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业设计和设计创意产业园区的优势分析

工业设计和设计创意产业园区的优势分析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建设工业设计或设计创意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建设是目前国内工业设计产业集聚模式的主体,其在规模效应的形成、企业间优势资源的互补,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拓展等方面作用显著。

工业设计和设计创意产业园区的优势分析

8.2.1.1 产业规模化效应带动生产结构建设

体量积累与规模效应是当前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显著特征。近年来,伴随着工业设计相关企业、园区与院校数量的高速增长,产业发展在吸纳就业、促进地区经济结构转型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贡献。截止到2011年,全国已有工业设计相关企业超过6000家,设计创意类园区超过1000家,设置工业设计相关学科的院校达到1700余所,在校学生约140余万人。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国内工业设计的规模化优势加以了解。

1.工业设计产业的分工进一步细化

一直以来,国内制造业企业由于劳动力和生产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供应,加之相对稳定的政策扶持,一直具有绝大多数国家无可比拟的低成本优势,然而这种低成本优势所依赖的代工型、模仿型产品制造模式已遭遇到了市场结构变迁与劳动力成本快速提升的巨大挑战,使得企业亟需改变原有思路,提升产品的创新含量与附加值水平,这给工业设计的融入以及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提供了重要机遇。与此同时,随着工业设计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分工的成本也将显著下降,这将有助于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不同结构层次的人才支持。此外,政策的强势介入使得国内工业设计产业大量呈现集聚化形态,生态体系环境也在不同地区得到集中孕育,这意味着工业设计的产业化分工将不再局限于生产层面,还会进一步向管理、推广及公共服务等方面拓展。

2.制造业需求进一步提升

在OEM、ODM、OBM(OSM)系统发展层次中,制造业企业的价值创造依次通过技术复制、产品设计与企业品牌等方式得以实现并进行传递,在实质上可以归于文化结构与技术结构在融合性上的不断提升,因而工业设计的介入将成为企业实施战略化发展方案的必然,一个缺乏设计含量、品牌价值以及文化影响力的制造业企业在当今国际竞争形态的市场中是不可能领先的。在这一点上,国内制造业企业逐步开始面向产品差异化、品牌建设、全球化发展等方面的升级诉求也成为了驱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有力基础。我国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全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将至关重要。在国内制造业企业的变革过程中,对工业设计的需求将是多元和迫切的,同时也是普遍性和规模性的,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制造业企业,如海尔联想、上汽等,在关注技术创新的同时愈发开始关注工业设计的投入与产出质量,它们在产品与战略转型方面的成功将促使更多国内制造企业引入工业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3.企业进一步重视工业设计

除了市场的变化与产品的开发需求外,企业建设自身工业设计能力的主动性也在近年提升至新的高度,如广东东菱、漫步者、浙江贝发等大量非行业内品牌领导型的企业也开始纷纷设立工业设计部门,或与工业设计研究机构及大专院校开展设计合作,取得了丰富的设计成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如漫步者等企业在内的产品设计已开始在国际中荣获德国红点奖、IF奖等奖项,而其产品则全部由企业内部的设计团队独立主导完成。以往,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无法赢得品牌优势,这其中既有经济发展阶段和消费结构不成熟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特别是企业领导者意识不足的问题。近年来,以联想、海尔、海信、漫步者为代表的众多国内制造业品牌已明显开始在产品中导入文化内涵与工业设计元素,以此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建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中,中国企业已试图通过工业设计的融入开拓新的局面。

8.2.1.2 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平台结构建设

在政府力量介入工业设计产业建设以来,由于对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的依循,工业设计产业在主要经济区域内开始呈现集聚性发展模式。客观看来,集聚发展仍有助于在局部区域内,利用较短时间促成一个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资源配置结构,从而解决中长期发展所需要系统培育的知识、技能、市场机制等要素。总体而言,搭建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与企业设计孵化基地,以及建设工业设计产业园区是目前国内实施集聚发展的三种主要方式。

