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实性和可靠性
艾德华·霍尔指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因为很多有声语言往往把所要表达意思的大部分,甚至是绝大部分隐蔽起来,人类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大多数属于理性层面,经过理性加工后所表达出来的语言往往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意向,说出来的语言往往并不等于存在于人们心中的语言。而人类的非语言多是发自内心的,是难以压抑和掩盖的。阿盖依尔等人的研究表明,当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样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所代表的意义。因而,非语言沟通比语言沟通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
2.感染力和吸引力
非语言沟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有时人的某一动作能够同时表达出几种不同的信息,甚至可以在几秒之内,表达出有声语言难以表述的意义。而且,非语言沟通中传播者的动作、体态都能体现出他的风度、气质、学识、修养,它所具有的吸引力、慑服力和牵动力,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更能感染和吸引公众。《挥手之间》有一段对毛泽东站在机舱口摘下帽子用力一挥,向送行人员微笑点头的传神动作的描写,“主席伟岸的身影,站在飞机舱口;坚定的目光,望着送行的人群;宽大的手掌,握着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慢慢地举起,举起,然后有力地一挥,停止在空中……”正是这挥手之间表明了一种深刻的历史过程,表现了主席的伟大性格。此时,毛主席虽没有发出声音,却无声胜有声,将一个伟大领袖为国家与民族的利益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崇高精神,非常深刻有力地表现出来了。在沟通过程中,往往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种表情,可以强化或减弱口头语言交际沟通的功能,代替口头语言的沟通作用。
3.普遍性和民族性
非语言沟通因形象、易学,为所有阶层、不同背景和不同年龄人所采用,不论是目不识丁的人,还是学识渊博的人,都可以灵活自如地应用。大规模国际交往中,常以非语言沟通作为主要手段,如运动会、艺术节、音乐、美术。卓别林的无声电影受各国民众的喜爱,被大多数人理解欣赏,说明人类的非语言沟通具有普遍性。当然,由于各国文化不同,非语言传播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种不同的文化传播和风俗习惯决定其特有的非语言传播符号。例如,美国人常用“OK”表示赞同、赞美,但“OK”在新加坡、巴西、俄罗斯等国却是一种粗俗的举动。这说明非语言沟通有很强的民族性。
4.流行性和发展性
非语言沟通是发展变化的,随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社会进步和人际交流范围的扩大,这种沟通能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它也具有流行性,如传统中国见面礼是抱拳,现在发展到握手,青年人流行拥抱。
(二)恰当巧妙运用非语言沟通
在公共关系沟通中,善于正确运用非语言沟通,不仅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而且还能充分展示公共关系人员及社会组织的文明程度、管理风格、道德水准,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公共关系人员恰当地利用非语言沟通,可以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赢得公众的赞誉、接纳。
1.目光接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窗户。目光既能穿透他人的心灵,又能展示自己的心灵。眼睛能自然准确地展示自身的心理活动,眼神是十分有效的传递信息方式,不同的眼神起着不同的作用。眼睛睁得大小、眼神光彩程度可以准确地传递信息;瞪眼瞠目、目光柔和、流波顾盼可以反映一个人心灵的发展变化。眼睛是面部表情中最灵活、最具吸引力、最富传神的非语言沟通器官。在公共关系的传播沟通中,良好的交际形象应是目光坦然,亲切、和蔼、有神、礼貌地正视对方,这既是一种坦荡、自信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2.微笑
微笑是世界通用语言,传递友谊,代表了赞美和祝愿,是公共关系沟通中迅速达到交流的“催化剂”。在公共关系沟通中,微笑能强化有声语言沟通的功能,增强交际效果,双方都从发自内心的微笑中获得这样的信息:我是你的朋友。微笑虽无声,但是它能表达高兴、欢悦、同意、尊敬等意思。作为公共关系人员,要时常把“笑意”写在脸上。罗杰·E.艾克斯泰尔指出:“有一个世界通用的动作,一种表示,一种交流形式。它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与国家中,人们不分国家,不分种族地使用它,并理解它的含义。它可以帮助你与各种关系的人交流,不论是业务伙伴,还是朋友,它是人们交流中唯一最有用的形式,那就是微笑。”在非语言沟通中,公共关系人员对别人微笑,必能体现出他的热情、修养、魅力,从而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感染对方,使传播沟通能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完成。
3.手势(www.xing528.com)
手势是一种更重要的交际方式,是最有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用手势做暗语,表达某种意思,交流某种感情,加强某种语气,会使表情更加有声有色。俗话说,心有所思,手有所指。手的魅力并不亚于眼睛,甚至可以说手就是人的第二双眼睛。手势表现的含义非常丰富,表达的情感也非常微妙复杂,如举手赞同、摆手拒绝、手抚是爱、手指是怒、拍手称赞、拱手致谢等。手势含义或是发出信息,或是表示喜恶,或是表达感情,恰当地运用手势,可以为表情达意增强情感色彩,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
4.声调
柔和的声调表示坦率、友善、亲切,激动时声调会有些颤抖。意大利著名悲剧影星罗西参加一个欢迎外宾的宴会。席间,许多客人要求他表演一段悲剧,于是他用意大利语念了一段“台词”,尽管客人听不懂他的“台词”内容,然而他那动人的声调和表情,凄凉悲怆,不由得使大家流下同情的泪水。可一位意大利人却忍俊不禁,跑出会场大笑不止。原来,他念的根本不是台词,而是宴席菜单。恰当自然地运用声调是交流成功的条件。
(三)公共关系非语言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成功的非语言沟通取决于沟通双方是否能够完整、准确、迅速地理解对方应用非语言传递的信息,是否能够很好地掌握非语言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得心应手地加以应用。
运用非语言沟通时,必须同他人保持同一,必须与环境和沟通情形保持同一,必须与自身特点保持同一。即各种言语沟通手段的使用,既要适合对方,也应坚持自身的特点。这样有助于增强非语言信息的明晰性,以防出现信息被误解,意思被曲解。
2.沟通方式与信息的一致性
在非语言沟通中应保持所使用的沟通方式与所传递信息的一致性,力求用不同的非语言方式传递不同的沟通信息,尽可能避免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的矛盾。
3.表情、动作与语言表达的伴随性
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沟通方式应和语言表达相伴随,从而更好地表达思想和观点,交流感情信息,增加语言沟通的有效性。这不仅可以增加信息的明晰程度,而且能使交往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更富有成效。
4.观点与思想的形象性
在非语言沟通中,恰当地使用人们易于接受的或对方能够理解的象征性动作,有助于更形象地表明观点、思想,更有效地传递信息。
5.身体姿势、位置和内心态度的统一性
在非语言沟通中,如果与对方有共同的或相似的信念、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就要采取协调一致的身体姿势和位置;如果与对方没有任何共同或相似之处,就不要采取这种身体姿势和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