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以仅占中国约2.3%的区域面积,创造了中国约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集中了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因此,长三角一直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强力引擎。
就新时期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主要是以上海为中心,位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以及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6城。
就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格局来看,主要是构建“一核五圈四带”。一核即上海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五圈包括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四带是指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沿海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
有“世界级城市规划之父”美誉的彼得·霍尔(Peter Hall)曾说,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有一种新的城市现象正在形成,即特大城市区—由20个至50个城镇组成,地理上分开,但功能上联网,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聚集在一起,密集的人流和信息流沿着公路、高速铁路和电信电缆网联系在一起,从新的功能分工中汲取巨大的经济力量。中国至少有长三角、珠三角两个经典的特大城市区。
相较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拥有更加明显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积累等优势,特别是拥有世界经济大都市所不具有的广阔协作腹地,助力长三角成为世界经济最具潜质和韧性的新主角。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江浙沪专家学者就率先发出了关于长江三角洲联动发展的呼吁。1983年上半年,国务院上海经济区办公室成立,长江三角洲的联动发展迎来了第一次热潮。1989年,随着国务院上海经济区办公室的撤销,第一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热潮终归于平静。
1992年10月,国务院提出要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这也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掀热潮。
1997年,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14个城市自愿组成协调组织—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此后,泰州和台州市又相继加入该组织,这也被视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酝酿形成的端倪。
一般来说,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较高阶段的普遍产物,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城市所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它可以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从全球范围看,目前全球公认的大型世界级城市群有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发展的共同特征主要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形成紧凑空间组织、紧密经济联系,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完美搭配。
就南京都市圈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之间的关系,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中已明确表态:要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助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为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南京都市圈由江苏、安徽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指导推动政策会商和项目对接,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从此种意义上看,南京都市圈能否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发展,不仅事关苏皖,还关系到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进程。
从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角度看,目前成员中的超大城市仅上海一座,必须形成以南京、苏州、杭州、宁波、无锡等特大城市和众多中小城市为依托的巨大城市密集群。上海由于具有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等多重功能,一直居于“中心”位置,而南京相较于其他特大城市,可供挖掘的潜力更多,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也最大。(www.xing528.com)
如果从都市圈建设的“虹吸”和辐射效应看,当前南京对都市圈成员的“虹吸”效应较为明显,辐射效应还有待提升。
纵观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无论是美国的湾区城市群和东北部城市群,还是日本东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这些城市群的崛起首先体现在各城市间经济层面的深度整合,特别是在产业规划和发展层面,周密的统筹规划与协同分工必不可少,进而实现城市群在经济、产业、市场发展进程中的共振。
从现代城市经济新形态和发展规律来看,在有着几乎相同的历史文化渊源与资源分布状况的同一经济带中,特别是城市群中的重要中心城市之间,竞争表现最为激烈的就是产业竞争,这也是长三角城市群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无法逾越的“坎”。
客观来看,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在产业定位、产业环境、产业要素等层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在产业发展定位上,产业同构的矛盾仍比较突出,由于同质化竞争的广泛存在,客观上制约了新产业、新业态的加速崛起。以南京为例,其产业结构与上海、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的主导产业高度相似,特别是在电子信息、汽车、能源化工等领域,长三角区域内企业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态势如果不能得到改观,整个城市群资源集约利用和产业功能整合的任务将无法完成。二是在产业环境方面还有待提升。要尽快围绕区域一体化总体目标,克服各板块各自为政的短视行为,尽快补齐营商环境、政务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等方面短板,加快形成“长三角区域整体品牌”概念。同时要关注产业规划和城市间协作分工,既要形成“赛马”机制,也要关注差异化格局的构建。三是在产业要素安排和调度方面,要围绕构建一体化、无差别营商环境,支持企业、人才、资金在长三角范围内的低成本自由流动,最终以“用脚投票”倒逼产业要素实现最优配置,共同做大长三角一体化“大蛋糕”,实现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在全球框架内占据一席之地。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长三角城市群既要有数量众多并在空间上呈密集分布的大中小城市,也要在超大、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形成合理的规划等级体系,以充分发挥城市群经济的规模和集聚效应。同时这也将促使各方站在国际和国家的层面看待长三角区域发展,加速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及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议用“产业地图”的方式统筹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规划,实现城市产业协同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总体竞争力。
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长远发展的目标看,尽快绘制“长三角产业地图”显得尤为紧迫。对此,要围绕长三角产业发展布局和各区域定位,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分布式存储等技术,通过全面、准确、详尽地收集来自长三角区域的产业现状、产业要素、发展战略等信息,确保“长三角产业地图”发挥信息收集、信息互联、产业现状和发展分析等功能,为更好实现区域间产业分工合作和动态平衡决策提供依据。
为实现长三角地区要素资源的最优配置,建议在长三角城市群之间建立更加完善的省级、地市级、县区级不同层级的对话沟通与协调运营机制,及时就产业政策、城市规划、发展思路等进行互动和协商。必要时可设立专业运作机制,依托“长三角产业地图”进行资源交换和资源匹配,找准市场和政策机制的结合点,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流动性提升,最大程度实现产业要素的优化配置,合力打造全球领先的世界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立足都市圈理论,都市圈核心城市对经济圈经济的贡献占比一般要超过50%,才能有效辐射和带动周边城市崛起。对照此一标准,南京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核心,仍有一定进步的空间。此外,南京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涉及跨省域、跨区域调配资源的问题,如何消除政策障碍、市场和行政壁垒,如何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开放市场、促进科技和人才流动、推进产业密切合作以及跨区域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问题,仍考验着南京和各方的智慧。
按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未来的重点方向是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创造联动发展新模式。主要路径是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进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通道的综合交通体系,促进信息、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由此可见,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蓝图中,南京的位次仅次于上海。换句话说,南京未来发展能否取得新的突破,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抓住这样重大的历史机遇以成就自己。
新时代的南京,机遇无限,潜力无限。一方面,建设南京都市圈是跨省协作、联动周边的过程,可以帮助南京实现弯道超车、加速崛起;另一方面,在做大自身经济总量的基础上,南京才更有实力联手上海、苏杭等兄弟城市,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增添更强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