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范文强(范)
杨向杰(杨)
访问:金敏华(金)
整理:陈汝佳
时间:2017年6月12日
地点:中国·广东省·东莞市·广彩城酒店
杨:中国彩管史最兴旺最辉煌的阶段,从北京松下1987年成立时开始,(当时)掀起了中外合资合作的风潮,到我们汤姆森广东成立则是最后一个阶段,退市的阶段。从阶段性来说,彩虹是开天辟地,奠定基础,只有松下出现以后,整个中国彩管业才百花齐放,外国资本、外国技术、出口市场所有都进来,这很重要。所以你的面前是两种身份,其一是北京松下的董事长范文强先生,还有我们中国彩管业协会的最后一任会长,范会长,我们跟其他彩管企业都是会员。
范:(笑)我这会长不如我旁边杨向杰先生,没有东莞彩管厂,彩管行业10年前就已经结束了。
杨:我们行业坚持了10年(因为彩管协会会员在2007年开始陆续退市)。
范:因为这个东莞彩管厂还存在,这个协会起码才有这样一个基础,全世界还知道,还关注咱CRT行业。大家其实一直在想,它到底能坚持多久,会不会一两年之后、两三年之后?结果一直到了今天,这是一个奇迹。这个不光是中国彩管行业的奇迹,世界CRT历史的一个奇迹,恐怕也是世界企业发展史中的一个奇迹。您可以去考证,就是一个行业能够生存到最后的那个企业,应该是企业当中最伟大的企业。很少有企业能做到,举例说,美国的汽车行业鼎盛时期也是200多家,现在就剩两家了,就剩福特、通用。你好好总结福特、通用,他们为什么能生存到最后?然后你再回来,你再看我们这个CRT的汤姆森东莞工厂,我觉得他们更不容易。
因为汽车毕竟在美国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做支撑,可是CRT中国没了,你得在全世界来找它的市场,甚至于刚才你们采访的时候,已经都介绍了,有多难,恐怕要十天十天间隔地来切换生产,这对于大工业生产是更难想象的。那么多的配套企业,零部件,原材料,谁会为你着想,你想生存到最后?谁会陪着你生存到最后。因为企业生存最怕是没有批量、规模小。所以我想我们要总结一下,收编进即将出版的《中国彩管史》。相信这个《中国彩管史》,不仅仅是杨总完成了他的一个情结。当然我很支持他这个事,而且还给后人留下一个念想,留下个纪念。不完全是这样,但主要是这样。
不但如此,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个梳理,对这段历史的梳理,怎么来的?怎么做的?后边怎么结束的?我觉得这三个问题怎么结束,是我们这次研讨会重点讨论的,会为今后各类型企业的经营,都会有很大的启发。如果市场很大的时候,我们就做不下去了,人家在市场很小的时候,还坚持了那么长时间,把CRT生产的历史从1897年CRT的阴极射线管拉到2017年,容易吗?
