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三角一体化引领苏州融入上海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引领苏州融入上海发展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苏州积极落实国家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部署,发挥战略重要支点和示范区引领作用,通过与上海的互补合作实现共赢,共同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2020年11月20日,长三角一体化苏州赴上海对接说明会成功举行,这也被视为苏州“融入上海”发展的新的起跑点。新时代,苏州正以“融入上海”发展为主线,全面推动沪苏同城化。在长三角率先落实公积金互认互查,与上海探索开展公积金异地冲还贷试点。

长三角一体化引领苏州融入上海发展

长三角地区一直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创新创业等方面发展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因此,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具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区域之一。在2016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和2018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进一步明确了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长江三角洲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体化发展上升为了国家战略,强调发挥上海的核心作用,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提升都市圈一体化水平,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具体来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以上海为龙头,带动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互联互通、协同一体、率先发展,发挥出“三一相加大于四”的整合效应,并成为带动全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龙头、连接世界经济的平台。但长三角一体化也意味着,区域内要实现发展规划整体统一、重大治理政策统一、生态保护统一、财税分享政策统一,同时实现在人才、资金、物资、流通等经济要素方面流动自由。最终通过一体化战略,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区域之一,打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强劲增长极,并同国家在其他区域实施的战略相互配合、协同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的空间布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的主要引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发挥关键作用。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合肥市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这为推动新时代长三角区域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

苏州位于长三角地区,紧邻上海,是大上海大都市圈100千米范围内的唯一特大城市。沪宁铁路横穿苏州,京杭运河贯穿苏州南北,上海对外3/4的国道和2/3的省道在苏州境内,沪宁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无缝对接,上海虹桥机场近在咫尺,优越的综合交通体系是苏州经济强劲发展的动力。

客观来看,苏州的发展得益于上海的经济辐射和带动效益,通过开发区、工业园建设,并依托上海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苏州的GDP、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等重要经济指标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仅次于上海。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出发,长三角各城市联动必须勇于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社会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此外,各市还要由独立发展转化为协同发展、由同质发展转为错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紧邻上海的优越地理位置是苏州充分发挥协同效应的必要条件。但在新的形势下,苏州应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城市能级,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功能定位、政策举措,抓住一系列国家战略机遇,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此,也有智库专家指出,长三角在中国经济的整个内循环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而长三角地区内部的循环就是推进大上海都市圈建设。苏州要融入上海,不光要融入长三角,更要加强沪苏同城化,这是长三角内部经济循环非常关键的一环。

目前,苏州积极落实国家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部署,发挥战略重要支点和示范区引领作用,通过与上海的互补合作实现共赢,共同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苏州从创新、金融、开放三条路径对接上海,提出建设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协同创新区,发挥上海证券交易所苏州服务基地作用,加强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联动。

2020年11月20日,长三角一体化苏州赴上海对接说明会成功举行,这也被视为苏州“融入上海”发展的新的起跑点。苏州方面领导曾公开表示,长期以来,苏州发展得益于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得益于上海的辐射带动。上海与苏州地缘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两地合作源远流长,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两地合作步入了快车道,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苏州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开放格局焕然一新、文化传承包容创新、营商环境新机无限。当前正在推动交通互联,努力缩短沪苏协同发展的空间距离;推动产业互补,努力激发沪苏协同发展的经济红利;推动合作互动,努力增进沪苏协同发展的情感交融。(www.xing528.com)

新时代,苏州正以“融入上海”发展为主线,全面推动沪苏同城化。仅在长三角一体化苏州赴上海对接说明会上,双方就签署了90个专项合作协议和项目合作协议,包括平台经济项目12个,科技合作项目9个,产业合作项目19个,基础设施项目5个,公共服务项目11个,文旅与金融项目11个,政府合作项目11个,示范区建设项目12个,涉及政务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协作、基础设施、市场开放等领域,开启了两市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在沪苏交通同城化方面,沪苏通铁路一期工程已于2020年全线贯通,苏州轨交S1线、10号线将分别与上海轨交11号线、17号线实现对接。苏州北站扩建后,将牵手上海虹桥枢纽,共同承担长三角客运中心功能。除了交通互联,长期以来,沪苏在人才、技术和资本等方面交流互动十分紧密。

如今,沪苏市民间的往来更加密切,两地公共服务对接实现新突破,两城变“同城”,往来如“串门”。“长三角旅游友城卡”功能不断完善,上海游客乘上“旅游直通车”就能到苏州休闲度假。组建“长三角高中名校发展联盟”,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集团化办学。与上海间的异地就医门诊费用,实现直接刷卡结算。全面开通长三角“一网通办”综合服务,已开办30项企业服务事项和23项个人服务事项。在长三角率先落实公积金互认互查,与上海探索开展公积金异地冲还贷试点。

在创新提升城市品质方面,苏州还与上海相关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实施“城市品牌新传播”“主播&网红新消费”“智慧文旅新产业”“公共文化新服务”“新概念出版”五个新计划,不断提升苏州城市文化软实力。未来,“让世界听见苏州”“让世界看见苏州”“让世界遇见苏州”将成为现实,进而更全面地展现新时代苏州风采。

对于苏州而言,在长三角一体化引领下高质量“融入上海”发展,要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做好总体发展规划。苏州可以立足于长三角区域副中心的角色定位,加强与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区域合作机制,打造成长三角地区间合作交流的“根据地”。此外,苏州作为全国制造业强市,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业优势,借助与上海毗邻的地理位置优势,不断推动自主创新,致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进而建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研发生产基地。

同时,苏州还要充分发挥临海优势,科学统筹沿江港口的发展,增强货物进出能力,降低物流成本,放大沿江区位优势,提高苏州加快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的竞争能力。在推进苏州港口一体化建设方面,应加强沿江港口的资源整合的同时,把苏州港放在长三角港口群中来定位、分工,围绕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加快结构调整,实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由“竞争”走向“合作竞争”。

从长远来看,苏州城市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与其他城市的合作,而鉴于紧邻上海的地理位置,再加之上海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经验,苏州与上海的合作将会取得更多的双赢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