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创始人的名字作为品牌名称,是为打造个人“超级IP”,“超级IP”能够自造势能,能够自造流量,能够快速变现。将品牌人格化,是打造个人“超级IP”的最佳路径。
《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说:“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是基于人格魅力带来的信任与爱,是品牌的去组织化和人格化。”这就是品牌的人格化。
品牌不能过于依附于一个或一种类型的具体产品。在这个产品过剩、同质化严重的时代,只通过产品本身,已经很难形成行业壁垒,各种品牌的产品的品质都已达到了差不多的高水平,因此,品质已不再是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时排在首位的因素。
品牌IP化正是品牌人格化,即赋予品牌以人格,让品牌会说话、说好话。
品牌要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崇拜,就要成为消费者的朋友或偶像,做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而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符号。品牌人格化就是要把品牌当成有态度、有温情、有个性、有喜好的人,这样大家才愿意跟你交朋友,才能让消费者产生精神归属感,最终将品牌打造成为具有独特魅力和情感影响力的人性化品牌符号,让每一位消费者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品牌黏性,促进价值的认可。
品牌会“寿终正寝”,但是,IP是可以跨时代、跨行业的。
品牌人格化,看重的是“人”,“产品”即“人品”。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说:“一个成功的人格形象已经是最好的公关。”
乔布斯的极致精神,让大家对苹果手机趋之若鹜;
小米以雷军为代表的发烧、实惠的品牌人格,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销量;
罗振宇的“有种、有料、有趣”,让更多人知道了罗辑思维和得到。(www.xing528.com)
再比如,聚美优品创始人“为自己代言”,佳洁士广告中看起来很专业的“牙科医生”,雕爷牛腩打得开“味蕾”的雕爷,耐克广告中永不放弃的科比……
品牌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特征,颠覆了以往的传播逻辑。人格认同感部分地替代产品功能,成为新用户选择和购买理由,这在产品过剩和注意力缺失的时代,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
品牌的塑造必须强人格化,只有这样,品牌才能具有足够的广度、深度、鲜明性、真实性,不断产生出个性鲜明、真实感人、有趣好玩等不同的内容,在各种触点上与个体接触,并吸引、打动、感染用户,把用户转化为粉丝。
马云是天生的演员,方洪波为美的代言,李东生为TCL代言,董明珠为格力代言。这些企业家节省了明星代言的费用,不仅每年可以省下几千万的代言费和广告费,更重要的是为品牌注入了人格魅力。
褚橙的代言人就是它的创始人——褚时健。这位往日的“中国烟草大王”,曾亲手打造红塔集团的黄金时代,也经历过被判刑的人生低谷,但他在74岁高龄毅然携妻种橙,最终创造了“褚橙”的传奇,86岁身价过亿。“褚橙”成了“励志橙”,在不同阶层引起共鸣,个人魅力形成人格化的IP。
构成IP金字塔的三个要素中,产品是一个根基——黄金甜味冰糖橙;文化是一个抓手——褚时健沉浮励志故事;传播是一种形象的建立——通过企业家、记者、文化界人士等在社交媒体上大量转发传播。
褚橙的核心就是褚时健这个人,褚时健的沉浮往事形成了精神品牌。人格化的褚橙,将褚时健的励志精神融入产品,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褚橙的食用价值,更多的是从精神层面带来的内涵。
人们认知一个品牌是比较慢的,而认知一个人却是比较快的,最初阶段的品牌认知基本都是通过对创始人的认知来了解品牌,让创始人和品牌一起变成一个超级IP,通过超级IP自造势能、自造流量,自行产生效益,品牌的人格化即成为品牌的一种传播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