杨:如果是彩色显像管就是1953年从美国RCA开始,到今年结束刚好64年历史,是人类历史上“显示行业”最长的一个。我最高兴就是把那个PDP等离子打死了,你说新的一代技术,但是从PDP生产到最后一个样板出来,就19年历史,所以要说它的技术比我们先进,我不承认的。如果它先进,它死在我们前边?它三年前已经在日本松下和中国长虹宣布全球退市了,我们CRT还生存到现在,所以这才是一个奇迹。
范:你是否还记得,应该是彩管业协会在2005年的时候,举行过一个全国的大型的记者发布会。那次来了特别多的媒体记者,当时就是在讨论CRT会不会在明年(当时是2005年,预测2006年)就会被平板电视全面取代。但那个时候我们不得不出来和那些记者一起,大家在北京开了一个会,郑重地对外宣布彩管优越的技术和这些配套整个产业链人的努力,我们有信心坚持得更久。甚至我当时说了一句狂话——那时候大家都不相信,我说也可能平板电视会倒在CRT前头。他们说我有点说梦话,不可能。但事实像我们说的,起码我做到了一半以上。(笑)
就是平板有两大类:一类是等离子的,一类是液晶的。等离子的退市在我们前面。然后液晶这个企业也关了好多了,在彩管退市之前关了好多企业,当然现在主流主要是液晶,但是起码我们一半以上还是说准了。所以这次来参加这个活动,我觉得挺好,我们梳理梳理。简单说彩管业协会是1999年成立的,实际上成立彩管业行业协会之前有一个背景。大家都知道,长虹囤积彩管事件,是世界上一个非常受关注的中国案例。
这个彩管史中也有非常详细的记载。之后彩管企业痛定思痛,实际上如果彩管行业协会早两年成立,我们那时候以整体的协调的意见来跟长虹对话的话,有可能更好地与长虹交流。也就是我们的力量足够到有可能会提早提示长虹,适时做好方案。但由于那时候我们是分散的,我们是分别在跟长虹对话,所以没有力量阻止长虹一直把这个事情玩到结束。真正结束是1999年的4月2号,长虹宣布大幅度降价,开始结束整个事件。我们彩管业协会是5月份成立的,那时候真的是彩管行业一片悲哀,或者叫混乱。不知道经营方向往哪儿走。
范:所以后来协会成立了之后,大家开始在一起积极沟通、积极协调,效果很好!我们这个协会成立这么长时间,从来没有被国家、被报纸批评过。其原因就是从一开始就非常地注重规则,不搞行业垄断,我们在一起就是沟通市场和一些技术发展,以及全球市场的情况。特别是你代表汤姆森进来之后介绍全球市场这一块,以前我们更多地关注国内,您来了以后,我们就开始关注全球,这个对大家的影响非常大。而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每次我的印象当中,您的发言总是有独特视角,甚至一点儿没有迎合大家,完全是为这个行业健康发展发表意见,争论也很厉害,但是最终大家都是受益者。因为大家辨清了形势,找准了方向,所以这个行业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竞合的关系,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健康发展。现在有汤姆森彩管坚持到最后,恐怕也和这个过程当中的作用有关系。一直到最后结束,大家并不是恶性竞争,并没有完全进入那种状态,也就是没有让这个行业伤筋动骨,包括其他原材料供应企业等等一个一个都是有序地退出。
我想这个彩管行业在中国的行业协会历史上,应该实质的第一。在这之前基本上行业协会是政府办的,而真正由行业自己办,我们彩管行业协会这应该是第一个。
金:最多的时候协会有多少会员?
范:10家,因为在中国基本上就是这10家彩管企业。
杨:这10家全世界最大的全概括了,还有几家自己进来了,没有入会,还有中华映管出口的,好像没有参加。
范:中华映管后期是参加了。
杨:索尼一直没有。
范:索尼没有市场行为,生产完了自己用。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业,虽然明天最后一天东莞厂也退市了,但像您也有很好的建议,这个关系还是要保持下去,我们要成立联谊会,现在变成了大家的一个情结。这个行业大家在一起,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兄弟感情。
杨:我们真的是兄弟。
金:同享过福,同患过难。
杨:我们非常团结。此外,就行业来说,我们受到LCD的冲击,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团结一致,我们只有团结。
范:而且也是为消费者负责任,我们当时认为是好东西,才会来做,因为阴极射线管的技术从开始到成熟,它的画面、画质、色彩、对比度、亮度等等指标都非常好,它只是笨重了点。在市场营销炒作上被时尚所替代,包括CRT的耗能低都是有优势的,大家一直努力把CRT这个技术完善,到现在120年历史,坦白说,CRT真的是好东西。
金:范会长,您是不是也是做了一辈子彩管?
范:我27岁进入了北京松下彩管。
杨:你总共做了多少年彩管?