1.搭建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强调“政产学研商”多种资源类型的协同发展,实现产业组织机制的配套整合,其形式有别于物理层面的企业集聚。以湖南省工业设计创新平台为例,该平台由管理、运行及支撑体系三大板块组成,重点针对交通装备、工程机械、轻工产品及包装领域提供工业设计服务,从研发机制、合作机制以及宣传推广机制等方面推动省内工业设计产业体系的形成。

2.建设工业设计产业孵化基地

科研成果转化是工业设计产业在“技术市场化”职能的重要体现。孵化基地强调通过工业设计的流程与方法促进已有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进程,将技术环境向终端产品体系加以转化。例如,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于2004年开始主持建设了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截止到2010年年底,该基地及其协作机构共有在孵企业200余家,种类涵盖工业产品设计及其相关的平面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工程设计、服装设计、咨询策划等专业领域。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协助入驻企业引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申报、在孵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申报等对企业实效性很强的发展配套机制。与此同时,该基地还组织企业参与北京科博会、文博会、设计论坛、设计推介会、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评选等工业设计产业的推广与交流活动。对于企业而言,这些孵化资源的导入在目前尚不成熟的国内工业设计市场机制与基础设施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3.建设工业设计或设计创意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建设是目前国内工业设计产业集聚模式的主体,其在规模效应的形成、企业间优势资源的互补,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拓展等方面作用显著。如占地面积20100m2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总投资约1亿元人民币,现已初步建成展示中心、交易中心以及四类服务平台的主体结构;再如,2003年正式挂牌的江苏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作为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内首家以工业设计为主体的高新技术园区,该园区于2003年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已建成的专业化工业设计体系拥有产品辅助设计、快速成型、展示交易、信息查询和人才培训等五类主要功能,入驻的各类工业设计研发企业达到250余家,重点围绕通信、家电、机械、包装等行业,2009年园区的营收达到331.26亿元。此外,北京、广东、浙江等地都是目前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建设的重地。由于自身价值结构的二元性,使得文化经济与制造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都能够找到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支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工业设计产业类目和产品种类的多样性,也使得已有的规模化优势得以进一步延伸。

8.2.1.3 行业促进机构成为产业结构间的枢纽(www.xing528.com)

从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依靠政策引导的初期发展模式来看,促进机构作为政府与企业、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日趋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产业结构之间的断层现象。

目前,已成立的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及各省市工业设计行业促进组织共有20个以上,运营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就普遍意义上的职能而言,全国性与地方性的工业设计协会主要以推广和衔接产业上下层关系为中心,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挥桥梁作用,向政府管理部门及时反馈业界的政策诉求。中央及地方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工业设计的政策推进力度与这些行业促进机构的舆论宣传存在重要关联。

2)借助会员优势,推进工业设计教育体系建设。

3)整合不同类型的设计资源与设计需求,为设计企业提供业界资讯,间接提升设计企业的竞争力与社会影响力等。

包括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以及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和广东、浙江等省级工业设计协会与青岛深圳等市级工业设计协会在内,全国工业设计各级行业促进组织的职能与业务水平已有显著提升,其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十分明确,效果也相对比较明显。在产业发展仍处于结构不成熟、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行业协会的串联作用就显得愈发不可或缺。

从国际经验上看,以工业设计协会为代表的行业促进组织主要在产业的基础设施层面承担宣传与推广职能,通过在政府与企业间进行综合协调、举办展会与论坛、开设培训、开展研讨与评奖等活动,逐步使自身成为沟通产业各方的桥梁。在国内各级行业促进机构的努力之下,全国目前每年都有较高专业水准的工业设计展览、研讨会、教育培训课程、行业评奖等活动举行,学术论坛与国际交流也日趋频繁。

8.2.1.4 劳动力储备使产业基础设施得到人才与从业保障

工业设计的知识经济属性使其产业化具有智力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基本特性,这也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体系在整个产业基础设施层面的核心地位。近年来,国内的工业设计教育规模呈现出逐年快速递增的发展态势,从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2012年公布的一份全球研究数据看,中国目前已然成为了全球工业设计在校学生数量最多的国家。

