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武汉来说,是极其特殊和难忘的一年。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大面积扩散,武汉以壮士断臂的巨大责任感果断封城76天,1000多万武汉人胸怀大局、克服困难、同心战疫,为全面战胜疫情争取了最佳时间窗口和最大的主动权。就此,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满含热泪地说:“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武汉是一座有着3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商朝方国建立的宫城盘龙城是武汉建城的开端,历史人文厚重。从地理位置来说,武汉地处华夏之“中”,其与东面上海、西面成都、南面广州、北面北京的距离相差无几,约1200公里。极佳的地理位置外加长江和汉江天险,造就武汉吞吐山河的磅礴气势,使其成为一座别具英雄气概与豪情的城市。
我曾在武汉求学三年,这期间正值武汉大张旗鼓地宣传“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因而对此也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据说“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这8个字是经过武汉20万市民历时4个月热情投票产生的。
武汉在历史上确实有过太多的敢为人先。从223年夏口城的构筑到宋元战争成为战略枢纽,武汉长期以来都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近代以来,大武汉曾经是与大上海并雄的城市,从洋务运动的革新自强到九省通衢的工商业大都会,武汉形成具有鲜明现代气息的城市文化。正是这种历史条件与时代基因的交错,武汉为辛亥革命孕育了最为适宜的土壤,武昌起义“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则代表了武汉城市的英雄气魄,是武汉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汉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是三国时期的孙权在这里建都称帝,221年,孙权改鄂县为武昌县,并在此建都。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州)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
南宋时期,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武汉一带四次北伐,武汉是十万岳家军军魂所在之地。岳飞还曾登上黄鹤楼,看着滚滚流去的长江,遥望中原故土,写下“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的千古爱国名句。英雄城市承载了英雄的格局与胸怀,将爱国、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始终延续,以启后人。
19世纪60年代,为救亡图存,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发起了以革新自强为主要目的的洋务运动。武汉作为张之洞推行洋务运动的重镇,在清朝末期开始逐步发展工业,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声名显赫。优秀的武汉时代精英们,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冲破重重阻挠,勇敢地走在时代前列,大胆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科学技术。教育方面,武汉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等众多知名大学。在生产制造方面,武汉创立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织布局等众多现代化企业……那时的武汉是何等的繁华,经济贸易仅次于上海位居第二位,繁华程度与上海并驾齐驱。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爆发,经过连夜激战,在革命党人们奋不顾身、前仆后继的战斗下,革命军最终顺利攻占武昌城,打响了辛亥革命胜利的第一枪。武昌起义成功后,汉阳、汉口革命党人也分别攻占汉阳和汉口,武汉三镇成功光复。随后,湖北军政府成立,改国号为中华民国。革命火焰迅速席卷全国,湖南、广东等15省宣布独立,最终让清王朝皇帝宣布退位,结束了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著名历史学家、辛亥革命史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章开沅认为,首义精神乃是敢为天下先。首义精神实质上是对祖国的热爱,追求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新时代更倡导“善为天下先”,进而成为武汉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首义精神也是武汉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历史文化即荆楚文化的延伸和传承。追溯荆楚文化的特质,有人用五句古语来概括,即“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惟楚有才,深固难徙”。正是这些文化基因熔铸了武昌首义志士的人格,从而创造了划时代的壮举。
历史上,武汉还是第一个收回外国租界的城市,武汉会战更是彻底打破了日军速胜的美梦,抗洪胜利、上千万人联手抗击疫情……在时间的长河中,武汉犹如英雄般以舍身忘我的情怀,敢为人先,勇于破旧立新,勇敢地冲在时代最前沿,做风云际会的弄潮儿。
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征途上,武汉也是功不可没。毛泽东曾说:中国的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份宝贵遗产,它推动了武汉民主运动的蓬勃发展,成为武汉城市文化中夺目的亮点。
依我的理解,武汉的敢为人先,至少包括敢作敢为、先机夺人、勇争人先三个层面。(www.xing528.com)
武汉人也是精明的,精明用武汉话来说就是“贼”,这对于地道的武汉人来说绝对是赞美之词。还有人说,武汉人天不怕地不怕。确实,武汉城市本就是靠码头商埠发展起来的,天南地北的生意人、“跑码头的”“跑江湖的”都是个顶个的聪明人,如果你不“贼” 怎么能够能在“码头”立足!另外,走南闯北各种各样的人见多了,自然便容易养成精明强干的性格。
作为“百湖之城”,武汉倚江而建,整个城市更不是那种“横平竖直”的布局,街道经常是想拐就拐、想岔就岔,不拘于规矩和章法,给人一种悠闲、浪漫的感觉。武汉生活节奏也不快,被称为中国“最市民化的城市”。
如果是去武汉旅游,不妨坐一下有名的“武汉公交”,品尝下正宗的“四菜一汤”:四菜即黄鹤楼、古琴台、首义广场、户部巷小吃街,一汤即东湖。据说,从1953年2月至1974年10月间,毛主席先后48次到东湖,最长的一次住了178天,累计居住时间仅次于北京。在这里,毛主席还拍板长江大桥、武钢等重大项目建设,留下了“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提起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的黄鹤楼,建筑的精美绝伦是黄鹤楼的一大特点,但最重要也最吸引游客的地方在于黄鹤楼是一座将书法、壁画、历史典故等尽收囊中的文化宫殿,是江城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从古至今,无数文人骚客在这里咏物抒怀、寄情山水,或是依依送别,抑或是托物言志。
登上黄鹤楼,武汉三镇尽收眼底,“长江携汉水,滚滚向天流”,视野可谓豁然开朗。在这里,你可以感叹“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也可以抒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惆怅。
武汉水资源极其丰富,临畔着长江,穿梭于汉水,加之星罗密布的大小湖泊,让武汉一下子“水灵”了起来,使得这座城市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但武汉也是“大火炉”,夏日里团团热气将整个城市“罩”住,上趟街便汗出如浆,宛如桑拿。
闷热的天气造就武汉人“火辣”的性格,武汉人讲话“搞么事” 等俗语随口带,这才更像一个真实的武汉。还有,武汉人早餐都吃热干面,各家饭店都用纸饭盒装热干面,“纸盒端上街”也让人感觉武汉是座匆匆忙忙的城市。
如果有时间光顾汉正街、户部巷、江汉路、吉庆街,你会发现武汉人好像都在做小生意。汉正街上,十里长街全是小商品,过去南北商人云集于此,好不热闹。武汉商人谨慎精明、不轻易服输,武汉有句俗话“杀不死的猪”,意思是天底下没有做不了的事,这也是对“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武汉精神的绝妙概括。
新时代,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相对较快的区域,已形成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为主体的城市集群。其中,武汉城市圈的经济优势、辐射功能极其明显,也使武汉成为中部各省份中名副其实的带头“老大哥”。
江城武汉,江汉交汇,三镇鼎立。放眼滚滚潮头,武汉仍面临着时代托付的壮大武汉城市圈、引领中部崛起、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凝聚合力等重任。最后,套用楚人屈原的一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