范:我做了22年彩管。
杨:我们都不够刚才讲话的苏德先生(汤姆逊东莞厂厂长,印度人),40年。
范:当然,苏德先生是一个最有资格替这个行业说话的人。松下彩管在合资企业阶段,它是第一家。原因也是因为邓小平在1978年去日本,访日的时候,他去了两家日本的企业,一个是日产,一个是松下。走访松下的时候,他的感觉非常好,因为什么呢?就是松下幸之助跟他的见面不是接待式的、礼节式的,松下幸之助是听了他说在中国准备改革开放这个想法。明天我会有一个视频,我会给大家放一段视频,给你们特别热烈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松下幸之助当时在日本他有一著名的论断,他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当时没有人相信。怎么可能是亚洲的世纪,肯定是欧美的,但是他就坚定地这么说,而且还当着记者。当着小平同志的面,他正式地公开说出来。但是他其实心里面在见邓小平之前,他也没底,因为光靠日本撑不起亚洲世界繁荣中心的位置。但是中国要改革开放,他一听非常兴奋,他说,那行,中国要是真正做,他这个论断能成立了。
他没把这个当成外交接待,而是当成了一个特别大的机遇,所以1978年第一次见面,第二年他马上就回访了邓小平,来了中国。回访的时候,他深受这个鼓舞,跟邓小平说,他回到日本后,会动员日本的企业来中国,帮助改革开放这个伟大的事。因为他是日本经企会的会长,所以他是有这个资格,有这个能力向日本企业推介中国。但是实际上,让他非常失望的是,他回到日本说了很多次,做了很多工作,最终没有一家日本企业来中国。大家觉得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因素、经济能力等,中国怎么能投资呢?
杨:那时候国内“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
范:基本条件都不具备。后来他没办法,他就跟松下公司说,“我们去吧,因为我答应邓小平先生了,我不能不去帮这个忙,开这个头”。但是松下内部的风险评估也过不了,他后来就自己出钱来做了这个事,当然名义上是松下公司。所以他1981年第二次再来访问邓小平的时候,他就跟邓小平说松下带头,下决心了。邓小平说谢谢,中国非常需要国外的技术和资金,更需要他们的管理。他说好吧,那他们就给中国做一个松下的样本式的企业,引入松下的管理。1984年开始确定了彩管,然后漫长的申请过程,那个时候搞合资企业太难了。我查过我们的档案,得知当时的情况,做董事长我可以看最原始的那些东西。
当时你知道我们公司进口两辆丰田车,要国务院总理和副总理在内5个人批准。没有政策,汽车怎么从日本进来,怎么批准、怎么报关税、怎么管理等等,都需要总理、副总理批准。外经贸部在我们公司3个月开一次现场会,什么问题,出什么政策怎么对应,那时候就是这样。应该说松下幸之助对我们的改革开放真的是带了一个好头,国家领导人也给他很高的评价。你想松下来合资,为什么他能够第一个开工生产?是和大背景有关系的。当然也和国家整个的政策支持有关,彩管从1968年开始就是国家领导人关注的项目,最早周总理都提出要在中国建立彩管项目。
电视不仅能听见,还能看见,所以中国政府对这一块还是非常重视。你要做电视,它的心脏就是彩管,彩管相当于汽车里的发动机,没有它,其他的东西都是外围的一些支持的零部件,有彩管才有电视,所以中国政府从一开始一直非常重视彩管这个事。为什么松下幸之助和邓小平达成了要给中国做一个样板式的企业,因为那个时候不知道做什么企业,只是这样一种承诺:要做一个企业。最终选择的是彩管,他一定是跟中国政府的希望是相关的,我想应该是这样。
杨:1978年开始央企彩虹集团引进彩管的技术,你觉得这个分别在哪里呢?1978年中央已经搞彩管,基地是咸阳彩虹。我个人觉得松下先生也不光是随便挑一个项目,其实是有目的要这个项目。因为彩电在那个时候是中国的第一大电器产品,是支柱、基础。配套工业很重要,而且国家想要研发一个合资的模式出来,会不会有这个成分?
