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闽商企业如何应对新经济政策?

闽商企业如何应对新经济政策?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一三事件”后,时任首相敦拉萨于1970年提出了“以消除各族之间的贫穷”和“重组各族之间的社会结构”为目标的“新经济政策”。[25]这一时期,还有不少闽商企业选择以“阿里—巴巴”的方式逃避“新经济政策”中的限制。第一类为闽商老牌资本家,他们在“新经济政策”前就已经与马来权贵有很好的关系,早已形成“阿里一巴巴”官商联盟。“新经济政策”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

闽商企业如何应对新经济政策?

1969年5月13日,马来西亚发生了“五一三种族冲突”事件,这是一起涉及华、巫两族互相厮杀的暴力流血事件。“五一三事件”后,时任首相敦拉萨于1970年提出了“以消除各族之间的贫穷”和“重组各族之间的社会结构”为目标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三大目标是消除贫困、重建社会、国民团结,基本点是“以工业化为中心,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相对缩小贫困阶层”,实质是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重点培植马来人资本集团,作为马来西亚的经济基础,主要内容体现在第一个远景计划、第二至第五个大马计划等政府文件中。第二个大马计划承诺,“要专门为迅速培育一个有效的马来人企业家阶层,推行一系列的政策措施。”[22]1975年5月,第三个《马来西亚五年计划》(1976—1980年)实行前,国会通过政府制订的《工业调整法》。此法规定,资本额在10万林吉特以上,工人在25人以上的制造业需要申请执照。申请执照时,企业还需要承诺马来人30%的股权。为反映国家马来人的比例,规定要雇用50%的马来人工人。此外,有些产业必须雇用3成的马来人为员工,才能在税率上得到优惠。除了雇用员工必须遵照种族比例,政府还规定,厂商产品的30%必须由马来人经销商承销。[23]根据“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政府计划利用20年的时间,实现土著在各个领域拥有30%的股份或分配额。[24]

新经济政策的前10年,由于推行这种马来人优先的政策,再加之马来西亚又采用“面向出口”战略,外资和外国商品也大量涌入。为求生存和发展,闽籍华侨华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经济上逐渐改变了以往独资、合伙经营的旧方式,转而进行资本的系统联合,组织股份有限公司,并适应新经济政策的要求,发展同马来人、印度人乃至外资的经济合作,增加合资经营。新经济政策时期成立的福建籍同乡会馆企业主要有大企业公司(龙岩会馆总会)、榕联控股(马来西亚福州社团联合会)、福联控股(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马晋控股马来西亚晋江社团联合会、永春控股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安溪控股雪兰我安溪会馆等。[25]

这一时期,还有不少闽商企业选择以“阿里—巴巴”的方式逃避“新经济政策”中的限制。[26]政商的利益结合,产生一批“马来官僚精英资本家”集团,部分华商大资本家也获得相当的利益。此时期,有两类闽商资本家以“阿里—巴巴”模式在商业经营上获得巨大财富,没有受到“新经济政策”的种族持股限制。第一类为闽商老牌资本家,他们在“新经济政策”前就已经与马来权贵有很好的关系,早已形成“阿里一巴巴”官商联盟。“新经济政策”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这些人包括郭鹤年、林梧桐、郭令灿与骆文秀等人。第二类为新崛起的闽商新贵。他们不但少与华人社会往来,也与华人政治势力划清界限,积极与巫统的马来精英建立良好关系,取得马来政治精英的信任,进而与马来政治精英进行商业合作。此外,这些闽商新贵与传统华商资本家在行业选择、经营方式都有所不同。闽商新贵不再限于零售等行业,他们普遍将企业多角化经营。此外,管理方式也比传统闽商资本家进步,采取了西方科学的管理模式。[27]此时期与马来人权贵合作进而发达的福建著名华商有雷贤雄、杨忠礼等人。[28]

表5-8 1970—1999年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族群股权 (单位:亿马元)

资料来源:Government of Malaysia: Seventh Malaysia Plan,1996—2000.

华人在有限公司的股权增长速度虽然低于马来人,但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外资股权降低,华人的股金和股权持续增长,股金市价从1970年的14.50亿马元,增加到1995年的735.52亿马元,25年增长了近50倍,占有的股权比重也从27.20%增长40.90%。到1999年,华资股权比重虽然降低到37.9%,但仍然是拥有最多股权的族群,股金绝对值再增加到1 173.72亿马元,是1970年的81倍,到2004年华人的股权比例再提高到39%,这还没有包括占华商企业90%以上的华人中小企业的资金。[29]

这个时期新形成的闽商企业集团有邱继炳领导的马联工业集团、刘蝶家族企业集团、刘玉波的磨石集团、钟廷森的金狮集团。同时,上一时期形成的闽商企业集团,在这一时期经济实力又有新的发展。如郭鹤年在马来西亚的联邦面粉厂,到20世纪70年代末也演变为拥有多家子公司、业务多元化企业集团。(www.xing528.com)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华商企业集团的发展有了一个宽松的环境。80年代初,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马来西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1985年还出现负增长,财政与外贸收支出现双赤字,债务负担加重,失业率上升。为扭转此经济颓势,马来西亚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的失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认识到了民间资本尤其是华商资本的重要性,于是放宽了对外资及非马来人股权的限制,改善投资环境,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积极利用华商资本,发展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闽商企业集团的实力在这一时期进一步扩大。例如,属于云顶集团的亚地种植公司,到1992年,仅种植面积已由过去的2.3万公顷增至4 万多公顷。郭氏兄弟集团在马来西亚通过收购中央糖厂、巴劳种植、邵氏兄弟公司及新建槟城香格里拉酒店等来扩大自己的实力,丰隆(马)企业集团在马来西亚收购了谦工业公司这家全国最大的建材制造厂,还收购了从事造纸,塑胶的马太平洋工业公司和南洋报社。同此,这些闽商企业集团还在大力向海外发展。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一批新的闽商企业集团,如林木荣、林天杰父子通过甘文丁机构控制的马化控股集团、陈志远的成功集团、林玉静的富亨机构集团、张晓卿的常青集团等。

1988年后,华商资本外流逐步减少,原先在国外的华商资本也逐渐回流马来西亚。80年代,资金少于50万马元、员工少于50人的企业,华商至少仍占80%。1990年前10个月,经工业发展局批准,以华商资本为主的国内资本,在制造业投资比1986年增加了近4倍。1990年以华资为主的国内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由1989年的29.2%增至49.45%。国内华商资本逐渐成为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迅速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表5-9 1990年马来西亚三大族群就业的行业领域比较 (单位:千人)

续表

资料来源:Government of Malaysia: seventh Malaysia Plan,1996—2000,Government Kuala Lumpur, Government Press,pp.78—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