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关系实施的含义
所谓公共关系实施,就是社会组织为了实现既定公共关系目标,充分依据和利用现实公共关系实施条件,按照公共关系创意策划方案,进行公共关系实施策略、手段、方法设计并据此进行实际操作与管理的过程。通过公共关系实施,经由选定的传播渠道,把必须、应该向公众传播的信息传递给公众,进行必要的反馈调整,加强与公众的联络、联系、沟通,影响或改变公众对社会组织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创造对社会组织有利的舆论环境,在公众中树立起社会组织的美好形象。
(二)公共关系实施的意义
公共关系计划的制订是为了实施。再好的计划如果制订出来之后就束之高阁,不去实施,那只能是毫无价值的“纸上谈兵”,就没有任何实践层面的意义。况且,实施的计划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实际,还有待于在实施过程中得到检验。而且,由于人的认识不可能完全同客观相一致,因此,制订出来的计划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有待于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修改,甚至改变。所以,公共关系实施构成了整个公共关系活动的中心环节
(三)公共关系实施的要求
1.要以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
公共关系工作自始至终不能脱离公众,否则就没有公共关系工作可言。公共关系实施过程中,要以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特别注意两个方面。
(1)要选择公众喜欢的传播媒介或渠道。公共关系活动实质上是针对公众而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要想使这种传播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使发出去的信息全部或大部分为公众所接受,这就需要选用公众所习惯使用的传播媒介或渠道来传播信息。社会组织可以根据公众的人员情况、年龄结构、职业状况、教育程度、兴趣爱好、习惯的行为方式等特征,来选定他们所喜欢的传播媒介或渠道。可供选择的传播媒介或渠道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个体传播渠道。个体传播渠道是社会组织公共关系人员通过个别面谈、访问、邮寄、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公众保持联系和交流信息。这种传播渠道的特点是:传播面小,传播速度慢,但对象明确,交流充分,反馈及时,信息真实,在传播过程中便于深入,便于注入感情。在实施过程中对解决个别问题以及对公众中的某些重要人物或有影响的人物,可以使用这种传播方式进行信息沟通。
②群体传播渠道。群体传播渠道是社会组织通过举办座谈会、专题报告会、讨论会、信息发布会、演讲会等形式向部分公众群体传播和交流信息。这种传播渠道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范围大,反馈及时,易于创造热烈的气氛,形成轰动性的传播效果,还可针对受传者的特殊要求、特殊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
③大众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是社会组织通过各种新闻传播媒介,将大量信息大规模地向全社会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渠道的特点是:传播迅速,辐射面广,影响力巨大,适宜于解决带共同性的、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公共关系工作中最常用的、最现代化的传播渠道。(www.xing528.com)
以上几种传播渠道在信息传播的数量、质量、速度、范围、效果上相互补充和渗透,但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如目标公众的爱好、兴趣等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也可以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方式,从而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2)在设计制作信息时要考虑公众的特点和兴趣。公共关系人员在设计制作信息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在调查研究和制订计划过程中,所了解到的公众的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并参照这些特点,编写出适合公众口味的新闻稿件、广告词、展览说明、宣传小册子等,这样才能引起公众的兴趣,才能使传播取得良好的效果。
2.要选择最佳的活动时机
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各项计划的实施都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选择以下几种时机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组织开业或更名时隆重“亮相”。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抓住社会组织开业或更名的大好时机,开展各种刻意创新的公共关系活动,将社会组织的宗旨、经营方针、业务范围、技术力量、产品质量等向公众做详细介绍,这样做既显得十分自然,又能从一开始就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2)在组织转产或开拓新产品、新业务时推销形象。社会组织改变经营方向,开拓新的业务,推出新的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屡见不鲜的。这正是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大好时机。社会组织在向公众大力介绍新的经营项目、新的产品、新的业务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组织的形象,让新的经营项目、新的产品、新的业务和社会组织一起在公众脑海里留下深刻的记忆和美好的印象。
(3)在组织知名度不高或下降时加强组织形象的宣扬和彰显工作。如果一个社会组织的知名度不高或下降时,其产品的销售量和经济效益也会不高或下降。常有这样的情况,某个企业原有生产规模小,不为人所知,或原来的产品质量有某些问题,美誉度不高,后来通过努力,在规模、产量、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但公众并不知情,还是以原来的眼光看待这家企业的形象和产品。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组织必须抓住时机,开展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制造轰动的新闻事件,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效应,提高组织的知名度,使公众对企业“刮目相看”。
(4)在组织出现失误或被公众误解时维护形象。突发的危机事件对社会组织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将使社会组织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甚至有可能危及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对此,社会组织不能消极对待,必须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矫正性公共关系活动,以挽回声誉,重塑形象。
3.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实行计划控制
所谓计划控制,就是社会组织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纠正计划中所出现的偏差。或者,根据信息反馈的结果,对原有的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没有计划就没有控制。反之,没有控制或者控制不好,计划就不能顺利实施。计划是控制的基础,控制是实现计划的保证。两者从计划实施开始直至终结,始终联系在一起。两者关系处理得好,实施计划的结果就必然良好。计划控制的程序主要有:设定控制标准;将计划实施情况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偏差,分析原因;采取纠偏措施,保证实施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公共关系目标的顺利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