范:从我当时了解是这样,一个是彩虹,当然在大规模地建设发展,但是彩虹模式是国家出资之后,整条生产线、整条技术链的引进,其实中国更希望的是新技术不断出来。事实你看从松下彩管诞生之日起,19英寸、21英寸,也就是平面这个概念,是松下彩管带领的。因为它是第一个做21英寸平面直角的,超平也是松下第一个代表的。包括后来的大尺寸的34英寸、29英寸的,几乎都是松下。也就是说技术在中国从一个追随者变成一个同步发展者,是我们的一个追求,我们不希望老是跟着人家后边,人家不做的我们整条线买进来。我们希望把研发超前的引领市场的技术引进过来。再一个就是管理。你会发现中国现在很多家大企业,在他们的企业精神当中,第一条都是产业报国,但是这个词最早引进来的就是从松下彩管。是我们第一个把产业报国这口号挂出去,然后新闻媒体、国家各部委来参观,来宣传,广泛地宣传,产业报国这个词最早是日本引进过来的。
不仅仅这些理念,更重要的是管理模式。松下的这种事业计划管理模式,被中国很多的企业拷贝,包括京东方。京东方最后能够得以健康地发展,它就是全面地导入了松下的事业计划管理体系,所以才能有那么多的企业,它还能够控制得了。否则像我们在这种大行业当中,你要想保持不败,保持生存和发展,光靠努力管好钱是不够的,这个需要管理体系的建立。松下在日本比较突出的是这种管理体制,松下幸之助被称之为经营之神,是因为他发明了这套事业计划管理,我在这套体系当中学习了22年。出来之后,我把这个体系在鹏博士、富胜科技都做了简单复制,全复制做不到。它是一套完整的体系,简单复制以后效果非常好。
所以外人不太清楚,我当时跟他们说,你放心,因为有这套事业计划管理体制,它能非常快地实现有效的管理。果然事实上就是这样。
金:当然,资金还是重要的。
范:当年很重要,当年你想想我们投资的时候,松下是真金白银的现金一次性打到北京松下账户上。我们成立后一办好银行账户,人家现金全额打进来,全额注册。
杨:合资公司是1987年成立吗?
范:1987年成立。
杨:何时生产?
范:生产是1989年。
范:6月3号生产出来的第一支彩管。
杨:它不是技术转让,而是自己的企业,是北京与松下合资的彩管公司,不像彩虹是买日立的生产线及技术,两码事,这个厉害,真的是结合在一块。
范:股比是50比50,两家都是50%。
金:这其实也是有一个特殊背景。
范:因为邓小平和松下幸之助有一个约定,就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希望得到松下帮助,松下做到了。
金:国内企业大多要51%对49%。
范:50比50,特批。而且当时我们公司的名字,中间有个点,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
金:也是为了体现平等,是吧?
范:对,那个点实际现在都不让注册。但是那时候就是有一个点,就是别误认为是松下在北京的企业,而是北京和松下的企业。听说这个点当时是老领导谷牧提出的,一开始是一个横道,很难看,最后谷牧说北京·松下。(笑)
金:您说到22年。松下是有辉煌的,是吧?
