用机场——到2035年,通用航空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健全,机场密度达到3—4个/万平方千米,实现15分钟航程覆盖全省域。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完备公益服务功能、体现江苏产业特色的通用机场布局体系,建成通用航空强省。
住房及城乡建设行业——推动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城市规划建设向品质提升迈进,乡村建设在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向综合振兴迈进,建设产业向实力最强迈进,城市管理向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方向迈进。(52) 到2020年,全省建成6000个“美丽宜居村庄”、30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到2035年前,引导有条件的规划发展村庄创建为特色田园乡村,其他规划发展村庄全部建成美丽宜居村庄。
城乡供水——到2020年,全省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入户率达到98%以上,实现城乡居民“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水源地安全保障合格率达到98%以上,县级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双源供水”或应急水源全覆盖,水源地水量充足、水质优良、水生态良好。
城乡生活垃圾——到2020年底,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处理能力满足需求,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8.5万吨/日以上,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除按规划实施统筹处理的城市外,实现“垃圾不出县”。
苏北住房——到2020年,完成苏北地区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加快推进“空心村”以及全村农户住房改善意愿强烈的村庄改造。到2035年,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全面改善。
城市建设——到2020年,综合市政基础设施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350千米,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26%,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
农业设施——到2020年,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到90%,旱涝保收田面积占比达到80%,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60%以上,农村环境整治取得实质性进展。
通信行业——到2020年,基本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处于全国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的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形成适应和支撑“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助力江苏率先建成“网络强省”“智造强省”“数据强省”。
[2] 《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
[3] 《江苏省“十三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
[4]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
[5] 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两聚一高”提供坚强保障的意见》,2017年4月1日。
[6] 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年7月27日。
[7] 《关于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苏发〔2018〕19号)。
[8] 《江苏省“十三五”美丽宜居城乡建设规划》(苏政办发〔2016〕167号)。
[9]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苏政办发〔2018〕32号)。
[10] 《江苏省中长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8—2035)》(苏政办发〔2018〕53号)。
[11] 《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8〕66号)。
[12] 《江苏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苏政办发〔2018〕107号)。
[13] 《江苏省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苏政办发〔2018〕113号)。
[14] 《全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苏政办发〔2018〕94号)。
[15] 江苏省交通厅,《江苏推进交通强省建设工作方案》,2018年3月12日。
(执笔:黄贤金高珊宋娅娅仲天泽朱怡)
(1) 数据来源于江苏省人口和就业统计处。
(2) 参见陈坤秋、龙花楼《中国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载《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34卷第2期,第221—235页。(www.xing528.com)
(3) 参见周明生、李宗尧《由城乡统筹走向城乡融合——基于江苏实践的对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思考》,载《中国名城》2011年第9期。
(4) 参见李俊超《对江苏“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考》,载《唯实》2010年第2期,第41—44页。
(5) 参见周明生、李宗尧《由城乡统筹走向城乡融合——基于江苏实践的对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思考》,载《中国名城》2011年第9期。
(6) 数据来源于江苏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7) 数据来源于2018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8) 数据来源于人民论坛网站。
(9) 参见焦欢、陈琳《对长三角26个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测评排名》,载《国家治理周刊》2017年第42期,第32—48页。
(10) 数据来源于江苏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11) 参见沈和《把握城乡建设高质量的着力点》,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21日。
(12) 参见江苏省国土资源厅《面向新常态的节约集约用地战略体系——江苏省“双提升”行动理论与实践》,中国大地出版社2016年版。
(13) 参见朱维宁、周毅彪、苗成斌《新江苏的“智慧之翼”——走进新常态下的智慧江苏》,载《群众》2015年第8期,第13—16页。
(14) ②参见钟睿《改革开放四十年江苏省城镇空间变迁》,载《江苏城市规划》2018年第9期。
(15)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16) 资料来源于《南京市统计年鉴2018》。
(17) 参见李克海、丁和平、苏胜利等《南京:坚定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载《群众》2018年第22期。
(18) 参见沈建华《中国乡村振兴的时代抉择——江苏乡村特色田园建设的多维观照》,载《江苏农村经济》2018年第2期,第12—15页。
(19) 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特色小镇官方网络平台。
(20) 参见黄贤金、童岩冰《打造包容性共享型旅游特色小镇》,载《新华日报》2016年9月22日。
(21) 参见《江苏“互联网+”现代农业精彩纷呈》,载《江苏农村经济》2018年第6期,第29页。
(22) 参见郑晋鸣、苏雁、娄勤俭《扛起使命责任服务战略大局》,载《光明日报》2019年3月11日。
(23) 参见朱维宁、陈萍《迈进大交通新时代》,载《群众》2017年第3期,第30—34页。
(24) 参见李剑锋、陈晨《江苏省镇村公交持续健康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载《交通世界》2017年第29期,第48—50页。
(25) 参见游庆仲《江苏着力交通运输服务均等化争做城乡一体发展先行军》,载《中国交通报》2016年10月28日第003版。
(26) 参见《江苏用电负荷首破1亿千瓦全国负荷最大》。
(27) 参见梅建飞《2019年江苏新改建农村公路4500公里》,中国江苏网,2019年1月26日。
(28) 参见梅建飞、双爽《江苏农村兴起“公路+”新模式,建富民风景线》,载《新华日报》2019年4月3日。
(29) 参见《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全文)。
(30) 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2019年5月23日。
(31) 参见黄贤金《美丽中国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32) 参见江苏省原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我厅推动苏北五市加强城市空间和地域特色传承塑造》。
(33) 参见江苏省原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我厅推进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34) 参见江苏省原国土资源厅《我省省级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通过专家论证》。
(35) 参见江苏省原环境保护厅《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的通知》。
(36) (苏政办发〔2017〕4号)《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37) 《江苏省人民政府最新公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更快更好参与乡村振兴意见的通知>》。
(38) 参见《江苏131家企业入围全国农业龙头企业500强》。
(39) 参见《省两办发布实施意见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
(40) 参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江苏:公共服务均等化主动自我加码全力参与建设和谐幸福长三角》,载《中国经济导报》2018年10月11日。
(41) 参见张小平、张红梅《“徐霞客模式”: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样板》,改革网,2018年12月10日。
(42) 参见《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1+4”小城市治理模式创新》,人民网,2018年12月10日。
(43) 参见顾敏《马庄村:小煤村奏响乡村振兴曲》,载《新华日报》2018年10月15日。
(44) 参见吴惠芳《乡村要变思路,被动反哺不如主动作为》,载《苏州日报》2018年2月12日。
(45) 参见评论员《高质量推进全省城乡建设——四论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载《新华日报》2018年1月4日。
(46) 参见娄勤俭《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载《求是》2018年第7期。
(47) 参见洪银兴《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启现代化新征程》,载《红旗文稿》2019年第2期。
(48) 参见魏后凯《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载《人民日报》2019年2月28日。
(49) 参见贺广华、王伟健、姚雪青等《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答卷——江苏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纪实》,载《人民日报》2019年2月14日。
(50) 参见付奇、汪晓霞《交出城乡建设高质量“江苏答卷”》,载《新华日报》2018年3月8日。
(51) 参见梅剑飞《未来交通发展将超乎想象,江苏综合交通网络让出行变轻松》,中国江苏网,2018年6月22日。农村公路三类及以上桥梁的比例不小于95%。
(52) 参见汪晓霞《高质量建设让人居环境更美好——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载《新华日报》2018年5月2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