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银钱并用:清末中国货币流通的真相

银钱并用:清末中国货币流通的真相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清末,中国的货币流通仍以白银为主,铜钱为辅;大数大宗支付用银,小笔支付用钱,而外国流入的银元流通日广。中国人开始仿造外国银元,先是用手工,后来用机器。咸丰年间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财政困难,铸造多种贬值钱币。太平天国的货币有银钱和铜钱;还制造过金币。银钱见于太平天国对外文书。除白银和钱币外,还有纸币流通。钱庄、银号等旧式信用机构从清初以来即发行银票或钱票,甚至某些商店也有发行。

银钱并用:清末中国货币流通的真相

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清末,中国的货币流通仍以白银为主,铜钱为辅;大数大宗支付用银,小笔支付用钱,而外国流入的银元流通日广。在鸦片战争前的银元以西班牙铸造的为多,俗称“本洋”。战后,墨西哥铸造的银元大量流入中国,因币面有鹰像,俗称“鹰洋”,或称“英洋”。中国人开始仿造外国银元,先是用手工,后来用机器。清光绪十五年(1889)广东用机器铸造有蟠龙图案的银元,后各省陆续仿效,流通渐广,俗称“龙洋”。1914年北洋政府铸造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俗称“袁头”。1933年国民党政府铸造有孙中山头像和帆船图案的银元,俗称“船洋”。龙洋、袁头、船洋是近代中国自铸的三种主要银元。

清朝每个年号都铸铜钱。钱文为年号加“通宝”二字,小平钱称制钱。咸丰年间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财政困难,铸造多种贬值钱币。币材有铜、铁、铅,面值高达当千;钱文有通宝、元宝、重宝,非常复杂。太平天国的货币有银钱和铜钱;还制造过金币。金币数量不多。银钱见于太平天国对外文书。流传下来的有各种大小不同的铜钱。钱文大多以“太平天国圣宝”分列正反面,作价有“平钱”、“当五”、“当十”、“当五十”共四种。清末又用机器铸制钱和铜元。铜元自“当一”至“当二十”,以“当十”的最流行。中华民国初年继续铸铜元,四川铜元面值高达二百文。铜元是不足值铸币,由于滥铸,贬值严重。(www.xing528.com)

除白银和钱币外,还有纸币流通。钱庄、银号等旧式信用机构从清初以来即发行银票或钱票,甚至某些商店也有发行。为筹措军费,清政府于咸丰三年(1853)起发行国家纸币户部官票(银票)和大清宝钞(钱票)。官票、宝钞急剧贬值,到咸丰末年已基本上不流通。在中国设立的外商银行和产生于清末的中国银行业则有银行券的发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