范:有辉煌的,非常辉煌。
金:也有悲壮。
范:非常困难,非常悲壮的,但是它的结束非常负责任,到现在大家回忆起来都很感动。松下是因为合资期到了,20年,之后有2年的结束期,但实际上20年到期之前,他们就提出20年到了CRT不再延长了,因为后边再做彩管没什么意义了。然后就开始谈,谈的时候主要就是员工怎么安置,4500多名职工,松下非常负责任地把所有员工都安排离开。特别讲一下我们的补偿金,我们给员工的补偿金,到现在北京市没有一家企业超过我们,额度之高很难想象。然后松下象征性拿了100美金离开了。目前,院子出租收益很好。
范:还有很多,民生、鹏博士、百度,里边很多大型企业,租出了以后效益非常好。为什么数据中心都愿意建在那个院子里?百度的数据中心、鹏博士数据中心都建在那里。就是它的电,北京市只有两个企业有11万伏变电站,北京市政府给建的,一个是首钢,一个是北京松下彩管,它的电有足够的容量,又足够便宜,11万多伏变电站下来的电,是比你用1万伏下来的市电便宜很多。所以在那里做数据中心成本低,而且大厂房大空间,一个厂房通底3万多平方米,在里边鹏博士搁了6500多个机柜,非常实用,规模效应一下就出来了,因为数据中心主要成本就是耗电,电费一便宜,成本低,效益高。
金:可能也赶上北京的好时候,现在北京的房子、地非常值钱。结束时,好像还搞了个纪念碑,是吧?
范:对,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松下幸之助和邓小平的“君子约定”,所以为他们俩的那段佳话,弄了个碑。至于门口的那个,那是一开始就有,那是张彭同志设计的,原来北京市常务副市长,也是这个公司第一任董事长。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彭同志任北京松下彩管第一任董事长也是中央特批的。
金:今天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
范:张彭是正部级,张彭虽然是副市长,但他是正部级。
金:他这个非常特别,北京松下非常特别。
范:当时李鹏总理给题词,把“北京·松下彩管公司建成世界一流企业,合资企业的典范”。所以北京松下彩管在相当一段时间,是参观的热点地方,那时候宣传口号叫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合资企业学北京松下。都来这儿,一走廊一走廊的,就是想了解松下的管理,我们都是让日本人在解说,我的投资环境怎么样在改善,政府怎么支持,成为一个宣传的东西。那时候外经贸部为什么三个月一次现场会?说白了也在摸索经验,就是合资企业在中国到底怎么样能够健康地发展?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政府改变政策?很多政策都是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逐步完善修改过来的。
金:但整个经营还是你们自己主导,是吧?
范:经营就是刚才说了,是合在一块儿的,我们的结构是日方都是正职,但是所有岗位都配中方副职。
杨:北松做得很好,好像董事长是他,厂长是个日本人,都是实际在工作的,不是挂名的,但有些合资厂咱们中方是挂在那里的,外资方才是实际操作的。(www.xing528.com)
范:我们非常平等,因为股比是50比50,中方都是副职。一开始,我们认真地去学习人家的管理经验,学好了以后,日方主动让权,中方当政。
金:那中方的干部是不是都是选出来的?
范:我们当时在国内最轰动的一件事,就是我们1987年开始一成立,就派了250个实习生出国,坐着飞机去日本,平均培训八个半月,你知道那时候外汇多紧张。
金:这个举动在当时很奢侈?
范:松下幸之助他的名言就是:事业成败在于人,为人投资绝对是回报率最高的。所以他一开始就给大家树立了人才是最宝贵的理念,送到日本,平均培训八个半月。我是这250名当中的第一批,5个人。那个时候去了以后,他们没有任何的保留,反而松下怕你不学。你现在都很少见到那种情况。他给你配的一些专家、老师们,你要什么他都给你什么,教你什么,没有保密没有保留。
金:现在我要在报纸上写这个,估计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相信,因为现在中日关系完全不是那个时候那种情况了。
范:当时确实是。我觉得松下公司,松下幸之助到现在为止都是诚信的。按理说人家离开,人家有50%的股份,资产要评估,按理50%现金要分给人家,但人家象征性拿了100美金,剩下全留下来。
金:如果要算账的话,松下能拿走多少?
