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3表明,1997—2012年间,中国服务业产业融资环境基本处于安全区域,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银行贷款利率总体下降。1997—2012年间,我国一年期银行年平均贷款利率从8.64%下降到5.81%。但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银行贷款利率仍相对较高,2011年一年期银行年平均贷款利率达到6.56%。并且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大多注册资本规模小、固定资产投资少,通常以拥有知识产权、人力资本、开发工具(软件)等无形资产为主。长期以来,此类企业办理银行贷款时难以提供固定资产抵押,知识产权等又无法进行质押,企业主往往要以个人的房产和财产进行抵押才能获得银行贷款,筹融资困难。一些规模较大的软件、科研服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企业也存在这一问题。而目前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资金规模小,设立审批严格,在解决服务业企业融资难方面难以发挥主要作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融资渠道有限,融资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根据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对全球企业经营环境排名,在获得信贷排名中,中国的名次连续后退,2008年排名59,2009年排名61,2010年排名65,到2013年则位列第73名。
5.3.1.2 中国服务业产业劳动力要素环境评析
表5.3表明,中国服务业产业劳动力要素环境以2003年为界,1997—2002年间中国服务业产业劳动力要素环境得分不断下降,基本处于不安全区域,2004—2012年间中国服务业产业劳动力要素环境得分则不断提高,处于基本安全区域。表5.4显示,2004年以来,中国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要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也高于第一、二产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服务业内部一些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比全国平均工资水平要高,但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服务部门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却比全国平均工资水平要低一些。
表5.4 2004—2012年服务业各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差距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得到。
此外,由于我国长期存在“重制造、轻服务”的观念,重点发展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服务业高级专门人才储备不足,人才供给结构也不合理。目前,精通国外法律、国外市场的国际型和开放型专业人才十分紧缺。2012年我国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36.1%,远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这一比重为77.6%,日本这一比重为66.1%)和中等收入国家(如保加利亚这一比重为57.2%,巴西这一比重则为58%)水平。并且我国许多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较低,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为13.21%,批发和零售业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为15.24%,专业化、技术性较强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也仅为37.85%、39.62%、15.69%和44.16%。
5.3.1.3 中国服务业产业技术要素环境评析
表5.3表明,1997—2012年间,虽然中国服务业产业技术要素环境得分不断提高,但仍处于不安全区域。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是服务业永恒不变的动力。以往研发的重点着眼于工业,随着服务业在经济中的作用的提升,服务业研发支出在整个研发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2006—2012年我国R&D经费总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1.39%提高到2012年的1.98%,虽然比重在逐年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非常小,整体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国际上来看,我国研发经费总支出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低于以色列、瑞典、芬兰、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2009年,我国R&D经费总支出为5802.1亿元,占当年GDP的1.7%,其中:制造业R&D经费支出为3571.3亿元,占R&D经费总支出的61.5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R&D经费支出为1138.7亿元,占19.6%;教育R&D经费支出为451.5亿元,占7.8%;而金融业R&D经费支出仅为1.078亿元,占0.0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R&D经费支出仅为1.63亿元,占0.03%。我国服务业的研发支出占总研发支出的32.36%,而加拿大服务业的研发支出占总研发支出的比例早在1997年就达到37%,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服务业研发支出占总研发支出的比例早在2000年就达到39.9%和34.4%,可见我国服务业研发支出占总研发支出的比例远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自主创新的能力是国家和民族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服务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关键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市场上,更多的是依靠资源能源的大量投入、劳动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来获得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的有限利润。若中国服务企业不加强自主创新,无法形成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那么我国将长期徘徊在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
5.3.1.4 中国服务业产业基础设施环境评析
表5.3表明,1997—2012年间,虽然中国服务业产业基础设施环境得分不断提高,但仍处于不安全区域,这是因为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仍相对较高。(www.xing528.com)
