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初的日本索尼公司,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电子产品公司,以录音设备见长,也做过黑白电视机,但对彩色电视还是很陌生。
公司创始人之一的井深大认为,“我们应该重新发明一种自己的彩色电视机,我们在彩色技术上比众多竞争者落后,但我们想搞出新的、更好的产品”。他开始从基本原理上研究彩管,他既不喜欢CBS的旋转滤光镜,又不喜欢RCA的荫罩式彩管,井深大喜欢上了另一种系统。
1961年,在无线电工程师学会IRE(现在叫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产品展示会上,日本索尼公司三位创始人盛田昭夫、木原信敏和井深大,看到美国“荫栅电视实验室”展示的荫栅式(Aperture grille)彩色显像管,它比当时RCA的荫罩式彩管要亮5到6倍,这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系统是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欧内斯特·劳伦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教授发明的。劳伦斯是一位物理学家,1939年因参与发明回旋加速器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发明的彩色显像管叫作Chromatron,与其他的设计大不相同。这种技术上的新概念很有意思,虽然复杂了一点,系统如果调整得当的话,颜色十分鲜艳,也很省电。随即,索尼公司从持有该专利权的派拉蒙电影公司购买了专利许可。索尼开始在日本生产荫栅彩管电视机,但荫栅彩管的成品成功率太低,索尼只销售了一万三千台采用Chromatron的彩色电视机(有一种说法是,只卖出了一千多台[12]),最后决定放弃这种系统。
索尼开始开发自己的彩色显像管系统,这就是后来叫作“Trinitron”(特丽珑)的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使用一个电子枪代替三个分离的电子枪,采用一系列透镜来完成电子束的聚焦,它可以产生三个电子束,三束电子已经不是三角形排列,而是一字排列。由于是单枪结构,特丽珑管不但色彩表现力出色,而且色纯度和色平衡容易调节。但同时单枪结构对扫描和电子束控制电路的要求高,所以一般厂商在聚焦、收敛等方面不易控制。
Chromatron的选色系统是一个编织复杂的细金属丝网,索尼消化吸收Chromatron系统中“一字形单枪三束”的概念,为了达到小型化和高效率的目的,索尼简化了电子枪的设计,用一个大透镜代替一系列透镜。选色结构是参考了荫罩制作的办法,在金属板上蚀刻了很多细长条的槽。相应地,彩色荧光粉点也就变成条纹状。这种系统的电子投射率比荫罩式系统高,屏幕亮度也自然大幅提高。
单枪三束加荫栅的“特丽珑”设计,花费了索尼七年时间和大量的金钱,巨大的亏损几乎把索尼公司拖垮。
井深大却对这些问题毫不关心,他坚持技术研究的需要而丝毫不让步。为了早日进入市场,井深大对他的技术队伍采取了专横却很有效的手段:提前在记者会上公布,显像管将于1968年10月1日投放市场。对怀疑犹豫者,果断踢出突击队。当首批显像管从装配线下来时,井深大对研究组深深地鞠了一躬。(www.xing528.com)
暮年的井深大回忆:他在索尼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的诞生。井深大不只是为自己团队的创造物而骄傲,同样也为在危机中他与盛田昭夫相互信赖、相互激励的精诚合作而陶醉。
1968年,索尼正式推出13英寸的Trinitron(特丽珑)彩色显像管。它的选色结构为荫栅结构,竖直方向几乎是自上而下的一条缝隙,电子透过率又有提高,屏幕亮了。索尼的彩管老是炫耀它亮度高,对比度高,就是这个原因。荫栅结构就必须上下绷紧,竖直方向就成直的了,而水平方向还是圆弧,屏幕成了柱面,故称为索尼独创的“柱面管”。柱面管好是好,可是成本高,技术难度大,不好做,自然也就应者寥寥了。
唯一的麻烦是,荫栅是由上千条非常细的细线所构成,而且必须牢靠地固定住。所以会有一至两条水平的阻尼线延伸到整个画面(小于17英寸的屏幕上只会有一条线,而更大的屏幕则会有2条),这是为了吸收震动以及材料受热到某种程度时所产生的扩张。如此会在明亮背景的屏幕上产生出2条可以看见的灰暗细线。这会让某些使用者感到困扰,特别是在画面出现白色背景时。索尼解释说,肉眼过一会儿就会习惯了,接着就不容易发现那些线。
这种彩管面世后,在RCA的年会上,就有人问RCA的总裁罗伯特·沙诺夫,对索尼的彩色显像管有什么看法?沙诺夫回答:“只有RCA的荫罩式彩管才在经济性的基础上通过了大批量生产的严峻考验。”
Trinitron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减少热量散布;相同耗电下更为明亮而且对比更佳。在当时它是被设计给电视使用的。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应用到计算机的显示器上,取得巨大成功。那时候,许多知名品牌的计算机或个人计算机显示器的屏幕边框上,如果是用索尼的管子,一定会标上“Trinitron”。就像后来PC上标“Intel Inside”。
至1998年底,索尼共向全世界销售了1.8亿支“特丽珑”彩管。荫栅式显像管的技术特点就是将荧光粉安排成跨越整个显示器屏幕的竖条状,将荫罩改为条状荫栅。这些条状荫栅由固定在一个拉力极大的铁框中的互相平行的铁线数组组成。这样的设计的好处是铁线是互相平行的,在垂直方向上没有任何东西阻挡电子通过,增加了电子的透过率,使电子透过率达到95%以上,远远超过了荫罩结构的显像管,亮度和色彩饱和度更好,画面细腻动人,没有颗粒感,这也是特丽珑管的显示器图像显示效果出色的重要原因。由于吸收电子少,长时间使用荫栅也不会由于受电子束冲击产生热量引起膨胀或变形,避免了颜色突变和色彩减低的情况。[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