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P.A.杜尔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侨》一书中曾提到,“华侨对胡椒的生产,由于采取了一套完整、先进的种植技术,大大地提高了产量。根据殖民地时期的统计,在邦加岛的胡椒园里,那些采用这种先进生产技术的,每公顷可栽种2 500株;但那些采用旧法的地方,如楠榜,只有1 200株,相差一倍以上”。接着他强调,“就是由于16世纪采取了这种先进、优越的生产种植技术,可以说是魔术般地使万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胡椒生产地,并提高其国际贸易地位而成为世界商业的中心。确实,万丹成为胡椒生产地,与华商在当地从事种植胡椒,并采用先进的种植方法有一定的关系”。 [41]由于华侨对胡椒生产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因而大大提高了万丹地区胡椒的产量,使万丹港成为当时国际胡椒贸易的一个中心。同时,华商小商贩还深入内地向农民收购胡椒,对促进城乡的经济繁荣,也起着有益的作用。[42]同时,新的胡椒种植技术在18世纪最初十年传入加里曼丹的。华侨不仅将胡椒的种植传入加里曼丹,同时还在加里曼丹将南洋的一般种植方法大大地加以改良,华侨除在加里曼丹自种胡椒外,同样也收购当地居民所生产的胡椒,而且这种种植与收购的同步,保证了农民的收入。更重要的,商人们完全是根据平等互惠自由贸易的原则,在价格上常比荷、英侵略者在其他地区所付出的价格超出1/3。因之当时荷、英侵略者在南洋收购胡椒到欧洲贩卖的利润,通常高达200% ~ 400%,而华侨收购胡椒在祖国销售的利润仅为90%而已。[43]
到18世纪以前,在吉兰丹,有数百闽人居埠头“贩卖货物及种植胡椒”。正如J.D.沃恩(J.D.Vaughan)在其1854年发表的论文《简论槟榔屿的华人》中写到,槟榔屿的华侨社会中,福建人和漳州人都是店主、商人和香料种植园主。[44]此外,18世纪末谢清高在其口述的著作《海录》中提到:“闽粤人至此(指马六甲)采锡及贸易者甚众。”[45]锡是马六甲的主要出口物,“以斗锡通市”,就是盛产锡锭,以此出口。[46]据记载,吉兰丹和丁家奴等处均产锡。“明朝永乐年间,闽粤人多至满刺加(马六甲)采矿贸易。” [47] “民以流中淘沙取锡,前销成块,日斗块,每块重官秤一解(斤)四两。” [48]
据《剑桥东南亚史》载:“从17世纪上半叶起,甘蔗就已被作为出口产品在万丹和巴达维亚地区普遍种植。这些地区的大多数蔗农都是华侨。《剑桥东南亚史》也有相关的记载:“甘蔗虽然最初起源于东南亚,但它在东南亚只是一种耐嚼的食糖。直到17世纪,中国的蔗糖精制方法和技术才传入爪哇、暹罗、柬埔寨和越南中部的广南地区。大约在1630年前后的万丹,许多农民从胡椒种植转向甘蔗种植,作为对中国的出口产品。[49]因此,168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击败它的万丹竞争对手后,遂鼓励华侨华人在爪哇北海岸地区扩大甘蔗种植面积,然后由荷兰东印度公司把蔗糖出口到日本、中国和欧洲等地。”[50](www.xing528.com)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各国迅速兴起的汽车制造业,使得世界市场对橡胶的需求急剧增长,这刺激了热带国家和地区橡胶种植业的兴起。市场对橡胶的需求激增,橡胶种植的利润越来越大。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战又刺激了工业对橡胶的需求。因而,华商利用大战赐予的机会使自己的橡胶业在1914年后迅速发展。新加坡、马来亚的华侨迅速地掀起了一个种植橡胶的热潮。新加坡、马来亚华侨投入橡胶种植业,1890年种植面积不过1 000英亩,到了1902年扩展到16 000英亩。后又由1905年的38 000英亩跃进到1906年的100 000英亩。到1926年底达2 250 000英亩,占全世界橡胶种植总面积的一大半。[51]与此同时,华商橡胶种植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华商橡胶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这些华商在各地设立分厂和收购点,形成了一个以新加坡为中心的橡胶加工和贸易的网络。在1919年,仅新加坡一地,经营橡胶贸易的华商胶行即达四五十家之多,至1928年又增加到260家以上。[52]到1919年,新加坡橡胶出口量达157 000吨,占世界出口总量的2/5。荷属印度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向新加坡大量供应橡胶,1929年新加坡橡胶出口量达254 000吨,几乎占世界总量的1/3,此外还有大量橡胶经新加坡港转运,因此世界橡胶出口总量的 40%要经过这个英帝国的港口。橡胶出口在20世纪30年代继续增长,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1934年达到316 000吨的顶峰。[53]
胡椒贸易、蔗糖生产以及橡胶种植和贸易,传统上就是闽商从事的经济领域,他们通过种植技术的改善、收购价格的保证,以及贸易的相对垄断,对东南亚国家的人民收入和国家税收产生了极大的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