交通基础设施为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交通设施衔接不畅、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模式下,各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规划缺乏合理的衔接,这不仅导致大量重复建设及激烈竞争,而且使得物流基地、综合性运输中心的建设缓慢。这种“重线路、轻结点”式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影响着整个物流系统的协调发展。
除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外,我国的电信基础设施也相对不完善,2009年中国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61.1部/千人,不仅低于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低于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国的水平,可见我国的电信基础设施环境比较落后,这不利于产业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使用情况也是基础设施环境的一个方面。2009年我国国际互联网用户为271个/千人,与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甚至低于伊朗、马来西亚、巴西、捷克等国的水平;2008年我国人均信息和通信技术支出为194.9美元,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20.1美元),与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甚至低于马来西亚、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等国的水平;2009年中国互联网服务商1.2个/百万人,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3.5个/百万人,宽带用户62.89个/千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8.47个/千人)。国际电信联盟2011年公布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IDI)排名(2010年),中国仅位列第80名。
5.3.1.5 中国服务业产业市场需求环境评析
表5.3表明,1997—2012年间,虽然中国服务业产业市场需求环境仍处于安全区域,但得分不断下降,已经由安全状态下降到基本安全状态。这与我国消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有关,2012年该比重为49.5%,但1978年为62%。而很多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购买力增强,消费开支的增加成为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12年发达国家消费开支占GDP的比重达60%至75%。此外,从1997年到2012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45%,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据世界银行统计,2010年,按购买力平价法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570现价国际元,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 081现价国际元),仅相当于新家坡(55 380现价国际元)、美国(47 120现价国际元)的七分之一,甚至低于泰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8 120现价国际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本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快速提升。然而,相对于GDP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依然较低。从表5.5可知,城乡收入比都已超过3∶1,这种城乡差距已大大高于国际标准。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中低收入阶层的服务消费需求,从而影响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表5.5 2006—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
5.3.1.6 中国服务业产业政策环境
表5.4表明,1997—2012年间,中国服务业产业政策环境得分波动较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已由过去的不安全状态上升到基本安全状态。
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税收负担较重,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这主要体现为:第一,制造企业能获得较多的税收优惠。例如按照国家政策,在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且新办“双高企业”自获利年度起,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等等。但是,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税收优惠不管是在优惠力度上,还是在优惠范围上,与制造企业的差距都较大。第二,为制造企业提供服务支撑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无法享受园区的配套优惠政策。即使制造企业在园区内能够获得相当大的优惠政策,但对其提供服务支撑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却不能享受税收上的减免。第三,交纳营业税的生产性服务行业按照营业额的6%全额征收,税负相对较重,而对制造业企业征收的增值税,可以进行进项和销项的抵扣。值得指出的是,服务业税收与工业税收的差别,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其将服务业务外包。究其原因,服务业外包后的交税是参考服务业税收而非工业,那么,在服务业不享受税收优惠的情况下,制造企业所需交纳的税款将增多。第四,有些服务行业存在重复纳税现象。如物流、计算机软件等行业中,企业常把业务外包出去,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发包方将按照整个营业收入进行纳税,另一方面分包方也要按照协议上的价款缴税。第五,服务业企业无法像制造业企业那样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第六,当前的税收政策通常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等同于一般服务业企业,并执行相同的个人与企业所得税税率。生产性服务业属于高端服务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在实际业务中,企业需要提供一笔资金供员工进行技能培训与提升,但这些费用却不能作为成本在税前列支。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面对的是全球竞争。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服务业的税收政策上我国并无优惠可言。
此外,我国服务业行政审批环节过多,且多头管理。根据2014年世界银行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对世界各国及地区企业经营环境排名,企业经营环境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新加坡、中国香港、新西兰、美国和丹麦,中国仅位列第96名,开办企业排名中国仅位列第158名,缴纳税款排名中国仅位列第120名,企业办理开业手续平均所需的时间从2004年的48天下降到2013年的33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