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6年英国侵入槟榔屿,开始了对马来西亚长达100多年的殖民统治。19世纪中叶,大量华人从中国移民到当时仍是英国殖民地的马来亚。英属马来亚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殖民地,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以进行开发。因此,马来亚成了闽商在东南亚寻找生计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1900年以前,沙捞越各小埠做生意者,多为客家人及闽南人,他们很早就到沙捞越,分散于各小埠经商。根据1931年的人口普查,福建华侨在马来亚华侨中约占三成,位居第一位。[2]由于早期的文献记载一般以“福建人”作为操闽南方言者的通称,如果加上福建其他地区的话,这一比例还会更高。
马来西亚华侨的发展主要是在英国领有马来以后,英属马来在鼓励华侨流入的同时,对华侨的活动也几乎没有任何限制。1919年英国颁布“土地保留法”,马来各邦的土地列为保留地,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让给华人、印度人或其他民族的人。英国殖民当局颁发的法律、法规以及长期的自由放任政策,一定程度上对华商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华商被排除在一些经济活动之外,不得不流入其他一些领域,如商业、专业人员(医生、牙医等)、建筑业、采矿业、种植业等。华侨与马来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及职业选择的不同,致使二者经济地位出现了差别。在英属马来亚锡矿业和橡胶业迅速发展并确立了在南洋贸易中心的地位的同时,这种政策使华商更加容易获得发展。以下几点可以概括英属马来亚华商积蓄其经济势力的过程:
第一,土地开垦、矿山开挖及其他事业的发达;第二,通过易货贸易赚取利润,蓄积起来,逐渐扩大其事业的规模;第三,节省积蓄一部分工钱,从小生意、中等生意向大商业发展。[3]
表5-1 马来亚华侨人口祖籍构成表
资料来源:马来亚联合邦人口调查报告。
注:这一时期,闽商在马来西亚主要从事采矿业、种植业和商业。
在马来亚经营橡胶工业的华商,“不是闽南帮,必是潮汕帮,其他各帮,几乎是没有插足之余地的。”[4]马来亚华商从事橡胶贸易者几乎都是福建人,被誉为“马来西亚橡胶王国的四大功臣”中三人为祖籍福建的闽商,而福建人中尤以永春县人尤多。[5]最早提倡种植橡胶的是林文庆和陈齐贤,两人均为福建海澄人。[6]1887年,马六甲华侨陈齐贤首先在马来西亚试种树胶获得成功。[7]1894年,林文庆、陈齐贤组织联华橡胶种植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杨厝港购置4千英亩土地种植橡胶。1897年陈齐贤又在马六甲投资20万元建成了马来亚第一个商业性橡胶种植园。1898年,陈、李两人又邀请闽人李俊源、邱丽容、陈启锦、曾江水等集资组成公司,在马六甲武吉亚沙汉开垦5 000英亩土地,各种一半木薯与树胶。1906年陈嘉庚以1 800元向陈齐贤购买了18万粒种子发展其橡胶事业。1910年前后,马来亚掀起了一股种植树胶的热潮。一些原来种植甘蜜、胡椒、甘蔗的华人小园主,及小矿主、矿工也纷纷转而种植橡胶。1912年针对橡胶种植业进行的第一次调查显示,华人控制的种植园面积占了全马来亚种植园总面积约20% ~ 25%。[8]到1928年,这一比例增加至1/3。[9]加上沙捞越港主福州人黄乃裳在诗巫大面积种植橡胶,福州人黄天保及黄萌南率同乡在诗巫、泗里街垦荒种橡胶与胡椒,来自福建古田的许桂红、李立钿、江家桂等,也在柔佛州永平开辟土地种植橡胶,到了20世纪初,橡胶种植业已迅速发展起来。早期经营橡胶业的马六甲华商尚有祖籍福建永春的郑文尧及陈可补、陈期岳父子,祖籍福建同安的杨超长;在北马经营橡胶业者则有祖籍福建惠安的骆谋生和祖籍福建安溪的白成根。
表5-2 1953年马来亚各民族资本橡胶园面积及所占百分比
资料来源:郑焕宇:《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与华人资本》,《东南亚研究》1980年第2期,第43页。
华商的橡胶园大部分是小橡胶园,据《马来西亚第三个五年计划中期检讨报告》的估计,大约有48%的小园主生活在贫困线上。华商经营最大一家是森那美代理商行,1953年它控制了32家橡胶园坵公司,其中有6家是华商资本。森那美代理商行的董事会主席是Unitac的董事会主席陈祯禄,他就是祖籍福建南靖的海外闽商。陈氏继承祖业在马六甲经营树胶种植业,而后发展成为全马来西亚最大华的侨橡胶代理商,经营有武吉加影树胶有限公司、亚逸莫力橡胶有限公司等,控制了14家公共及私人公司,其中属于Unitac拥有的橡胶园坵达14 000英亩。(www.xing528.com)
表5-3 马来西亚主要闽商橡胶种植业者 (单位:万海峡元)
资料来源:《南洋华侨丛书(第五卷)》,1941年,第157页。
表5-4 马来西亚闽商主要橡胶工厂
资料来源:《南洋华侨丛书(第五卷)》,1941年,第188页。
马来西亚黄梨制造业,完全在华侨的资本控制之下。据1937年的统计,全马来西亚共有黄梨制造厂16所,其中规模较大的为南益黄梨厂,厂主即是中华总商会会长李光前先生。[10]凤梨业中,最大的也是李光前凤梨罐头,其资金有50万元,在柔佛经营有工厂。[11]
商业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闽商主要从事二盘商、三盘商、经营进出口的头盘商,以及遍及城镇乡村的零售商、过街小贩。根据报纸记录,“闽粤人土稍集旅费,至南洋后,身无分文。先为人作苦力,得资后改作小贩商人,由小贩商人不数年即一跃而为巨贾。故今日南洋之大腹贾大半皆出身微贱,甚且有目不识丁者。”[12]据1931年马来西亚人口统计,马来联邦列入从商的人口中,华侨占76.5%,从事商业的华侨占华侨就业人口的14.4%,仅次于从事橡胶种植和采矿的人数。海峡殖民地从商的华侨比例更高,占华侨就业人口的23.3%。[13]
此外,闽商在航运业方面也占有一席之地,以陈祯禄的祖父陈木春为代表。陈木春,祖籍福建南靖,生于马六甲,后开辟园地,种植甘蜜等,成为种植行业的先锋,并曾用电力机器制造硕莪。陈木春后来又成为 19 世纪 60年代第一个拥有船只川航马来亚各港口的轮船公司的创办人和股东经理。1884年这间公司与另一家华侨轮船公司合并扩大营业,6年后,1890年,一位拥有一艘大轮船“沙波”号的欧洲人波葛特,也加入该公司,遂组成实得力轮船有限公司。[14]
航运业的另一位闽商代表是祖籍漳州的林秉祥,林秉祥的和丰轮船有限公司是在一战期间崛起的,至战争结束前夕,该公司资本已达500万元,拥有8艘1 000吨以上的远洋轮船,川行于中国东南沿海、缅甸、印尼和新马各个港口。除此,他还于1918年创办了和丰水泥有限公司,拥有资本800万元,产品运销马来亚和东南亚各地。
闽商在马来西亚地区的经济开发活动付出了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极少数闽商依靠自己的艰苦努力,最后取得了成功,甚至成为当地的大富豪,但是成功的毕竟只是极少数,大多数华侨苦力终年都在矿山和种植园里过着穷困不堪的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闽商经济的发展。到1957年,随着和平时代的到来,闽商逐渐转入了现代工商业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