范:当时我们现金存款6.5亿美元。
金:他也没分一半。
范:就拿100美元。
金:这个也是难以想象。
杨:对,这说明人家的企业道德多高尚。
范:他说我们一块儿合资了20年,20年结束了,他要离开了。他所有的都留给中方,说白了,跟我们说的两口子过日子,最后离婚了,裸退,很像。
金:所以我现在也理解了,为什么你们的情感会深,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
范:包括我现在,也还在帮他们,现在成立松盛元科技跟松下合资,帮他们在中国做合作,都是在相互帮助,为什么?我喜欢他们这个负责任的精神,真的是这样,你很难再找到这样的伙伴。如果在分手之前,他说好,我把4500名职工交给你中方处理,我裸退,那也可以理解,因为中方要安置这么多职工,复杂程度,风险等等都有。人家不是,人家帮着你安排,剩40个人了,人家拿100美金才跟你说再见,人家就这样走了……
杨:真的是不容易啊!
范:中方后来在松下走了之后,职工都安置完了,分了3个多亿现金。
杨:其实合资的时候,公司内的土地是不是大家共同拥有呢?
范:都是合资公司的。
杨:整个北京松下历史就是1987年到2009年,就是22年的历史。
范:22年。
杨:刚才范会长说的,北京松下不光是带动了整个中国彩管业,中外合资的开始,开始如三星、飞利浦进来,股份就是外方他们控股,也有国家中央企业控股100%,外方少数技术入股,也有地方政府控股,其他都有点虚的。我认为北松成立才是真正的合资风潮开启了。而且不光是彩管行业,对整个中国的合资风潮影响更大,松下这个世界级的企业,真正的合资,对中国的合资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开启并发展壮大很重要。
范:那时候是给大家树立了样板,比如对员工的照顾、关心。第一培训,250人赴日本学习时震惊了一下。每人都有宿舍,我们都搬进去了,每人一居室、两居室、三居室,根据不同的年龄,都有住的地方。那个时候在北京,就这两件事吸引人,有房子住,能出国。所以我们招聘,每次招聘100个人,应聘来的人太多了,得来10000人,大家都希望进这个企业。
客观原因是什么呢?让中国的企业明白了原来我们也要培养员工,也要在培训上下本钱,因为事业成本在于人。培训人员是回报率最高的,这些理念进来,在中国落地了。
范:资金那么紧张,公司拿出钱来盖房子给大家住。然后管两顿饭,在国内企业管两顿饭也不容易。
杨:用现在话说是天堂一样。
金:工人日常用餐方面最多管几顿?
范:现在管几顿都有了,在当时没有。当时福利最好的国营企业最多就是便宜的福利食堂,比如说买的饭、菜比较便宜。但是松下彩管是早饭、中饭免费,为什么免费?松下一开始也不是免费的,都是参照国营企业的优惠,低价卖给大家。但是工作的时候,有员工头发晕。问他为什么。这些孩子不吃早餐,不吃早餐出来干活,可不是容易晕吗?一发现,马上干脆在公司两顿饭,全部免费随便吃,再没晕的了,员工吃的一个个胖胖的。最后很多人离开彩管到别的地方工作,回来你问他说,你离开彩管你最想念彩管什么?就那两顿饭,我到现在都是,我在我们食堂早上吃油饼,我敢吃,吃一个,吃两个都行,那油很干净,出去不敢吃了,怕那地沟油不好。所以现在好长时间不吃油饼了……(笑)
杨:在你记忆中,从1989年生产第一支彩管开始到结束,总共生产了多少彩管,有没有概念?
范:我们应该有这个数字,大概1亿1000多万支彩管。
金:就是22年,其实20年。
范:生产就是20年。
金:有两年干啥?
范:还有两年前面的,1987年到1989年有一生产设备安装,大概是生产18年,应该在1亿1500万支左右。
杨:生产总值大概是多少?
范:这个数字没有记住。
杨:整个中国彩管行业是通过彩管这么多年生产,我们生产了多少彩管,中国整个彩管产值,以及有多少行业的从业人员,这方面有没有统计一下?
