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美国商人陈冲先生介绍我国香港商人从台湾设备公司购买了一条彩色显像管生产线,并在元朗建厂。由于设备和工艺太落后,生产不正常。但这两个商人一起欺骗中国光大集团,让光大集团入股元朗彩管厂。最后,光大集团先后分两次花费了近四千万美元,全部接手彩管厂的股份,并更名为中国光大集团彩管厂。
但光大集团接手彩管厂后一直赔钱,想方设法,但找不到好的办法。后来,由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邱晴女士接任光大集团董事长。邱董事长接任后,发现光大彩管厂是该集团的亏损大户,要止亏必须停产及转手出去,但没有找到接手单位。邱董事长向国家计委汇报能否将光大彩管厂无偿转到内地来。
国家计委叶青副主任要求机械电子工业部拿出解决方案。时任机械电子工业部常务副部长的张学东,派出机电部专家组对光大集团的元朗彩管厂进行调研。专家组调研后,认为光大彩管设备落后,工艺技术不行,香港元朗缺乏24小时“三班倒”(编者按:把一天24小时分成三班,每班8小时)的技工或工程师,连续运转的生产条件不足,若继续生产,产品又不合格,只会越亏越大。(www.xing528.com)
若光大彩管厂宣布倒闭破产,对光大集团的影响也不好。最稳妥的方法是将光大彩管设备全部迁出香港,以合作的名义搬到内地,这样处理才能使光大集团止亏,减少损失。这个调研报告的意见,得到了机械电子部和国家计委领导的认可。国家计委拨出50万美元的搬迁费,让机电部包干专款专用。张学东常务副部长多次亲自开会商议后,决定派季国平主任带领上海电真空公司、北京12所等30名同志奔赴香港执行任务。
赴港工作组日夜奋战,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搬迁费用支出少于50万美元的代价,将光大彩管公司的全部设备用集装箱,安全顺利地搬回上海、北京。部分设备在上海、北京也发挥了一些作用。光大彩管厂迁离香港后,既堵住了光大集团彩管项目的亏损,也使光大集团免受任何政治上的影响。在国家计委和机电部的正确领导下,香港光大彩管厂的搬迁工程,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