现代工业设计教育体系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国内以来,经历了90年代的积累和酝酿,在本世纪的十余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目前几乎绝大部分的综合型院校都设置了工业设计或设计相关专业(如信息设计、交通工具设计、交互设计、人机工程等等),学生报考的热度也在逐年上升。在2012年以前,有关工业设计的专业归属问题在我国高校学科体系中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归于“文学”“工学”“商学”“艺术学”等学科类目之下的情况都曾存在,被包裹性比较强。2012年以后,随着“设计学”被教育部划入国家一级学科,工业设计在学科体系的各项建设上将更趋规范,这也必然促成整体发展思路与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体系化。

2005年,国内设置工业设计独立招生院校的数量为248所,2007年上升至321所,截止到2011年年底,该数字已超过500所,在校学生达到约10万人,设计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数量更是达到了140余万人,约占全国在校学生总数的5.2%。有学者预测,假设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然保持这样的教育增长速率,中国的设计师从业人数将很快超过世界其他国家设计师人数的总和。

从我们此前的分析来看,尽管产业实际需求与院校人才供给的“玻璃天花板”现象普遍存在,但却并未降低工业设计院校的招生规模与招生热情。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两种原因的综合促成:一方面,随着国内工业设计产业结构与产业体系的日趋完善,工业设计的从业需求已愈发不仅仅集中于实体制造业企业范畴,而是拓展到类目更加多样化和跨领域的品牌型企业,以及政府管理、社会推广、文化建设等多重维度,使得工业设计从业人员不必将选择过度集中在专业知识或技能领域,而是可以在相关行业以及社会推广与行政机构间做出更多考量;另一方面,随着制造业技术融合度的提升及其与信息化领域的整合发展,以“交互设计”“信息设计”“多媒体设计”等为代表的新兴工业设计领域大量出现。这些数字化工业设计领域相比较实体制造业而言,产业链的流程更短,实施过程也更加灵活,同时企业有形资产的约束力进一步减弱,加之可观的社会需求与收益等因素,使得新生代的工业设计从业者大量涌入,也因此大大增加了国内工业设计产业的整体就业容量。

8.2.1.5 国家文化底蕴深厚促成产业竞争力的跨跃式增长潜质

工业设计自身的二元价值结构能够将社会文化体系融入工业生产机制并带动其进行社会性创新,使得工业设计产业也因此兼具技术与文化的双重属性。我们由此更加确信,文化创新能力势必将成为实现工业设计产业快速发展并形成持久竞争力的另一关键所在,而被赋予过多关注的样式设计或风格设计仅仅是文化创新体系中的表层而已。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与丰富的文化素材,促使其针对工业生产进行深入的定位分析与融合开发将是我国制造业借助工业设计手段创造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路径。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的制造业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将其民族文化中巧妙精致的内涵特征通过设计手段与工业生产技术相结合,在保障技术实现度的基础上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可用性与品牌价值含量,与此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从而在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击败了英国、德国等传统工业制造强国,树立了“日本设计”的牢固地位与核心价值体系,其细腻、简约、强调精神内涵的特质由此风靡世界,如原研哉(Kenya Hara)、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等日本设计师基于民族文化的独到设计见解也在世界各国的工业设计职业领域中建立了深远的影响。韩国此后的设计崛起如出一辙,但却用时更短,其中的重要原因虽然主要在于其将工业设计上升到“产业结构创新(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的范畴,由中央政府直接进行统筹与规划推进,但在具体的产品设计应用中,能够取得突破性进步的核心之处仍在于秉持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质,将优雅绚丽的文化格调融入进工业产品与信息产品的设计之中,全面提升了产品的国际形象与文化影响力,促使自身一跃成为世界设计强国,在芬兰创新局(Tekes)组织的全球设计产业年度排名报告(Global Design Competitiveness)中,韩国已经自2011年起跻身并持续稳居世界前十位置。

从我国文化领域建设的具体情况看,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性,使得中国文化体系在独立性、创造性与表现力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开拓,并需要积极探索与工业生产机制的融合思路与融合方法。尽管如此,深厚的国家文化底蕴仍将促成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的跨越式增长潜质,这对于产业的持续性建设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