范:直接的这个有,行业直接的,就是生产彩管和它的主要的零部件,比如说玻壳,这些有,估计十五六万人。但是你要是说跟它相关的人,彩电也相关,然后销售环节都算,肯定过百万人。
杨:不包括电视机厂?
范:包括电视机厂,上下游相关产业肯定过百万。
杨:应该是第一大产业。
范:对,第一大产业和支柱产业,当时对彩管彩电企业夸赞就因它是支柱产业,那个时候没有别的。轻工业都不行,我给你一个数字,长虹在中国电子百强光做彩色电视机,在中国电子百强当中排第一。
范:关键是中国人这个习惯,受社会时尚牵引,爱攀比。
范:当年你没一台电视机娶不来媳妇。就像现在你没房子娶不来媳妇一样的,那个时候就电视是刚性需求,但现在是房子……(笑)
金:当时是电器三大件,是吧?
杨:超前消费,我有个21英寸,你就要25英寸,他要29英寸,越攀比越厉害。
范:彩电当时是时尚风潮。
杨:反而大家说印尼、印度的边远地区的地方彩管电视坏了还容易修理,可以用十多年,但中国就没有这个修理观念。
杨:其实我们CRT的指标,比LCD还要好得多,耗电量、辐射什么,我们很多性能都比它高。但是没办法,潮流就是这样……
范:潮流就认为液晶好,在我们北松关门之后8年,汤姆森它能把这个显像管坚持到现在,真的要好好总结。说北京松下彩管只是说我们那段合资企业那一段,还是因为是带头的,说出它的样板性。但是实际上我更感兴趣汤姆森彩管生存到最后这一段,所以我想听明天杨总总结这一段(东莞彩管退市仪式)。
杨:明天就说一点点。(笑)
范:我最近事非常多,我拿出3天时间,专程来就为这个活动。
金:范会长非常重视,非常感谢!
杨:我们范会长要主持最后一次彩管协会的会议。
范:有这个情结,我觉得我跟杨总,我们可能都是有这种情结。
金:我刚才在路上还跟杨总说,这跟人有关系,这个行业有的时候就这么几个人,要有牺牲精神,然后他要有带头大哥的风范,这个也很重要。
杨:我们做实业的都比较实在,我希望有个好的开始、好的结束,我们可能是对手,但是我们也是同一个团队。
范:我们是把竞合关系演绎到极致了,但是这种合作和竞争,维护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做到极致了。
金:不管是对手还是敌人,大家都还有点惺惺相惜。
范:我们不对抗,你看我们跟电视机厂从来不对抗,我们成立完协会,第二年彩电业也成立一个协会。我们的基础是合作。
杨:收集《中国彩管史》资料是我的想法与概念,没有我的好朋友范会长支持,根本没有这个事情,他是会长,而且是北京松下的董事长,真正在国内的实业家,在行业里头搞来搞去,没有他根本没办法搞这个事情。
范:因为杨总这个想法特别有意义,一说完我就支持他,包括把彩管重量级前辈孙秉光挖掘出来,让他跟杨向杰谈,写出来回忆录,才叫珍贵。
范:杨总咱们要抓紧,为什么呢?这有点抢救性发掘了,时间飞逝,年华渐老,若这些人都不在了,就麻烦了,会失去很多记忆!
金:我觉得你们两个都有这样的想法,这事肯定能做好。
杨:很重要,没有他,我做不了。
范:咱俩就是牵这个头,把《中国彩管史》搞好。
范:这个必须好好弄,里边好多内容可以大幅度消减取消都可以,为什么?一定要把史这个事体现出来。因为它毕竟是彩管史,要突出重点……
范:希望大家抓紧时间,把《中国彩管史》编好,期待有好消息。
杨:谢谢范总,一定一定。(大家握手)
(访问完)
左一为金敏华;左二为范文强;左三为杨向杰
(以上内容,为嘉宾访谈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